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下测试框架的入门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JUnit测试框架,包括JUnitCore、Assert、TestCase等核心概念,并深入讲解了Spring Boot 2.x之前的JUnit 4框架,如@RunWith、@Test系列注解以及@ContextConfiguration等。同时,文章探讨了Spring Boot 2.x后JUnit 5的变化,并讨论了Mock机制及其在测试中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测试框架JUnit

JUnit 是一个 Java 编程语言的单元测试框架。JUnit 在测试驱动的开发方面有很重要的发展,是起源于 JUnit 的一个统称为 xUnit 的单元测试框架之一。

JUnit框架下的常用类有:JUnitCore,Assert,TestCase,TestResult,TestSuite@Test

本节参考

jUnit 教程

JUnitCore

用于运行测试代码,类似main函数。Result result = JUnitCore.runClasses(TestJunit.class);

Assert

断言,用于做条件判断,内含大量的静态方法可以使用,如:assertEquals(message,messageUtil.printMessage());

TestCase

一个定义了运行多重测试的固定装置

类似Spring的XXXAware接口,通过继承的方式,可以获取的一些测试当中的信息。

TestResult

TestResult 集合了执行测试样例的所有结果

通过继承该类,可以修改测试结果。

TestSuite

TestSuite 是测试的集合

可以提供打包各个test类的能力?

@Test

标记需要执行的测试方法

Spring Boot下的JUnit使用

Spring Boot 2.x之前的JUnit 4 框架

在spring中,可以通过注解来驱动测试。其支持的测试类型大致分为3类:

类别描述涉及注解
单元测试一般面向方法,编写一般业务代码时,测试成本较大@Test,@Before/After/等
切片测试一般面向难于测试的边界功能,介于单元测试和功能测试之间@RunWith @WebMvcTest等
功能测试一般面向某个完整的业务功能,同时也可以使用切面测试中的mock能力,推荐使用@RunWith @SpringBootTest等

其中,功能测试涉及的要素和对应的实现方案如下:

要素实现方案
测试的程序环境,包括各种业务ServiceBean和环境版本(dev/test等)通过@RunWith 和 @SpringBootTest启动spring容器
mock能力,如模拟外部依赖(Redis)Mockito提供了强大mock功能
断言能力AssertJ、Hamcrest、JsonPath提供了强大的断言能力

本节参考

Spring整合Junit4进行单元测试

Spring Boot Test

@RunWith

用于指定junit运行环境,是junit提供给其他框架测试环境接口扩展,为了便于使用spring的依赖注入,spring提供了org.springframework.test.context.junit4.SpringJUnit4ClassRunner作为Junit测试环境

@Test系列注解

@Test:测试方法
@Ignore:被忽略的测试方法:加上之后,暂时不运行此段代码
@Before:每一个测试方法之前运行
@After:每一个测试方法之后运行
@BeforeClass:方法必须必须要是静态方法(static 声明),所有测试开始之前运行,注意区分 @Before
@AfterClass:方法必须要是静态方法(static 声明),所有测试结束之后运行,注意区分 @After

@ContextConfiguration

导入配置文件,如果有多个模块就引入多个

在SpringBoot中已由@SpringBootTest替代其功能。

@Transactional+@RollBack

利用spring的事务控制机制,将测试用例中产生的脏数据进行回滚,保证不会数据污染

@SpringBootTest

一般情况下,使用@SpringBootTest后,Spring将加载所有被管理的bean,基本等同于启动了整个服务,此时便可以开始功能测试。

由于web服务是最常见的服务,且我们对于web服务的测试有一些特殊的期望,所以@SpringBootTest注解中,给出了webEnvironment参数指定了web的environment,该参数的值一共有四个可选值:

  • MOCK:此值为默认值,该类型提供一个mock环境,可以和@AutoConfigureMockMvc或@AutoConfigureWebTestClient搭配使用,开启Mock相关的功能。注意此时内嵌的服务(servlet容器)并没有真正启动,也不会监听web服务端口。
  • RANDOM_PORT:启动一个真实的web服务,监听一个随机端口。
  • DEFINED_PORT:启动一个真实的web服务,监听一个定义好的端口(从application.properties读取)。
  • NONE:启动一个非web的ApplicationContext,既不提供mock环境,也不提供真实的web服务。

注:如果当前服务的classpath中没有包含web相关的依赖,spring将启动一个非web的ApplicationContext,此时的webEnvironment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xxTest(如@WebMvcTest)

