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你带着问题去读文本,并试图结合其他你擅长并可能有用的方法。否则你就不得不接受作者的立论需求,倾向于采用文本中已有问题和论证的框架,并将其作为既定的内容。事后你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从中汲取养分,吸收并反思,建立自己的认知。
你要明白,任何方法和立论都有局限性或者说有针对性,数学上就更好解释了,有边界条件才可能对预设的结论创建容许解集合,这是不定方程求解的核心技术。
你需要知晓某种方法的局限性,看到文本中没有提到的东西。
即使是博士生,有时也只是从文本中收集去语境化的引文,这可能是最糟糕的研究方法,使得我们几乎不可能理解信息的实际意义。如果不在语境中理解信息,也就不可能超越和重构它,更不可能思考它对另一个问题可能存在的意义。
这里面不可能绕过维特根斯坦的结论:语言的有限性。数学表达的有限性。
更进一步说,如果我们不能设法超越给定的语境进行思考,而只关注给我们的信息,那么显然是不可能进行科学性思考的。为了避免被有限性套牢,费曼的详细阐述的办法就尤为重要,因为它具有简单化的可操作性。通过简要描述文本的主要观点,无限逼近容许解集合。
注意,这里和平常积累的区别:平常只是积累并记录文本。
我们需要的是更进一步:积累并阐述文本的主要观点。
思考不是胡思乱想,其实大学毕业的本科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本身就是在训练你的思想结构,组织你的语言,并把针对某一问题的研究写清楚,说明白。依赖数理或图表数据,有逻辑有推论有结果,而不是循环在入门外,或像没经过训练的民科一样胡说八道。
我们思考其他想法的意义,然后把这些明确地写成文本,并用文字描述将它们与其他思想建立联系,并逐渐体系化成为自己的观点体系。
注意,这是一种体系化并可操作性很强的学习方法,用这种想法做别的事情也同样重要。因为后续步骤自然而然地就会发展为努力思考它们如何与不同语境下的其他想法联系起来,从而获得其他意料之外的推论。并提出作者没有思考到的问题。于是闭环为我们带着问题去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