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248)
- 资源 (4)
- 问答 (1)
- 收藏
- 关注
原创 老码农和你一起学AI:数学基础知识系列-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方法
从菜市场挑鱼选蛋的日常智慧,到高维概率分布的复杂迷宫,MCMC方法展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奇妙共鸣。吉布斯采样作为MCMC家族的重要成员,采用固定多数,更新少数的策略,通过持续局部探索来逼近全局真相。这种思想不仅存在于AI图像生成、量子模拟等前沿领域,更暗合老中医辩证、棋手落子等生活智慧。当我们在有限信息中一次次作出条件判断时,其实都在无意中运用着与吉布斯采样相通的认知策略,这正是数学思想与生活经验最深切的交汇。
2025-08-09 10:24:53
423
原创 技术演进中的开发沉思-60 DELPHI VCL系列:COM 对象
本文围绕 DELPHI VCL 开发中 COM 的对象导向设计架构展开,结合作者多年开发经历,深入解读了各关键部分。COM 对象是二进制层面的契约,如同符合规格的磁带,凭统一接口实现跨体系交互,且接口不可修改,扩展需新增接口。ClassFactory 能延迟实例化对象,像餐馆后厨按需做菜,还可依不同标识创建对应对象,且能处理线程安全问题,方便系统扩展。COM Aggregation 实现对象能力融合,如手机集成相机功能,比显式调用组件更高效,但需注意内部对象生命周期由外部对象统一管理。
2025-08-09 10:11:17
522
原创 老码农和你一起学AI:数学基础知识系列-共轭先验
共轭先验是概率论中连接先验分布与后验分布的关键概念,通过数学结构的完美匹配(如Beta-二项分布、Gamma-Poisson组合)实现高效概率推断。其核心价值在于将复杂计算简化为参数更新(如α+成功数,β+失败数),大幅降低AI系统处理实时数据的计算成本。这种机制既体现了"新信息调整置信度而非颠覆框架"的生活智慧,又为贝叶斯网络、主题模型等AI算法提供了可解释性支撑,成为平衡计算效率与推断精度的有力工具,广泛应用于推荐系统、预测性维护等场景。
2025-08-08 08:25:46
640
原创 技术演进中的开发沉思-59 DELPHI VCL系列: RTTI 的原理
今天探讨了Delphi中RTTI(运行时类型信息)与接口的协同机制。RTTI如同程序运行时的"语法词典",通过编译器嵌入的类型信息块,让程序能动态识别接口背后的具体实现类。文章揭示了RTTI的工作原理:从接口指针获取对象元数据,解析类型信息,并安全调用额外方法。这种深度绑定设计使Delphi兼具静态类型安全和动态扩展能力,特别适用于插件系统等灵活性优先场景。尽管存在一定性能开销,但RTTI为编译型语言开辟了类似脚本语言的动态编程可能,展现了静态与动态特性的精妙平衡。
2025-08-08 08:13:32
675
原创 老码农和你一起学AI:数学基础知识系列-贝叶斯和频率学派
本文探讨了概率统计中贝叶斯学派与频率学派的核心思想及其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频率学派将概率定义为长期重复试验中的相对频率,强调客观性;而贝叶斯学派认为概率是主观信念强度的量化,会随新证据动态更新。两派在哲学基础、方法论等方面存在根本分歧,但在实际应用中呈现融合趋势。文章通过医疗诊断、GPS导航等案例,说明了两大学派在应对不确定性时的互补价值,指出理解这些差异对深入认识AI算法本质具有重要意义。两派思想的交融为人类处理复杂决策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
2025-08-07 08:04:18
1294
原创 技术演进中的开发沉思-58 DELPHI VCL系列: 关于接口(下)
本文通过生动的比喻对比了Delphi中对象和接口的特性差异。对象如同需要主人全程照顾的宠物狗,生命周期由程序员完全控制;接口则像寄养的猫,其生命周期由引用计数自动管理。文章深入探讨了接口的多重实现、委派机制等特性,并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接口实现灵活的多态设计。最后通过"InterfaceWalker"示例展示了接口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价值,强调接口作为松耦合设计工具的重要性。整体以形象化的语言解析了Delphi接口的核心概念和使用场景。
2025-08-07 07:53:03
514
原创 老码农和你一起学AI:数学基础知识系列-概率论核心