@SpringBootTest注解标注后,会启动整个Spring环境,但有时候仅仅想增对单层服务进行测试,如对Controller层的代码进行校验,这个时候可能并不需要完整的启动整个环境,因此可以采用 切片测试 的方法进行。具体的就是将原来@SpringBootTest注解的位置替换为@xxTest切片形式的注解。

所有的@*Test注解都被@BootstrapWith注解,它们可以启动ApplicationContext,是测试的入口,所有的测试类必须声明一个@*Test注解。

除了@SpringBootTest之外的注解都是用来进行切面测试的,他们会默认导入一些自动配置,点击官方docs查看详情。

自动配置类型的注解(@AutoConfigure*)

这些注解可以搭配@\*Test使用,用于开启在@\*Test中未自动配置的功能。例如@SpringBootTest@AutoConfigureMockMvc组合后,就可以注入org.springframework.test.web.servlet.MockMvc

自动配置类型有两种方式:

  • 功能测试(即使用@SpringBootTest)时显示添加。
  • 一般在切片测试中被隐式使用,例如@WebMvcTest注解时,隐式添加了@AutoConfigureCache@AutoConfigureWebMvc@AutoConfigureMockMvc
@Rule

Rule是JUnit4中的新特性,它让我们可以扩展JUnit的功能,灵活地改变测试方法的行为。JUnit中用@Rule和@ClassRule两个注解来实现Rule扩展,这两个注解需要放在实现了TestRule借口的成员变量(@Rule)或者静态变量(@ClassRule)上。@Rule和@ClassRule的不同点是,@Rule是方法级别的,每个测试方法执行时都会调用被注解的Rule,而@ClassRule是类级别的,在执行一个测试类的时候只会调用一次被注解的Rule —— JUnit4教程(四):利用Rule扩展JUnit

在需要针对每个测试方法都去执行一些自定义的规则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该注解,其机制是利用了 责任链的模式, 类似@Before和@After等注解的方法,不过更加灵活,比如可以让每个测试方法重复执行N次等。

Boot 2.x 后JUnit 5下的测试框架

在Spring Boot 2.x之后,测试框架有了较大改动。在2.x之前,使用的是JUnit 4 ,2.x之后,用的是JUnit5(Jupiter)。

JUnit 5 = JUnit Platform + JUnit Jupiter + JUnit Vintage

  • JUnit Platform: 用于JVM上启动测试框架的基础服务,提供命令行,IDE和构建工具等方式执行测试的支持。
  • JUnit Jupiter:包含 JUnit 5 新的编程模型和扩展模型,主要就是用于编写测试代码和扩展代码。
  • JUnit Vintage:用于在JUnit 5 中兼容运行 JUnit3.x 和 JUnit4.x 的测试用例。

本节参考

Spring Boot 基于 JUnit 5 实现单元测试

Java单元测试之JUnit 5快速上手

JUnit 5 User Guide

1.相较于JUnit4,部分注解被替换如下:

  • BeforeEach 替换 @Before
  • @BeforeAll 替换 @BeforeClass
  • @AfterEach 替换 @After
  • @AfterAll 替换 @AfterClass

2.取消了@RunWith注解

@RunWith(SpringRunner.class)替换为@ExtendWith(SpringExtension.class),并内置进@SpringBootTest

3.支持了Java8的流式语法

Mock

在测试中,如果我们需要模拟一些外部依赖的话,我们可能会想到一些熟悉的词汇:mock,spy,stub。。。首先我们对这些词进行下简单的解析。

本节参考

测试中 Fakes、Mocks 以及 Stubs 概念明晰

Mocks Aren’t Stubs

使用 @MockBean 和 @SpyBean 解决 SpringBoot 单元测试中 Mock 类装配的问题

@InjectMocks

Getting Started with Mockito

首先要区分下方法类型,方法类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给定参数进行查询返回结果的方法,我们称之为Query,另一种是执行具体命令的方法,无返回结果,我们称之为Command。这两种类型方法的模拟方案是不一样的。

