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根据中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五个级别,从低到高依次为第一级(自主保护级)至第五级(专控保护级)。以下是各等级的详细定义及适用场景:
---
1. 第一级(自主保护级)
- 定义: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仅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 适用场景:一般性信息系统,如个人网站、小型企业内部非敏感业务系统等。
- 监管要求:无需强制测评,由运营单位自主保护。
---
2. 第二级(指导保护级)
- 定义: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或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危害国家安全。
- 适用场景:涉及公众服务的中等重要系统,如市级政府网站、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在线教育平台等。
- 监管要求:需向公安机关备案,并接受指导性检查。
---
3. 第三级(监督保护级)
- 定义: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 适用场景:省级以上政府机关、重要企业核心系统(如银行官网、省级医疗系统)、关键基础设施(如电力调度系统)等。
- 监管要求:需通过等保测评并定期接受国家监管部门的监督抽查。
---
4. 第四级(强制保护级)
- 定义: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