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安东尼
https://tuaran.pages.dev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从 0 到 1 把应用打包为 Docker 服务 的通用实操指南
(生产环境):Kubernetes Secret、Docker Swarm Secrets、云厂商 KMS;:stdout/stderr 统一输出,使用日志驱动或 sidecar 收集(如 Loki/ELK)。生产配置可再加内存参数、G1/ZGC 等调优。:镜像仓库(Docker Hub、阿里云、Harbor、ECR 等)。当你的应用依赖数据库、消息队列、缓存时,用 compose 非常省事。(Prometheus)、链路追踪(OpenTelemetry)。生产级实践清单(健康检查、日志、资源限制、安全)原创 2025-08-22 08:48:08 · 7 阅读 · 0 评论 -
Vibe 编程:下一代开发范式的可能性
让编程更像对话,而不是机械劳动。它解决了传统模式下开发周期长、语义鸿沟大的问题,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模型可靠性、上下文一致性、安全与可控性。未来几年,Vibe 编程可能会逐渐成为AI Native 开发的主流范式。如何表达需求,如何构建语义契约,如何驾驭 AI。编程正在变成一场“语义游戏”。而你,准备好用自己的 vibe,去塑造下一代软件了吗?原创 2025-08-22 08:44:40 · 88 阅读 · 0 评论 -
深入理解前端性能优化:从浏览器原理到工程实践
前端性能优化不是某一个单点技巧,而是一整套系统性工程能力从浏览器底层原理出发,理解渲染关键路径和性能瓶颈;在工程实践中结合框架特性与工具链,落地优化方案;最终形成数据驱动的性能治理闭环。未来,随着WebAssembly、边缘计算、AI 编译优化的发展,性能优化将不再只是“减少延迟”,而是“重构计算模式”。开发者不应该仅仅追逐 Lighthouse 的分数,而是要培养一种性能敏感的思维方式。💡 如果你也在做前端性能优化的实践,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与困惑;原创 2025-08-21 14:11:18 · 312 阅读 · 0 评论 -
PDF OCR 技术解析与实践指南
本文介绍了PDF OCR技术原理与应用,重点讲解如何将扫描版PDF转换为可编辑文本。文章对比了Tesseract、PaddleOCR等主流开源OCR工具的特点,提供Python代码示例演示了PDF转图片、文字识别的完整流程,并给出多进程处理、版面保持等工程优化建议。最后指出OCR技术可结合大模型实现文档智能分析,帮助用户从扫描文件中提取结构化信息。文章为PDF文字识别提供了实用指南。原创 2025-08-19 08:38:36 · 295 阅读 · 0 评论 -
大模型如何改变表格处理
摘要:大模型正在变革传统表格处理方式,从"公式驱动"转变为"语义理解"。它能自动识别不同表头间的语义关联,无需复杂规则编码。通过示例展示了如何用大模型进行表格差异比对:将Excel数据转换为JSON格式后,用自然语言指令让模型生成结构化差异报告(包括字段映射、金额偏差、影响分析和优化建议),并可输出为JSON或HTML格式直接渲染。这种转变使业务人员能用自然语言完成复杂数据分析,实现跨表格智能推理和工作流自动化,标志着数据处理从机械操作迈向语义对话的新范式。原创 2025-08-19 08:36:58 · 123 阅读 · 0 评论 -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远程工作:这年头不上班也能过挺好!!
—他们没有地域限制,不用早晚高峰去地铁挤人/开车塞车,没有老板盯着 KPI,也没人规定你几点打卡、几点下班。工作和生活的边界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这种状态简直像是打破了职场的天花板。这周末,我见了一个朋友——也是我的初代同事,大治。他就是从传统岗位“跳”出去的人之一。以前他主要做开发,但也会做设计(众所周知,早些年,前端开发几乎都是要兼职着画图、切图的)。现在,他平滑过渡,已经是网站架构师,客户要的是网站,从视觉到交互一手包圆,能设计、能编码、能交付,真正做到了“一条龙”服务。原创 2025-08-11 09:03:51 · 30 阅读 · 0 评论 -
数字游民产业小报告 · 2025
2025 年全球数字游民约(不同统计口径差异很大,低估法约 4,000 万,高估法 8,000 万),美国来源占比最高。:2025 Q1 约岗位允许一定程度远程;2024 年美国员工至少部分远程(全球 2023 年约 28%)。:到 2025 年,提供数字游民/远程工作签证(媒体口径 50–73 个不等;福布斯 66、Citizen Remote 50+、有机构清单称 73)。:以英国为例,期望未来一年全勤到岗、企业因强制返岗出现离职,说明“灵活/远程”仍是劳动力市场的筹码之一。原创 2025-08-09 10:52:38 · 301 阅读 · 0 评论 -
数字游民:在流动中重构生活的边界
数字游民不是逃离生活,而是将生活的地理维度打开。对他们来说,世界不是地图上的边界,而是待解锁的工作站与居住地。自由的代价在于不确定性,但不确定性,也是他们愿意拥抱的生活方式。原创 2025-08-09 10:47:15 · 21 阅读 · 0 评论 -