  • Fake 通常是一种目标对象的简单实现,如数据库连接,我们可以通过采用内存数据库去模拟数据库的功能。
  • Stubs 对于一般的查询方法,即给定参数返回特定结果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Stub的方式,来指定其返回值。从而不用真正执行查询方法。
  • Mocks 如果目标对象有执行型Command方法,则只用Stub就不行了,因此,此时需要Mock一个目标对象,该Mock对象能像目标对象一样执行同样方法,但是并不会采取真实的执行逻辑。另外,mock对象中的Query方法也会返回null,除非对该Query方法采用Stub。
  • Spies 如果我们想使用目标对象的部分真实方法逻辑,但是又想stub部分返回方法,则我们可以使用Spy,依据目标对象创建一个Spy对象,该Spy对象会执行真实的方法,除非该方法被Stub。
注解辨析

在boot中,提供了很多注解用于模拟,比如@MockBean,@Mock,@SpyBean,@Spy,@InjectMocks等。这些注解在使用上会又些区别。由于单元测试本身就有一套自己的Bean管理机制,这个和Spring的Bean管理机制存在冲突,而在测试时,如果我们在Spring管理Bean的情况下使用@Mock,@Spy,@InjectMocks,就需要在测试类中实现@BeforeAll去初始化Mock的bean的装配方案,这样才能把Mock的Bean注册进对应的@InjectMocks标注的Bean之中。具体使用代码如下:

//代码样例来源于:https://www.baeldung.com/mockito-annotations
@ExtendWith(MockitoExtension.class)//独立于Spring管理进行测试
public class MockitoAnnotationTest {

    @Mock//mock的bean
    private WordMap wordMap;

    @InjectMocks//会把当前测试用例下的用@Mock标注的Bean注册进dic之中
    private MyDictionary dic;

    @BeforeAll//测试开始前要初始化mock的bean,建立自动注入的依赖关系
    public static void init() {
        MockitoAnnotations.initMocks(MockitoAnnotationTest.class);
    }

    @Test
    public void whenUseInjectMocksAnnotation_thenCorrect() {
        //进行stub
        Mockito.when(wordMap.get("aWord")).thenReturn("aMeaning");

        assertEquals("aMeaning", dic.getMeaning("aWord"));
    }

}

//MyDictionary类结构
public class MyDictionary {

    private WordMap wordMap;

    public WordMap getWordMap() {
        return wordMap;
    }

    public void setWordMap(WordMap wordMap) {
        this.wordMap = wordMap;
    }

    public String getMeaning(final String word) {
        return wordMap.get(word);
    }

}


//WordMap类结构
public class WordMap {

    private Map<String, String> wordMap;

    public String get(String key){
        return wordMap.get(key);
    }

    public Map<String, String> getWordMap() {
        return wordMap;
    }

    public void setWordMap(Map<String, String> wordMap) {
        this.wordMap = wordMap;
    }
}

通过上面的代码可以发现,如果独立于Spring框架进行测试,需要进行Bean关系的组装,而我们经常都是在Spring框架下进行测试的,因此,我们可以使用@MockBean,@SpyBean来将mock的bean托管给spring进行依赖注入。从而避免了init方法。具体的使用方法如下:

//代码样例来源于:https://www.baeldung.com/mockito-annotations
@SpringBootTest//交由spring进行管理
public class MockitoAnnotationTest {
      
    @MockBean//mock的bean,交由Spring管理
    private WordMap wordMap;

    @Autowired//spring会自动将mock的bean注入,其实用@SpyBean也可以
    private MyDictionary dic;
  
  	/**
  	@BeforeAll//测试开始前要初始化mock的bean,建立自动注入的依赖关系
    public void init() {
        MockitoAnnotations.initMocks(this);
    }
    */

    @Test
    public void whenUseInjectMocksAnnotation_thenCorrect() {
        //进行stub
        Mockito.when(wordMap.get("aWord")).thenReturn("aMeaning");
        assertEquals("aMeaning", dic.getMeaning("aWord"));
    }
}

//MyDictionary类结构
@Component//交由spring管理
public class WordMap {
    
    private Map<String, String> wordMap;

    public String get(String key){
        return wordMap.get(key);
    }

    public Map<String, String> getWordMap() {
        return wordMap;
    }

    public void setWordMap(Map<String, String> wordMap) {
        this.wordMap = wordMap;
    }
}

@Component//交由spring管理
public class MyDictionary {
    @Autowired
    private WordMap wordMap;

    public WordMap getWordMap() {
        return wordMap;
    }

    public void setWordMap(WordMap wordMap) {
        this.wordMap = wordMap;
    }

    public String getMeaning(final String word) {
        return wordMap.get(word);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