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入门必备 📚
01. 老司机遇到新挑战:IAR工具链全解析
-
C99/C11让你慌了吗?编译器扩展语法深度剖析
-
IAR三大核心工具:编译器、汇编器、链接器
-
第一个项目:从Hello World到LED闪烁
02. ARM芯片选择困难症:架构特性一网打尽
-
Cortex-M/A/R系列深度对比
-
32位vs64位:AArch32与AArch64实战
-
指令集选择:ARM、Thumb、A64的性能差异
03. 嵌入式开发的"内功心法"
-
内存映射:从理论到实践
-
中断处理:不只是__irq那么简单
-
系统启动:从上电到main函数的神秘之旅
第二部分:编译构建进阶 ⚙️
04. 编译黑盒大揭秘:从源码到可执行文件
-
ELF/DWARF格式深度解析
-
编译过程可视化:每一步都不是秘密
-
库文件管理:静态库vs动态库的选择
05. 内存管理的艺术:栈、堆、段的精确控制
-
no_init、at()等关键字的威力
-
栈溢出检测:让Bug无处遁形
-
堆管理策略:malloc的嵌入式替代方案
06. 函数调用的性能密码
-
调用约定深度解析:AAPCS标准
-
内联函数vs宏定义:性能与可读性的平衡
-
中断函数编写:从入门到精通
第三部分:链接配置实战 🔗
07. ILINK链接器:内存布局的指挥家
-
ICF配置文件:比Makefile更强大
-
段的艺术:.text、.data、.bss深度定制
-
链接脚本实战:复杂项目的内存规划
08. 链接实战:解决90%的链接错误
-
符号冲突:duplicate definition的终极解决方案
-
未定义引用:undefined reference不再可怕
-
内存溢出:section placement的优化策略
09. 系统启动代码:从零开始的艺术
-
启动文件深度定制:不只是复制粘贴
-
C++全局对象初始化:构造函数的调用时机
-
栈使用分析:让栈溢出成为历史
第四部分:运行时环境 🏃♂️
10. DLIB运行时库:标准库的嵌入式改造
-
printf重定向:让调试输出随心所欲
-
malloc替换:自定义内存管理器
-
标准库裁剪:为MCU量身定制
11. 多线程编程:RTOS集成实战
-
线程本地存储(TLS):每个线程的私有空间
-
C++异常处理:在RTOS中的正确姿势
-
互斥锁与信号量:IAR的特殊支持
12. C与汇编的完美融合
-
内联汇编:性能优化的终极武器
-
混合编程:C调用汇编,汇编调用C
-
寄存器约定:避免踩坑的必备知识
第五部分:语言特性深挖 💎
13. IAR C扩展:超越标准C的能力
-
扩展关键字全解析:ramfunc、no_init等
-
pragma指令大全:编译器行为的精确控制
-
位域操作:硬件寄存器访问的最佳实践
14. C++在嵌入式中的高级应用
-
异常处理:零开销异常的实现原理
-
RTTI优化:运行时类型信息的取舍
-
模板元编程:编译期计算的威力
15. 扩展关键字实战手册
-
内存属性:volatile、const的深层含义
-
函数属性:irq、fiq、__swi的使用场景
-
对象属性:packed、aligned的性能影响
第六部分:性能优化秘籍 🚀
16. 编译器优化:让代码飞起来
-
-O0到-O3:优化等级的真正含义
-
循环优化:展开、向量化、并行化
-
函数优化:内联、尾调用、死代码消除
17. 高效编程实战技巧
-
数据结构对齐:缓存友好的编程
-
分支预测:让CPU猜对你的意图
-
内存访问模式:局部性原理的应用
18. 项目级优化策略
-
代码大小vs执行速度:鱼和熊掌的选择
-
功耗优化:让电池续航更久
-
实时性保证:硬实时系统的设计要点
第七部分:实战应用案例 💼
19. CMSIS标准:ARM生态的统一语言
-
CMSIS-Core:寄存器访问的标准化
-
CMSIS-DSP:信号处理算法库实战
-
CMSIS-RTOS:实时操作系统抽象层
20. TrustZone安全编程:构建可信执行环境
-
安全世界vs非安全世界:隔离的艺术
-
安全函数调用:跨世界的通信机制
-
安全启动:从硬件到软件的信任链
21. 调试大师:C-SPY高级技巧
-
实时调试:不停机的程序分析
-
性能分析:找出代码的性能瓶颈
-
内存分析:堆栈使用的可视化
第八部分:工具链精通 🛠️
22. 编译器选项完全手册
-
目标平台选项:CPU、FPU、指令集配置
-
优化选项:速度、大小、调试的平衡
-
诊断选项:让编译器成为你的代码审查员
23. 链接器配置进阶
-
复杂内存布局:多区域、多类型内存管理
-
符号管理:导出、隐藏、重命名的策略
-
优化选项:死代码消除、重复段合并
24. IAR工具集:不只是编译器
-
iarchive:静态库管理工具
-
ielftool:ELF文件处理瑞士军刀
-
ielfdump:二进制文件分析神器
第九部分:高级主题探索 🔬
25. 内建函数与汇编优化
-
ACLE标准:ARM C语言扩展
-
NEON优化:SIMD指令的C语言封装
-
性能关键路径:汇编级别的优化
26. 预处理器的魔法
-
宏编程:代码生成的艺术
-
条件编译:一套代码适配多平台
-
预定义符号:编译时信息的获取
27. 标准库深度定制
-
系统调用重定向:适配你的硬件平台
-
内存管理器:替换默认的malloc/free
-
I/O系统:从串口到文件系统
第十部分:项目实战总结 🎯
28. 完整项目开发流程
-
需求分析:从想法到可实现的方案
-
架构设计:模块化、可测试、可维护
-
持续集成:自动化构建与测试
29. 性能优化实战案例
-
真实项目优化:从100ms到10ms的优化之路
-
内存优化:在32KB RAM中实现复杂功能
-
功耗优化:让设备运行一年不换电池
30. 移植与兼容性终极指南
-
跨平台代码:一套代码多个目标
-
第三方库集成:让轮子为你所用
-
最佳实践总结:避免重复踩坑
连载特色
-
循序渐进: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适合不同水平的开发者
-
实例丰富:每篇文章都包含大量代码示例和实际应用场景
-
图文并茂:结合原文档中的图表,增强理解效果
-
实战导向:注重实际开发中的问题解决和最佳实践
-
系统完整:覆盖IAR开发的各个方面,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每篇文章预计3000-5000字,包含:
-
理论知识讲解
-
代码示例演示
-
实际应用场景
-
常见问题解答
-
延伸阅读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