概率论是研究不确定性的数学工具,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金融风险评估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文章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条件概率、独立性、随机变量及概率分布等核心概念。条件概率描述了事件间的依赖关系,通过链式法则和全概率公式可处理复杂问题;独立性简化了概率计算。随机变量将随机现象数值化,分为离散型和连续型,各有对应的概率描述方法。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从数据中识别规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概率思维不仅应用于科学研究,也能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理性地处理不确定性。
2025-08-06 12:53:13
849
原创 技术演进中的开发沉思-57 DELPHI VCL系列: 关于接口(中)
摘要: 本文以Delphi编程中的接口机制为切入点,探讨了接口在软件开发中的核心作用。通过按钮点击事件、ATM机操作等生活化类比,揭示了接口作为"隐形契约"的价值——分离实现与调用,确保系统扩展性。文章详细解析了接口定义(如GUID唯一性)、实现方式(如类继承接口)及五种调用方法(类型转换、GetInterface等),并结合图书馆管理系统、插件开发等案例,说明接口如何提升代码复用性和维护性。作者认为,接口不仅是技术约束,更是一种协作哲学,其"明确边界但保持弹性"的特
2025-08-06 11:54:35
1067
原创 老码农和你一起学AI:数学基础知识系列-奇异值分解
文章摘要: 奇异值分解(SVD)作为核心数学工具,广泛应用于AI技术场景,如Netflix推荐系统、图像压缩和GPT大模型优化。SVD通过分解矩阵提取潜在特征,实现高效推荐(协同过滤)和图像“瘦身”(保留关键奇异值)。在大模型时代,其思想衍生出LoRA微调(低秩适应)和特征值修剪等技术,以“抓大放小”的平衡策略显著降低计算成本。SVD以简洁的数学逻辑,成为支撑AI高效落地的隐形基石。
2025-08-05 07:45:16
967
原创 技术演进中的开发沉思-56 DELPHI VCL系列: 关于接口(上)
本文通过生活化比喻,探讨了编程接口的演进历程。从Microsoft COM的二进制标准到Java的模块化设计,再到C#的智能序列化,接口技术如同“沟通协议”不断升级。Delphi接口则展现了独特的兼容性智慧,在继承COM规范的同时融入Pascal简洁性,通过自动引用计数等优化提升开发效率。文章揭示接口本质是降低协作成本的技术契约,其发展映射了程序员对系统协作理解的深化——从功能实现到模块化设计,最终形成促进技术生态融合的通用语言。
2025-08-05 07:35:33
695
原创 老码农和你一起学AI:数学基础知识系列-矩阵运算特征值
数学基础支撑着AI核心技术,特征值分解与对称性原理是数据降维和网络优化的关键工具。从几何角度看,特征向量揭示了数据变换中的"不变方向",如PCA算法通过特征值分解实现高效降维。在工程实践中,PageRank算法和注意力机制都依赖特征值分析,而神经网络稳定性问题也与权重矩阵的特征值分布密切相关。这些数学工具为AI系统提供了处理复杂信息的底层逻辑,从理论到应用展现了数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2025-08-04 07:29:58
984
原创 技术演进中的开发沉思-55 DELPHI VCL系列:界面开发
VCL界面开发的核心在于建立软件世界的"交通规则"。界面不仅是用户操作的入口,更是组件间的交互契约。通过接口设计,VCL实现了:1. 功能标准化(如数据验证的统一处理);2. 插件扩展机制;3. 组件角色隔离;4. 复杂交互的封装。文中以Delphi开发为例,展示了接口如何像"工作说明书"一样规范组件行为,使系统既保持灵活性又避免混乱。好的界面设计本质是构建可预测的交互规则,让用户和组件都能高效沟通。
2025-08-04 07:25:03
1109
原创 老码农和你一起学AI:数学基础知识系列-矩阵运算
摘要: 矩阵是AI工程师的核心工具,作为数据的“收纳盒”和空间的“变形器”,它支撑着从基础数据处理到复杂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在神经网络中,矩阵乘法实现特征变换(如全连接层),词嵌入矩阵编码语义关系,注意力矩阵捕捉上下文关联。核心运算包括矩阵乘法(空间变换叠加)、转置(反向传播)和逆矩阵(解线性方程)。通过广播机制,矩阵能高效处理不同维度数据。实践上,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层(如ReLU(WX))可通过矩阵运算实现,凸显矩阵在AI中的基础地位。线性代数作为AI的数学基石,贯穿模型开发的全流程。
