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些软件测试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和技巧

软件测试工作中,经验和技巧往往能大幅提升效率、减少遗漏,甚至提前规避潜在风险。以下是一线测试人员总结的实用经验和技巧,覆盖测试全流程:

一、需求阶段:从源头降低风险

  1. “咬文嚼字” 审需求

    • 需求文档中模糊的表述(如 “大概”“可能”“适当”)是测试的隐患,需第一时间与产品经理确认,明确边界条件。例如:“用户登录失败后提示‘错误信息’”,需追问 “具体包含哪些信息?是否显示账号 / 密码错误的具体原因?”
    • 用 “用户故事” 思维验证需求:站在真实用户角度,思考 “这个功能解决了什么问题?使用场景是什么?”,避免开发 “符合文档但不符合用户实际需求” 的功能。
  2. 提前画流程图 / 状态图

    • 复杂业务(如订单状态流转、支付流程)需手绘或用工具(Visio、ProcessOn)画流程图,标注每个节点的输入、输出和分支条件。例如:订单从 “待支付” 到 “已完成” 的所有可能路径(支付成功、超时取消、手动取消、退款),提前梳理可避免测试时遗漏分支。

二、用例设计:高效覆盖核心场景

  1. “逆向思维” 补充用例

    • 除了正常流程,多思考 “用户会犯什么错”:输入超长字符、重复提交表单、断网后重连、权限越界操作等。例如:测试注册功能时,不仅测 “正确手机号 + 验证码”,还要测 “已注册手机号注册”“空验证码”“10 秒内重复获取验证码”。
    • 对 “高频使用模块” 重点设计用例:如电商的 “加入购物车”“结算”,社交软件的 “消息发送”,这些模块用户接触最多,容错率最低。
  2. 用例 “分层”,避免冗余

    • 基础用例(必测,覆盖核心功能)+ 扩展用例(可选,覆盖边缘场景)+ 回归用例(重复测试时复用,聚焦历史缺陷点)。例如:每次迭代时,核心功能用基础用例快速验证,新增功能用扩展用例详细测,再用回归用例检查是否复现老问题。

三、测试执行:精准定位与高效提 Bug

  1. “最小化复现” 原则

    • 发现 Bug 后,先简化操作步骤,排除无关因素,找到 “必现” 或 “偶现” 的精准条件。例如:发现 “点击按钮偶尔无响应”,可尝试 “重启 App 后是否必现”“在特定页面跳转后是否必现”,避免提交 “我点了一下就不行了” 这种无效描述。
    • 复现时记录关键信息:时间、设备型号、系统版本、网络环境(WiFi/4G)、操作录屏 / 截图、日志片段(用adb logcat或工具抓取),这些能帮开发快速定位问题。
  2. Bug 描述 “结构化”

    • 用 “标题 + 前置条件 + 操作步骤 + 预期结果 + 实际结果 + 附件” 的格式提交,例如:
      • 标题:【结算页】选择优惠券后金额计算错误
      • 前置条件:用户有 2 张优惠券(满 100 减 10,满 200 减 30),购物车商品总价 250 元
      • 操作步骤:1. 进入结算页;2. 选择 “满 200 减 30” 优惠券
      • 预期结果:实付金额 = 250-30=220 元
      • 实际结果:实付金额显示 240 元
      • 附件:截图(含优惠券选择和金额显示)+ 接口返回数据(F12 抓包)
    • 这样的描述让开发无需追问,直接进入调试。

四、自动化与工具:解放重复劳动

  1. “分层自动化”,不盲目追求全自动化

    • 优先自动化 “重复执行且稳定” 的场景:如接口回归测试(每次迭代都要测的登录、下单接口)、兼容性测试中的基础功能(在 10 种浏览器上重复测表单提交)。
    • 避免自动化 “频繁变化的模块”:如首页轮播图(文案 / 图片常换)、活动页面(逻辑迭代快),手动测试反而更灵活。
  2. 善用 “辅助工具” 提升效率

    • 接口测试:用 Postman 的 “Collections” 批量保存接口,设置变量(如 token)实现接口关联(登录→获取 token→带入后续接口),再用 “Runner” 批量执行回归。
    • 兼容性测试:用 BrowserStack(跨浏览器 / 设备)、Sauce Labs 快速验证不同环境,避免自己搭建几十种测试环境。
    • 日志分析:用grep命令快速筛选关键字(如grep "error" app.log),或用 ELK 工具可视化分析日志,定位异常。

五、协作与沟通:减少内耗

  1. “开发自测” 前置沟通

    • 提测前与开发同步 “测试重点”,例如:“这次迭代修改了支付接口的金额计算逻辑,麻烦重点自测边界值(如 0 元、最大限额)”,减少开发提交明显 Bug 的概率。
    • 对 “疑难 Bug”,先和开发 “面对面沟通”:一起复现问题,讲解自己的分析思路(如 “我怀疑是数据库字段类型不对,因为当金额超过 10000 时就会出错”),比单纯在 Bug 系统里文字拉锯更高效。
  2. “灰度测试” 思维

    • 对核心功能(如支付、登录),在正式上线前建议小范围灰度(如 1% 用户),监控日志和反馈,发现问题可快速回滚,避免全量上线后造成大面积影响。

六、长期积累:建立个人 “测试库”

  • 收集常见 Bug 类型:如前端的跨域问题、后端的空指针异常、数据库的索引失效等,总结对应的排查思路。
  • 沉淀测试模板:如测试计划模板、用例模板、Bug 报告模板,避免每次从零开始。
  • 记录工具技巧:如 JMeter 的压测脚本优化、Selenium 的元素定位避坑方法,形成自己的 “效率手册”。

这些经验的核心是 “以质量为核心,以效率为目标”—— 既不放过细节,也不做无效劳动。随着项目经验增加,还需结合业务特性(如金融测试的合规性、电商测试的高并发)不断调整方法,形成适合自己的测试风格。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