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ython数据库连接方式
python中的数据库连接方式有两种:
- Python标准数据库接口,使用SQL域居正常操作数据库,eg:MySQL关系型数据库的pymysql模块
- 用ORM来进行数据库连接,python中使用sqlalchemy,flask中典型的flask_sqlalchemy,已面向对象的方式进行数据库的连接和操作
- ORM是什么?有什么优势?
ORM,即Object-Relational Mapping(对象关系映射),它的作用是在关系型数据库和业务实体对象之间作一个映射,这样,我们在具体的操作业务对象的时候,就不需要再去和复杂的SQL语句打交道,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什么是Flask_SQLAlchemy?
Flask-SQLAlchemy 是一个 Flask 扩展,简化了在 Flask 程序中使用SQLAlchemy 的操作。SQLAlchemy 是一个很强大的关系型数据库框架,支持多种数据库后台。 SQLAlchemy 提供了高层 ORM ,也提供了使用数据库原生 SQL 的低层功能。
如何配置数据库?
安装第三方模块
pip install flask-sqlalchemy
数据库配置
# app.py文件
from flask_sqlalchemy import SQLAlchemy
# 获取当前绝对路径
basedir = os.path.abspath(os.path.dirname(__file__))
app = Flask(__name__)
# SQLALCHEMY_DATABASE_URI: 用于连接数据的数据库。
app.config['SQLALCHEMY_DATABASE_URI'] =
'sqlite:///' + os.path.join(basedir, 'data.sqlite')
# sqlchemy将会追踪对象的修改并且发送信号
app.config['SQLALCHEMY_TRACK_MODIFICATIONS'] = False
# 每次请求结束之后都会提交数据库的变动
app.config['SQLALCHEMY_COMMIT_ON_TEARDOWN'] = True
# 数据库与app项目关联, 返回SQLAlchemy实例对象,后面可以使用对象调用数据
db = SQLAlchemy(app)
- 流行的数据库引擎采用的数据库URL格式
- 连接mysql数据库的报错解决
import pymysql
pymysql.install_as_MySQLdb()
定义模型
- 模型(Model)这个术语表是程序使用的持久化实体
- 模型列类型
- 模型列属性
class Role(db.Model):
# __tablename__类变量定义数据库中表的名称。不指定默认为模型名称。
# Flask-SQLAlchemy需要给所有的模型定义主键列,通常命名为id。
id = db.Column(db.Integer, primary_key=True)
name = db.Column(db.String(64), unique=True)
# repr()显示一个可读字符串,用于调试和测试
def __repr__(self):
return '<Role %r>' % self.name
class User(db.Model):
__tablename__ = 'users'
id = db.Column(db.Integer, primary_key=True)
username = db.Column(db.String(64), unique=True, index=True)
def __repr__(self):
return '<User %r>' % self.username
模型列类型
模型列属性
选项名 | 说明 |
---|---|
primary_key | 如果设为True,这列就是表的主键 |
unique | 如果设为True,这列不允许出现重复的值 |
index | 如果设为True,为这列创建索引,提升查询效率 |
nullable | 如果设为True,这列允许使用空值;如果设为False,这列不允许使用空值 |
default | 为这列设置默认值 |
数据查询
- 查询过滤器
过滤器 | 说明 |
---|---|
filter( ) | 把过滤器添加到原查询,返回新查询 |
filter_by( ) | 把等值过滤器添加到原查询,返回新查询 |
limit( ) | 使用指定值限制原查询返回的结果数量,返回新查询 |
offset( ) | 偏移原查询返回的结果,返回新查询 |
order_by( ) | 排序返回结果,返回新查询 |
groupby() | 原查询分组,返回新查询 |
- 查询执行函数
方法 | 说明 |
---|---|
all( ) | 以列表形式返回结果 |
first() | 返回第一个结果,如果没有返回None |
first_or_404( ) | 返回第一个结果,如果没有抛出404异常 |
get( ) | 返回主键对应记录,没有则返回None |
get_or_404( ) | 返回主键对应记录,如果没有抛出404异常 |
count( ) | 返回查询结果数量 |
paginate( ) | 返回paginate对象,此对象用于分页 |
分页实现
- 分页对象拥有的属性
属性 | 说明 |
---|---|
items | 当前页面中的记录 |
query | 分页的源查询 |
page | 当前页数 |
prev_num | 上一页的页数 |
next_num | 下一页的页数 |
has_next | 如果存在下一页,返回True |
has_prev | 如果有上一页,返回True |
pages | 查询得到的总页数 |
per_page | 每页显示的记录总数 |
total | 查询返回的记录总数 |
- 分页对象拥有的方法
方法 | 说明 |
---|---|
iter_pages(left_edge=2,left_current=2,right_current=5,right_edge=2) | 一个迭行代器,返回一个在分页导航栏中显示的页数列表。这个列表的最左边显示left_edge页,当前页的左边显示left_current页,当前页的右边显示right_current页,最右边显示right_edge页。例如:在一个100页的列表中,当前页为第50页,使用默认配置,这个方法会返回以下页数:1、2、None、48、49、50、51、52、53、54、55、None、99、100。None表示页数之间的间隔 |
prev( ) | 上一页的分页对象 |
next( ) | 下一页的分页对象 |
数据库关系
数据库实体间有三种对应关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一对一关系
一个学生对应一个学生档案材料,或者每个人都有唯一的身份证编号。
模型定义与基本操作
# one_to_one.py文件
from app import db
class People(db.Model):
__tablename__ = 'peoples'
id = db.Column(db.Integer,autoincrement=True,primary_key=True)
name = db.Column(db.String(15),unique=True)
age = db.Column(db.Integer,default=18)
# gender = db.Column(db.String(10))
"""
关系使用:relationship()函数表示;
'Card':People类对应的表与Card类对应的表关联;
backref='people':反向引用,在Card类中添加新属性people;
userlist=False:默认为True,如果为False代表一对一关系;
"""
# 公民表和身份证表关联起来了,uselist=False代表一个对象不对应一个列表,所以是一对一关系
# backref = 'people'给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