2025-08-03 10:19:41
744
原创 技术演进中的开发沉思-54 DELPHI VCL系列:FrameWork消息流转
本文深入解析了VCL框架中的消息处理机制。通过写字楼办公室的生动比喻,阐述了组件与窗口的协作关系,以及消息从产生到消亡的完整流转过程。重点介绍了StdWndProc作为消息"门卫"的关键作用,自定义消息的灵活应用,以及Dispatcher和Broadcasting等设计模式在消息处理中的应用。文章还分享了作者在实际开发中处理消息问题的经验,展现了VCL消息机制的精密与高效,强调这种机制所体现的"封装复杂性"和"层级化协作"思维对现代编程的持续影响。
2025-08-03 10:00:23
1047
原创 老码农和你一起学AI:Python系列-Seaborn绘制出版级图表
本文系统讲解如何用Seaborn制作出版级图表,重点解决学术出版中的三个核心问题:色彩模式转换、矢量图输出和多图排版。首先对比RGB与CMYK色彩模式的差异,指导如何设置适合印刷的调色板和学术字体;其次推荐PDF/SVG矢量图输出方法,并介绍处理大数据量的混合模式;最后通过GridSpec实现专业的多图排版。文章提供从数据可视化到印刷出版的完整流程,强调遵循学术期刊规范的重要性,帮助研究者制作既美观又专业的图表。
2025-08-02 09:12:46
713
原创 技术演进中的开发沉思-53 DELPHI VCL系列:windows的消息(下):TApplication窗体
阐述 Delphi VCL 开发中 TApplication 与主窗体的奥秘。主窗体创建如盖房,TWinControl.Create 打地基,HandleNeeded 像领通行证,CreateHandle 造 “身份证” 句柄,CreateWnd 搭骨架,TScrollingWinControl 加伸缩阳台,InitWndProc 是通信兵,CreateParams 绘蓝图,CreateWindowHandle 最终成型。窗体消息处理似邮局,可拦截消息自定义操作。TApplication 如指挥家,统筹程序
2025-08-02 09:02:36
867
原创 老码农和你一起学AI:Python系列-Seaborn的数据故事化
Seaborn作为数据可视化工具,能巧妙地将复杂数据转化为生动的视觉叙事。本文探讨了三种数据故事化技巧:时序数据通过滚动均值揭示隐藏趋势,如城市骑行数据展现季节规律;地理数据结合Basemap平台,用色彩渐变呈现地域特征,如PM2.5污染地图;动态图表利用FuncAnimation展示时间维度变化,如城市扩张动画。这些技术融合了代码逻辑与人文视角,让数据不仅传递信息,更讲述着关于城市脉搏、环境变迁的动人故事。好的数据可视化,是让冰冷的数字绽放人文温度的
2025-08-01 08:03:47
1024
原创 技术演进中的开发沉思-52 DELPHI VCL系列:windows的消息(中):TApplication 的窗口
TApplication是Delphi应用程序的核心组件,它像一位隐形总管管理着整个窗口应用的运行。文章从四个方面解析了TApplication的工作原理:1)初始化过程类似于为演出搭建舞台;2)隐藏的秘密窗口负责系统消息协调;3)消息循环机制处理用户操作和系统事件;4)通过示例代码展示核心流程。作者结合早期开发经验,讲述了TApplication如何简化Windows底层操作,让程序员能专注于业务逻辑实现。作为Delphi的标志性设计
2025-08-01 07:48:30
1062
原创 老码农和你一起学AI:Python系列-Seaborn 多维分析
Seaborn作为Python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库,提供了多维数据分析的三大核心工具:分面绘图(FacetGrid)通过分类变量拆分数据,形成网格化子图展示不同维度的规律;矩阵图(pairplot/PairGrid)直观呈现多个数值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支持散点图、回归线等可视化;热力图(clustermap)用颜色和层次聚类揭示数据中的隐藏模式。这三类工具相辅相成,帮助分析师从整体到局部、从简单到复杂地探索数据,将原始数字转化为可理解的业务洞察,为决策提供可视化支持。
2025-07-31 15:59:07
1109
原创 技术演进中的开发沉思-51 DELPHI VCL系列:windows的消息(上)
本文对比了Windows窗口开发中原始消息处理与VCL框架的差异。原始方式需要手动处理各种窗口消息,代码冗长复杂;而VCL通过面向对象封装,将消息处理转化为组件事件,大大简化了开发流程。文章详细介绍了VCL的TObject消息分派机制,将其比作高效的快递分拣系统,通过WndProc→Dispatch→DefaultHandler的流程自动处理消息。最后通过代码示例展现了从原始回调到VCL事件处理的演进,体现了VCL让复杂开发变得简单高效的设计理念。
