静态路由练习

esnp写完保存后再打开就没有之前的命令了,所以没有截图QAQ

 先给四个路由分别命名,设置好idle-timeout,给所有接口配好地址后,全部用下一跳做法做到全网通

步骤:

1.

对ar1:

ip route-static 2.2.2.0 24 12.1.1.2

ip route-static 23.1.1.0 24 12.1.1.2

ip route-static 4.4.4.0 24 14.1.1.1

ip route-static 34.1.1.0 24 14.1.1.1

对ar2:

ip route-static 1.1.1.0 24 12.1.1.1

ip route-static 14.1.1.0 24 12.1.1.1

对ar4:

ip route-static 1.1.1.0 24 14.1.1.2

ip route-static 12.1.1.0 24 14.1.1.2

测试:ar1对ar2,ar4的各接口能否互通

2.

对ar2:

ip route-static 3.3.3.0 24 23.1.1.2

ip route-static 34.1.1.0 24 23.1.1.2

对ar3:

ip route-static 2.2.2.0 24 23.1.1.1

ip route-static 12.1.1.0 24 23.1.1.1

测试:ar2和ar3的各接口能否互通

3.

对ar4:

ip route-static 3.3.3.0 24 34.1.1.1

ip route-static 23.1.1.0 24 34.1.1.1

对ar3:

ip route-static 4.4.4.0 24 34.1.1.2

ip route-static 14.1.1.0 24 34.1.1.2

测试:ar4和ar3的各接口能否互通

4.

对ar1:

ip route-static 3.3.3.0 24 12.1.1.2(也可以为14.1.1.1)

ip route-static 23.1.1.0 24 12.1.1.2

ip route-static 34.1.1.0 24 14.1.1.1

对ar2:

ip route-static 4.4.4.0 24 12.1.1.1(也可以为23.1.1.2)

ip route-static 34.1.1.0 24 23.1.1.2

ip route-static 14.1.1.0 24 12.1.1.1

对ar3:

ip route-static 1.1.1.0 24 23.1.1.1

对ar4:

ip route-static 2.2.2.0 24 14.1.1.2

测试:ar1,ar3能否互通,ar2,ar4能否互通

5.

以上,就能做到全网通啦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完成一个关于思科路由静态路由配置实验的示例。首先,我需要回顾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确保回答准确。 用户引用了三个资料:引用1解释了静态路由的基本概念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引用2提到了静态路由与BFD联动的配置示例;引用3给出了一个简单拓扑的静态路由配置示例。用户想要一个具体的配置示例,所以需要结合这些信息。 首先,我应该确定实验的拓扑结构。根据引用3,用户提到采用最简单的拓扑,比如三个路由器连接两个PC。常见的情况可能是三个路由器串联,每个路由器连接一个子网。例如,R1连接PC1(192.168.1.0/24),R2在中间连接R1和R3,R3连接PC2(192.168.3.0/24)。这样需要配置静态路由不同子网互通。 接下来,配置步骤应该包括各个路由器的接口IP设置,然后添加静态路由。例如,R1需要知道如何到达192.168.3.0/24,下一跳指向R2的接口;同样,R3需要配置到192.168.1.0/24的路由,下一跳也是R2。R2作为中间路由器,可能需要配置到两个子网的路由,或者如果R1和R3之间直接连接,可能不需要,但根据拓扑结构,可能需要更详细的步骤。 然后需要验证配置,比如使用ping测试连通性,以及检查路由表。引用2提到静态路由与BFD联动,这可能作为高级配置的一部分,但用户主要需求是基础示例,所以可能放在相关问题部分作为扩展。 还要确保使用正确的中文术语,如“下一跳地址”,并按照思科的命令行格式,比如进入接口配置模式,使用ip route命令添加静态路由。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比如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的区别、BFD联动的作用、排错方法等,这些能帮助用户深入理解。 需要检查是否所有步骤都符合引用中的信息,特别是引用3中的示例拓扑和配置方法。另外,确保命令正确,比如全局配置模式下的命令格式,以及如何保存配置。</think>### 思科路由静态路由配置实验示例 #### 实验目标 通过配置静态路由,实现不同网段(如$192.168.1.0/24$与$192.168.3.0/24$)之间的互通[^1]。 #### 实验拓扑 - **设备**:3台路由器(R1、R2、R3),2台PC - **连接**: - R1的G0/0接口连接PC1(IP: $192.168.1.2/24$,网关: $192.168.1.1$) - R1的G0/1接口连接R2的G0/1(IP: $10.0.12.1/24$ ↔ $10.0.12.2/24$) - R2的G0/2接口连接R3的G0/2(IP: $10.0.23.2/24$ ↔ $10.0.23.3/24$) - R3的G0/0接口连接PC2(IP: $192.168.3.2/24$,网关: $192.168.3.1$) #### 配置步骤 1. **配置接口IP(以R1为例)** ```bash R1> enable R1# configure terminal R1(confi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 R1(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R1(config-if)# no shutdown R1(config-if)# exit R1(confi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1 R1(config-if)# ip address 10.0.12.1 255.255.255.0 R1(config-if)# no shutdown ``` 2. **配置静态路由** - **R1**:添加通往$192.168.3.0/24$的路由,下一跳为R2的G0/1接口($10.0.12.2$) ```bash R1(config)# 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0.0.12.2 ``` - **R3**:添加通往$192.168.1.0/24$的路由,下一跳为R2的G0/2接口($10.0.23.2$) ```bash R3(config)# 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0.0.23.2 ``` - **R2**(若需要中转):添加双向路由或确认直连路由存在[^3]。 3. **验证配置** - 查看路由表: ```bash R1# show ip route static ``` 输出应包含条目:`S 192.168.3.0/24 [1/0] via 10.0.12.2`[^2]。 - 使用PC1 ping PC2的IP($192.168.3.2$),测试连通性。 #### 注意事项 - 若通信失败,检查接口状态(`show ip interface brief`)和路由条目是否完整。 - 静态路由需手动维护,适合小型网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