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效率无人机气密检测设备的全维度设计方案,涵盖设备外形、核心部件、传感器选型、软硬件设计等 12 个核心模块。
一、设备外形设计
1.1 整体结构与尺寸参数
设计维度 |
具体参数 |
设计依据与优势 |
设备形态 |
模块化设计(主机 + 可更换检测工装) |
适配无人机多部件检测(机身 / 电池仓 / 镜头模组),降低换型时间(≤5min) |
主机尺寸 |
长 × 宽 × 高 = 600mm×500mm×800mm(含人机交互屏) |
兼顾车间布局(占地≤0.3㎡)与操作便利性(台面高度 750mm,符合人体工学) |
检测工装尺寸 |
定制化(如机身检测工装:400mm×300mm×200mm;电池仓工装:200mm×150mm×100mm) |
贴合无人机部件外形(如大疆农业无人机机身尺寸 380mm×280mm),确保密封贴合 |
设备重量 |
主机≤50kg,工装≤5kg |
主机采用铝合金框架(减重 30%),工装用尼龙 + 碳纤维(强度高且轻量化) |
颜色与表面处理 |
主机:工业灰(RAL7035),表面喷塑(防刮擦);工装:橙色(高辨识度) |
车间环境耐脏污,橙色工装便于快速识别适配部件(如机身工装 vs 电池仓工装) |
1.2 外部接口与布局
接口类型 |
位置分布 |
功能说明 |
电源接口 |
主机背部左下角(带防水盖) |
输入 AC 220V±10% 50Hz,支持过载保护(10A 保险丝) |
气源接口 |
主机背部右侧(G1/4 螺纹) |
接入压缩空气(0.4~0.8MPa),带过滤器(除水除油,确保气路洁净) |
通讯接口 |
主机背部中部(USB×2、以太网 ×1、RS485×1) |
USB 用于本地数据导出,以太网对接 MES 系统,RS485 连接外部传感器 |
工装对接接口 |
主机顶部中央(8pin 航空插头 + 定位销) |
快速连接检测工装,传输气路与电信号(定位销误差≤0.1mm,确保密封对准) |
应急停止按钮 |
主机正面右下角(红色蘑菇头,凸起设计) |
紧急情况下切断气路与电源,响应时间≤0.5s |
1.3 人机交互区域设计
交互部件 |
技术参数 |
操作逻辑 |
触摸屏 |
10.1 英寸电容屏(分辨率 1280×800,支持多点触控) |
主界面显示检测流程、实时压力曲线,可手动选择检测模式(自动 / 手动) |
状态指示灯 |
三色 LED(红 / 黄 / 绿),直径 10mm |
绿色:待机;黄色:检测中;红色:不合格 / 故障 |
物理按键 |
3 个实体键(启动 / 暂停 / 复位),带背光 |
启动键需长按 2s 确认,防止误触;复位键用于清除当前检测状态 |
蜂鸣器 |
音量≥85dB(可调) |
合格:1 声短鸣;不合格:3 声长鸣;故障:持续鸣响(可手动静音) |
二、结构密封部件设计
2.1 主机密封系统
部件名称 |
材质选择 |
关键参数 |
密封原理 |
气路腔体 |
6061 铝合金(阳极氧化处理) |
容积 500mL,内壁粗糙度 Ra≤0.8μm |
刚性腔体提供稳定压力环境,阳极氧化层防腐蚀(适应压缩空气中的微量水汽) |
主密封圈 |
氟硅胶(FKM) |
截面直径 3mm,硬度 70 Shore A,过盈量 0.2~0.3mm |
压缩形变填充腔体与端盖间隙,氟硅胶耐温 - 20~200℃(适应车间温度波动) |
端盖密封结构 |
阶梯式配合(凹槽深度 3.5mm,公差 ±0.02mm) |
端盖与腔体垂直度≤0.01mm/m |
阶梯结构增加密封路径长度(≥10mm),降低泄漏风险 |
气路接头 |
黄铜(镀镍)+ 丁腈橡胶(NBR)密封圈 |
接口螺纹 G1/8,密封圈截面直径 1.5mm |
螺纹密封 + 橡胶圈双重密封,防止高压气体从接头处泄漏 |
2.2 检测工装密封系统(适配无人机核心部件)
检测对象 |
工装密封结构 |
核心密封部件参数 |
适配性设计 |
无人机机身 |
仿形密封腔(ABS 注塑 + 硅胶内衬) |
内衬硅胶厚度 2mm,硬度 60 Shore A,过盈量 0.3mm(针对机身曲面) |
腔体按机身三维模型定制,内置 3 处定位柱(误差 ±0.05mm)确保贴合 |
电池仓 |
快拆式压合结构(尼龙骨架 + 氟橡胶密封条) |
密封条截面为 D 型(直径 5mm),压合行程 5mm(确保压缩量 30%~50%) |
底部设计导向槽,电池仓放入后自动对位,气动压头压力可调(0.2~0.5MPa) |
镜头模组 |
真空吸附式密封(铝合金底座 + 硅胶吸盘) |
吸盘直径 15mm,吸力≥50N,硅胶硬度 50 Shore A |
吸盘避开镜头光学面,吸附区域为模组金属边框(防止划伤镜片) |
电机接口 |
插入式密封(黄铜探针 + 硅胶 O 型圈) |
O 型圈内径 8mm,线径 1.2mm,过盈量 0.1mm |
探针与接口间隙≤0.05mm,确保气路导通同时阻断外部泄漏 |
2.3 运动部件密封设计
运动部件 |
密封方案 |
磨损补偿设计 |
寿命保障 |
气动压头 |
活塞杆 + Y 型聚氨酯(PU)密封件 |
密封件唇部设计弹簧(不锈钢材质),补偿磨损量(最大 0.5mm) |
PU 材质耐磨损(摩擦系数≤0.2),寿命≥10 万次压合 |
工装滑轨 |
直线导轨 + 迷宫式防尘密封(PP 材质) |
导轨滑块内置刮尘片(尼龙 66),清除滑轨表面杂质 |
滑轨表面镀铬(厚度≥5μm),防锈同时降低摩擦损耗 |
真空阀门阀芯 |
陶瓷密封面(Al₂O₃)+ 氟橡胶缓冲圈 |
阀芯与阀座平行度≤0.005mm,缓冲圈压缩量可通过调节螺丝微调(0~0.2mm) |
陶瓷硬度 HRC90,耐磨性是金属的 5 倍,寿命≥50 万次开关 |
三、气密检测传感器国内外对比与选型
3.1 核心传感器类型与检测原理
传感器类型 |
检测原理 |
适用场景 |
精度等级 |
差压式传感器 |
测量被测腔体与参考腔体的压力差(ΔP=P1-P2),计算泄漏率(Q=ΔP×V/(t×P0)) |
微小泄漏检测(如无人机电池仓,允许泄漏率≤0.1Pa・m³/s) |
0.1 级(误差≤±0.1% FS) |
绝压式传感器 |
直接测量腔体绝对压力(P=ρgh + 大气压),通过压力变化率判断泄漏 |
高压检测场景(如 IPX8 级水下无人机,检测压力≥0.2MPa) |
0.2 级(误差≤±0.2% FS) |
流量式传感器 |
测量单位时间内补充的气体流量(Q=ΔV/Δt),直接反映泄漏量 |
大泄漏快速筛查(如机身壳体未装密封圈,泄漏率>1Pa・m³/s) |
1 级(误差≤±1% FS) |
3.2 国内外主流传感器性能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