RUST 30 题渐进式练习
写返回长度;在main里调用后再次使用原变量,观察编译错误并修正(用clone或改成借用)。分别对i32与String做,对比可/不可用,写注释解释原因。造一个String,在内层{}里并打印;出作用域后确认s仍可用。写;在main中证明原变量不可再用,但返回值可继续链式调用。match一个三元组,分别打印三条不同信息;体会与具名绑定。原创 2025-08-08 16:39:01 · 119 阅读 · 0 评论 -
所有权 / 借用 / 模式匹配 —— 把这三样练到不再思考
当你把这三样融进手感,不用每次都去死磕报错信息时,你才算是真正能用 Rust 写东西的人。原创 2025-08-08 16:27:49 · 14 阅读 · 0 评论 -
Rust 入门:从 0 到能写点正经代码
Rust 的 async 是零成本状态机编译到二进制,不自带运行时,需要选择执行器(常用Tokioprintln!("{v}");做 HTTP 服务可以看axumactix-web;理解 await 只是把函数分割成状态机片段即可。原创 2025-08-08 14:47:49 · 20 阅读 · 0 评论 -
GPT-5 发布:统一的「思考系统」与安全补全,把专家级智能装进日常工作流
8 月 7 日,OpenAI 正式发布 GPT-5,并把它设为 ChatGPT 的默认模型。这一代的变化不是“再大一点的模型”,而是把快模型 + 深度推理模型 + 实时路由器整合成一个统一系统:能判断何时快答、何时慢想,必要时自动切换到“GPT-5 Thinking(推理版)”,也支持你在提示里直接说“think hard about this”强制深想。达到使用上限后,系统会退到对应的 mini 版,后续还计划把这些能力进一步合到单一模型里。原创 2025-08-08 09:18:53 · 348 阅读 · 0 评论 -
[特殊字符] 技术革命的“共舞者“:从被动使用到主动重塑的进化之路
比尔·盖茨:不是简单地使用BASIC语言,而是重新设计了整个软件授权模式,提出"软件即产品"的概念。史蒂夫·乔布斯:不是满足于现有的人机交互方式,而是重新定义了"易用性",让技术真正为人服务。丹·布里克林(Dan Bricklin):不是用电脑来模拟纸质表格,而是创造了VisiCalc——第一个电子表格软件,重新定义了数据处理的方式。# 传统思维:用电脑模拟现实工具# 简单的工具替代# 共舞者思维:重新定义工作流程# 创造全新的工作范式真正的共舞者看到了互联网的本质——连接与交互杰夫·贝佐斯。原创 2025-08-08 07:00:00 · 113 阅读 · 0 评论 -
智能数据库范式学习平台:与AI大模型共舞的教育革命
智能数据库范式学习平台代表了教育技术的未来方向。个性化学习体验:根据每个学习者的特点定制内容智能化教学辅导:提供24/7的AI助教服务可视化概念展示:让抽象理论变得直观易懂实时反馈优化:持续改进教学效果这种"与AI共舞"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习者与AI协作的能力,为未来的技术发展做好准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这样的智能学习平台将成为技术教育的标准配置,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高质量、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数据库范式的学习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记忆,而是一场充满乐趣的智能探索之旅。原创 2025-08-07 16:30:26 · 93 阅读 · 0 评论 -
开发者博主联盟:一套从0到1的增长营销实战指南
技术社区的信任经济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有价值。最近参与了一个"开发者博主联盟"的营销项目,从策划到执行,整个过程让我重新思考了B端营销的本质。这不是一篇成功学鸡汤,而是一次真实的实战复盘和方法论总结。核心发现:在开发者社群中,信任比流量更稀缺,而系统性的信任建立策略,往往能带来超预期的转化效果。这套策略的核心不在于具体的执行细节,而在于背后的系统性思维这次项目让我重新思考了B端营销的本质。在技术社区,专业度是入场券,但真正的竞争力在于对开发者需求的深度理解和系统性满足。原创 2025-08-04 16:46:28 · 142 阅读 · 0 评论 -
终章:写代码的人,也能写出一个改变命运的产品
《从程序员到创业者:技术人的转型指南》摘要 这篇专栏文章为技术背景的创业者提供了实用指导。作者指出,程序员创业的优势在于构建能力和系统思维,但需克服"代码自嗨"、忽视市场需求等短板。文章提出了9步创业路径:从解决真实问题出发,重视需求验证,打造极简MVP,到建立团队协作机制,最终实现从工具到产品的转化。文中强调创业不是技术展示,而是技术与商业的融合过程,建议程序员补足商业思维和沟通能力。随文附赠工具书单和社群资源,鼓励技术人迈出创业第一步。核心观点:成功的创业始于解决真实需求,而非完美代原创 2025-07-13 23:37:48 · 28 阅读 · 0 评论 -
从工具到产品,从产品到公司:创业的三个阶段
不是每个 Demo 都要做成公司,也不是每个项目都适合融资。你要知道自己走到哪一步了。原创 2025-07-13 23:35:08 · 22 阅读 · 0 评论 -
程序员也得懂商业:技术方案如何影响赚钱能力?
