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篇文章内容主要来自于Google的官方指导,有些地方加入笔者自己的理解。
有很多内容现在应用的已经很少了,比如ldpi屏幕。现在android设备的分辨率越来越高,尺寸也接近于同一,适配难度也低了很多。
Google在过去不断推出了新的View组件、容器组件。个人建议尽量使用新的组件来实现UI,它们往往性能更好,风格和样式趋近于MD的统一风格,而且更易于适配不同的屏幕。
但笔者仍然保留了低像素屏幕适配的部分。因为一些性能不高的设备上,仍可能在使用像素和密度较低的屏幕。
一. 屏幕支持概览
1.1 术语和概念
屏幕尺寸
按屏幕对角测量的实际物理尺寸。
为简便起见,Android 将所有实际屏幕尺寸分组为四种通用尺寸:小、 正常、大和超大。屏幕密度
屏幕物理区域中的像素量;通常称为 dpi(每英寸 点数)。例如, 与“正常”或“高”密度屏幕相比,“低”密度屏幕在给定物理区域的像素较少。
为简便起见,Android 将所有屏幕密度分组为六种通用密度: 低、中、高、超高、超超高和超超超高。方向
从用户视角看屏幕的方向,即横屏还是 竖屏,分别表示屏幕的纵横比是宽还是高。请注意, 不仅不同的设备默认以不同的方向操作,而且 方向在运行时可随着用户旋转设备而改变。- 分辨率
屏幕上物理像素的总数。添加对多种屏幕的支持时, 应用不会直接使用分辨率;而只应关注通用尺寸和密度组指定的屏幕 尺寸及密度。 - 密度无关像素 (dp)
在定义 UI 布局时应使用的虚拟像素单位,用于以密度无关方式表示布局维度 或位置。
密度无关像素等于 160 dpi 屏幕上的一个物理像素,这是 系统为“中”密度屏幕假设的基线密度。在运行时,系统 根据使用中屏幕的实际密度按需要以透明方式处理 dp 单位的任何缩放 。dp 单位转换为屏幕像素很简单: px = dp * (dpi / 160)。 例如,在 240 dpi 屏幕上,1 dp 等于 1.5 物理像素。在定义应用的 UI 时应始终使用 dp 单位 ,以确保在不同密度的屏幕上正常显示 UI。
1.2 支持的屏幕范围
- 四种通用尺寸:小、正常、 大 和超大
六种通用的密度:
- ldpi(低)~120dpi
- mdpi(中)~160dpi
- hdpi(高)~240dpi
- xhdpi(超高)~320dpi
- xxhdpi(超超高)~480dpi
- xxxhdpi(超超超高)~640dpi
密度独立性
- 应用显示在密度不同的屏幕上时,如果它保持用户界面元素的物理尺寸(从 用户的视角),便可实现“密度独立性” 。
保持密度独立性很重要,因为如果没有此功能,UI 元素(例如 按钮)在低密度屏幕上看起来较大,在高密度屏幕上看起来较小。这些 密度相关的大小变化可能给应用布局和易用性带来问题。
上图表示:不支持不同密度的示例应用在低、中、高密度屏幕上的显示情况。
上图表示:良好支持不同密度(密度独立)的示例应用在低、中、高密度屏幕上的显示情况。- Android 系统可帮助您的应用以两种方式实现密度独立性:
- 系统根据当前屏幕密度扩展 dp 单位数
- 系统在必要时可根据当前屏幕 密度将可绘制对象资源扩展到适当的大小
二. 如何支持多种屏幕
Android 支持多种屏幕的基础是它能够管理针对当前屏幕配置 以适当方式渲染应用的布局和位图 可绘制对象。
系统可处理大多数工作,通过适当地 缩放布局以适应屏幕尺寸/密度和根据屏幕密度缩放位图可绘制对象 ,在每种屏幕配置中渲染您的应用。
2.1 通常做法
- 在清单中显式声明您的应用 支持哪些屏幕尺寸:
<supports-screens>
- 为不同屏幕尺寸提供不同的布局
- 可用于提供尺寸特定资源的配置限定符包括 small、normal、large 和 xlarge。例如,超大屏幕的布局应使用
layout-xlarge/
。 - 从 Android 3.2(API 级别 13)开始,以上尺寸组已弃用,您 应改为使用
sw<N>dp
配置限定符来定义布局资源可用的最小宽度。例如,如果多窗格平板电脑布局需要至少 600dp 的屏幕宽度,应将其放在layout-sw600dp/
中。
- 可用于提供尺寸特定资源的配置限定符包括 small、normal、large 和 xlarge。例如,超大屏幕的布局应使用
- 为不同屏幕密度提供不同的位图可绘制对象
- 可用于密度特定资源的配置限定符(在下面详述) 包括 ldpi(低)、mdpi(中)、 hdpi(高)、xhdpi(超高)、xxhdpi (超超高)和 xxxhdpi(超超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