2025-07-31 15:31:16
958
原创 老码农和你一起学AI:Python系列-Seaborn的主题、调色与上下文控制
本文介绍了Python可视化库Seaborn的三个核心功能:主题设置(sns.set_theme())用于统一图表风格,调色板(sns.color_palette())提供科学的色彩方案选择,上下文控制(sns.plotting_context())适配不同展示场景。通过理论讲解和实例演示,展示了如何单独或组合使用这些功能来创建专业级的数据可视化图表,帮助数据分析师根据数据类型和输出需求优化图表呈现效果。
2025-07-30 07:47:40
1132
原创 技术演进中的开发沉思-50 DELPHI VCL系列: COMAdmin 类
Delphi的COMAdmin类别(TCOMAdminCatalog、CoCOMAdminCatalogCollection、TCOMAdminCatalogObject)简化了Windows COM+组件管理。TCOMAdminCatalog作为控制中心处理连接,CoCOMAdminCatalogCollection组织组件集合,TCOMAdminCatalogObject管理具体属性。三者协同工作,使远程部署和配置变得高效,将复杂的COM+管理转化为直观操作。这种设计体现了Delphi"
2025-07-30 07:38:40
1151
原创 老码农和你一起学AI:Python系列-Seaborn 核心技巧
本文深入解析Seaborn统计可视化工具,重点介绍其在数据探索中的核心应用。通过分布类(displot/kdeplot/ecdfplot)、关系类(relplot/pairplot)和分类类(catplot)三大场景,展现Seaborn如何将统计计算与可视化深度融合。文章强调统计可视化与普通可视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提炼数据规律"而非"还原数据本身",并通过电商用户数据分析等案例,演示如何快速获得关键业务洞察。最后总结不同分析目标对应的最佳可视化工具选择逻辑,指出可视化应
2025-07-29 08:08:24
785
原创 技术演进中的开发沉思-49 DELPHI VCL系列:TCanvasl
本文介绍了Delphi VCL中Canvas相关类的设计理念和应用场景。TCanvas作为通用画板适用于任意载体绘图,而TControlCanvas则专为控件绑定设计,能自动跟随控件移动并感知状态变化。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如按钮消息提示、可点击设备图标)展示了如何将Canvas与TWinControl类结合,实现动态交互界面。这些封装类隐藏了底层绘图复杂度,让开发者专注于业务逻辑,体现了Delphi"开发者友好"的设计哲学。作者认为这种将技术细节封装、简化开发流程的理念,是值得现代程序员借
2025-07-29 07:55:20
872
原创 老码农和你一起学AI:Python系列-Matplotlib 核心架构
介绍了Matplotlib的核心架构与基本工作流程。关键点包括:1) Figure与Axes的关系,Figure是画布容器,Axes是具体绘图区域;2) 两种绘图模式对比,plt.subplots()适合快速绘图,OOP模式适合复杂布局;3) 图表保存的关键参数,如dpi分辨率、bbox_inches防裁剪等;4) 通过rcParams实现全局风格设置,提高绘图效率。掌握这些基础架构知识,是从简单绘图进阶到专业可视化的重要基础。
2025-07-28 07:48:22
899
原创 技术演进中的开发沉思-48 DELPHI VCL系列:TWinControl
TWinControl是Delphi VCL框架中封装Windows窗口控件的核心类,其精妙设计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它通过类映射机制将VCL控件转换为Windows窗口类,重构了原生控件行为模式;其次,其控件树构建和布局算法实现了高效的父子控件管理,通过BeginUpdate/EndUpdate优化批量操作性能;最后,消息处理机制采用"消息冒泡"和优先级调度策略,支持灵活的事件拦截与分发。此外,双缓冲重绘和懒加载策略有效解决了界
2025-07-28 07:35:13
732
原创 老码农和你一起学AI:Python系列-Pandas的生产环境部署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Pandas数据处理从实验环境迁移到生产系统,提出了三个关键工程化方案:1)使用Docker容器化技术确保环境一致性,解决依赖版本差异问题;2)采用Pipeline模式将数据处理流程模块化,提高代码复用性和可维护性;3)通过自动化测试保障数据质量,使用pytest验证每个处理环节的正确性。文章指出,这些方法本质上是通过容器化、流程化和测试化来消除数据处理中的不确定性,使Pandas既能保持分析灵活性,又能满足生产系统的可靠性要求。