技术创业者常犯的错误是只关注技术可行性而忽视商业模式。文章指出,技术方案必须与盈利模式匹配:订阅制SaaS需注重用户留存功能,按量收费工具要控制边际成本,企业定制项目则需模块化设计。关键建议是将商业考量融入技术架构,通过代码设计直接影响产品盈利能力,包括提升转化率、复购率,降低成本和提高客单价。商业回报率应被视为代码效率的重要部分,技术实现必须支持预期的商业模式才能成功。原创 2025-07-13 23:32:42 · 18 阅读 · 0 评论 -
产品上线之后怎么办?技术人的“运营思维”指南
技术人常陷入"上线即成功"的误区,但真正的挑战始于产品发布后。文章指出,运营思维的核心在于将路人转化为留存用户,强调技术人应掌握三大关键:1)通过埋点数据分析用户行为;2)优化首次用户体验设计;3)用技术手段构建留存机制(如自动周报、模板推荐等)。文中举例一个日报工具通过增加邮箱注册、周报推送等功能,将7日留存率从5%提升到26%,说明技术手段对运营的关键作用。最后提出产品上线的三个核心问题:用户行为可视化、首次体验优化、留存机制构建,强调技术人需要从单纯开发转向产品运营思维。原创 2025-07-13 23:30:20 · 20 阅读 · 0 评论 -
做产品时如何与非技术合伙人高效协作?
技术与非技术人员协作的冲突往往源于沟通鸿沟,双方因思维方式差异(技术实现vs业务价值)产生误解。解决方案包括:1)技术方需用业务语言翻译技术问题;2)建立需求清单、定期对焦会等协作机制;3)善用可视化工具规范流程。关键在于构建制度化的协作体系,而非依赖个人理解力。通过明确规则和持续共建,才能将对抗转化为高效合作。原创 2025-07-13 23:27:00 · 25 阅读 · 0 评论 -
技术人带团队:从“写得快”到“让别人写好”
《技术领导力的本质:从单兵作战到系统思维》摘要(148字) 真正的技术领导力不在于个人编码速度,而在于构建高效协作系统。技术管理者常陷入"亲力亲为"陷阱,最终导致团队成长停滞。优秀的技术领导应做好三件事:1)明确战略方向,建立目标共识;2)设计透明协作机制,避免信息阻塞;3)提供具体技术反馈,促进团队成长。要善用看板工具、标准化流程和知识沉淀系统,将团队视为需要设计的"系统"而非简单人力集合。技术管理的核心是从"自己写代码"转变为"建立让原创 2025-07-13 23:24:42 · 25 阅读 · 0 评论 -
技术人做 MVP 的正确打开方式:功能越少越好
MVP的核心是验证而非产品:技术人常犯的错误是把MVP做得太完整,结果耗时费力却无人使用。真正的MVP应聚焦验证核心用户假设——是否存在痛点及用户是否愿意用你的方案解决。例如AI日报助手,用Notion表单手动验证比开发完整系统更高效。MVP公式=最小实现×核心价值×可验证性。建议技术人:1)避免过早工程化 2)专注核心价值验证 3)用户主动反馈才是继续开发的绿灯。记住:简陋但被需要的MVP,远胜完美但无人用的"完整产品"。原创 2025-07-13 23:22:12 · 20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验证一个产品想法是否靠谱?别闭门造车
【创业产品验证三步法】技术创业常犯的错误是把个人偏好当成市场需求。真正的产品验证需要:1)用一句话故事测试用户兴趣;2)用无代码方式(如问卷+人工服务)模拟产品体验;3)直接对话目标用户获取真实反馈。关键指标是用户是否愿意提供数据、主动传播或付费。记住,没有市场验证的产品只是程序员的自嗨练习,下期将分享MVP的正确开发方式。原创 2025-07-13 23:02:06 · 50 阅读 · 0 评论 -
程序员创业的第一步:先别想赚钱,先学会选对问题
技术人创业最易陷入"自嗨陷阱":开发无人问津的"伪需求"。典型误区是从技术出发而非真实需求出发,比如执着于自动化但用户根本不在乎的功能。文章指出好问题需满足三个条件:真实存在、痛点够深、值得解决。建议通过行业访谈、建立问题库、亲身验证等方式发掘真需求,强调"选对问题比技术实现更重要",呼吁创业者将视角从"我能做什么"转向"世界需要什么"。原创 2025-07-13 22:57:27 · 23 阅读 · 0 评论 -
从程序员到创业者:为什么你迟早要学会管理和产品?
《程序员创业指南:如何突破技术思维局限》摘要 技术人创业的核心障碍往往不是代码能力,而是对商业落地的认知断层。本文剖析了程序员常见的三大困境:技术优先导致产品决策被动、过度关注实现而忽视用户需求、缺乏商业敏感度。文章指出,真正的技术创业需要构建"代码+产品+管理"的复合能力,具体包括MVP拆解、团队沟通平衡、技术架构与商业匹配等实战技能。专栏面向三类读者:寻求突破的开发者、创业新手和技术管理者,旨在帮助技术人提前储备商业思维,避免陷入"做没人用的产品"等常见误区。下期原创 2025-07-11 22:17:17 · 244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