2025-07-27 09:21:05
775
原创 技术演进中的开发沉思-47 DELPHI VCL系列:TControl的设计
TControl是Delphi VCL框架中所有可视化控件的基类,如同建筑的地基支撑着整个控件体系。它提供五大核心服务:1)基础资源管理(位置、大小等属性);2)鼠标事件处理;3)Windows消息转换;4)控件重绘优化;5)可继承的抽象结构。文章通过开发实例(如解决界面闪烁、鼠标响应问题)展示了TControl的核心价值——作为"技术地基"的稳定性和扩展性。作者强调,就像程序员需要扎实的基础一样,良好的框架设计应该像TControl这样,将基础功能与扩展能力完美结合。
2025-07-27 08:54:23
961
原创 老码农和你一起学AI:Python系列-Pandas的编译加速
本文介绍了Pandas中两个性能优化工具numba和eval()的使用技巧。numba通过@njit装饰器将Python函数编译为机器码,特别适合加速自定义函数的循环运算,可使百万行数据的计算速度提升万倍。eval()则擅长优化多列运算表达式,通过减少临时变量创建,能显著提升大数据量下的计算效率。文章通过生动的汽车和道路比喻,对比了两者的适用场景:numba适用于复杂自定义函数,而eval()更适合简洁的列运算表达式。作者建议根据实际场景选择工具,并通过性能测试(%timeit)验证优化效果,强调数据处理应
2025-07-26 09:08:08
1046
原创 技术演进中的开发沉思-46 DELPHI VCL系列:TComponent 的设计智慧
摘要:本文回顾了Delphi的VCL框架设计哲学,重点分析了TComponent组件的核心特性。作者通过亲身经历对比了VCL与其他开发框架的差异,指出VCL"所见即所得"的设计理念和"预制件"架构的前瞻性。TComponent作为所有组件的基类,实现了四大创新:组件容器化、自动通知机制、可视化/非可视化统一管理,以及与IDE的深度集成。这些设计使开发者能像搭积木一样快速构建应用,将复杂性隐藏在框架内部,提供简单直观的开发体验。文章认为VCL最宝贵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其
2025-07-26 08:56:34
699
原创 老码农和你一起学AI:Python系列-Pandas 优化策略
本文总结了Pandas数据处理中的常见性能优化策略。基础操作应避免inplace=True,合理使用深浅拷贝,优先使用索引查询;规避逐行迭代和过度深拷贝等反模式;对于复杂计算可借助numba编译加速或pd.eval()批量执行。关键在于理解底层原理,让运算尽量在C语言层完成,同时平衡内存与速度需求。优化前应先定位性能瓶颈,而非盲目修改代码。掌握这些技巧可显著提升大数据处理效率。
2025-07-25 08:01:35
668
原创 技术演进中的开发沉思-45 DELPHI VCL系列:6种方法
Delphi开发中的VCL框架与OOP设计思想 本文通过对比VC++和Delphi的开发体验,阐述了Delphi中可视化组件库(VCL)框架和面向对象编程(OOP)的设计精髓。文章详细解析了VCL框架的6种核心设计方法:抽象类别法、PlaceHolder方法、逐渐增加法、三明治手法、覆盖父代实作法以及BootStrap设计法。这些方法体现了Delphi通过组件化设计和继承机制,在保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提供了高度灵活性。作者结合自身开发经验,生动地将技术概念类比为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家具、蛋糕、三明治等),深入
2025-07-25 07:43:51
1050
原创 老码农和你一起学AI:Python系列-Pandas内存压缩
本文介绍了三种高效的数据内存压缩技术:1. 类型降级法:将大容量数值类型(如int64)转换为合适的小类型(如int16),在保证数据范围的前提下可减少75%内存占用。2. Category类型:对重复字符串进行编号存储,可降低90%内存使用,适用于高重复率文本字段。3. 内存分析工具:使用df.info()进行内存体检,精准定位压缩重点。这些方法不仅是技术手段,更能促进对数据特征的深入理解。在数据爆炸时代,合理的内存压缩已成为提升系统性能、降低成本的关键技能。
2025-07-24 08:08:34
1011
原创 技术演进中的开发沉思-44 DELPHI VCL系列:VCL
现在用 VS Code 写前端时,拖个组件到页面的瞬间,总会想起第一次用 Delphi 拖按钮的感觉。VCL 的伟大,不在于它多先进,而在于它第一次说清了 “组件该怎么设计”:要能轻松创建,要能互相识别,要能安全回收,要能方便扩展。这些道理到今天还在生效 ——React 的组件生命周期,不就是 “建立 - 使用 - 释放” 的现代版吗?Vue 的虚拟 DOM,不就是 “高效找方法” 的 VMT 思路吗?技术会老,但好的设计永远年轻。就像当年用 VCL 写的程序,有些至今还在工厂里跑;就像那些 “创建要初始化
2025-07-24 07:59:44
1266
原创 老码农和你一起学AI:Python系列-Pandas 性能分析工具
本文介绍了pandas性能分析的常用工具及其应用场景,包括%timeit、line_profiler和memory_profiler。%timeit作为IPython内置命令,适合快速测量代码整体运行时间;line_profiler能逐行分析函数耗时,精准定位性能瓶颈;memory_profiler则专注于内存使用分析,帮助优化内存密集型操作。文章通过实际案例演示了如何综合运用这些工具,先通过%timeit定位整体性能问题,再用line_profiler分析耗时行,最后用memory_profiler优化内
2025-07-23 07:37:21
1080
原创 技术演进中的开发沉思-43 DELPHI VCL系列:Framework的历史
本文回顾了Windows开发框架的演变历程。作者以木匠工具为喻,从早期手动调用API(如凿子手工制作)到OWL/MFC等初代框架(电动工具),再到Delphi的VCL(智能机床)实现可视化拖拽开发,最后到.NET的全能平台。重点对比了VCL和MFC的差异:VCL封装细节实现快速开发,MFC则提供更底层控制。文章指出技术发展的本质是不断将复杂工作封装,让开发者专注业务逻辑,并认为VCL首次使界面开发变得轻松愉快。这种"框架处理复杂,开发者专注简单"的理念正是优秀技术的共通之处。
2025-07-23 07:36:44
891
原创 老码农和你一起学AI:Python系列-Pandas 与 Dask 集成
Pandas是单机数据分析的标准工具,但在处理TB级数据时面临内存限制。Dask通过兼容Pandas API(80%核心操作)实现了分布式计算扩展,采用延迟计算机制优化资源利用。在5TB电商数据分析案例中,Dask集群12分钟完成计算(Pandas因内存不足失败),通过分片读取、分布式聚合等操作实现高效处理。关键优势在于代码迁移成本低,但需注意Dask不适用于小数据量、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优化手段包括转换数据格式为Parquet、预分区等。
2025-07-22 07:57:10
1110
原创 技术演进中的开发沉思-42 MFC系列:Components 与 ActiveX Controls
从MFC到DELPHI的演进 本文回顾了VC++开发中利用ComponentGallery和各类组件的实践经验。重点介绍了MFC框架下的Splashscreen等实用组件,以及ActiveX控件的跨平台特性。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组件化开发如何提升效率,同时指出MFC组件在扩展性和灵活性上的局限。最后引出DELPHI的VCL组件库作为对比,展现了组件化思想从"手工组装"到"可视化开发"的演进过程。这些历史经验揭示了软件开发中"抽象
2025-07-22 07:45:49
1051
原创 老码农和你一起学AI:Python系列-Pandas 并行计算
原生 Pandas 因单线程特性,处理大数据时效率低下。并行计算可利用多核 CPU 提升效率,适用于数据量大、计算复杂的场景。swifter 能自动判断并并行化 apply 操作,借助 dask 分片处理,加速效果明显,且几乎无需改代码,但对简单函数提升有限。modin.pandas 可替代原生 Pandas,通过数据分片和任务并行,加速读取、groupby 等全流程操作,API 一致,学习成本低,适合大规模数据。选择上,apply 瓶颈选 swifter,全流程加速选 modin,二者也可结合
2025-07-21 07:39:28
874
原创 技术演进中的开发沉思-41 MFC系列:定制 AppWizard
文章摘要:本文介绍了MFC开发中CustomAppWizard工具的使用与定制过程。作者通过实际项目案例,详细讲解了如何将重复的项目配置步骤固化为团队专属模板,包括基础模板选择、功能选项配置等。深入剖析了AppWizard的工作原理,包括配置对话框和.awx代码生成脚本的配合机制。并以添加"数据加密"功能为例,演示了如何修改模板代码和配置界面。文章展现了早期程序员对代码复用的思考,强调"让工具适应人"的理念是技术演进中不变的真理。
2025-07-21 07:25:36
779
在ES7开发中,上传的word文档某段如果内容多了,就无法生成关键词,求解!
2023-11-23
关于开发的APP微信分享报错
2018-01-06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