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入门教程(一)

背景

在Web应用发展的初期,那时关系型数据库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原因是因为那时候Web站点基本上访问和并发不高、交互也较少。而在后来,随着访问量的提升,使用关系型数据库的Web站点多多少少都开始在性能上出现了一些瓶颈,而瓶颈的源头一般是在磁盘的I/O上。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类型的应用层出不穷,这导致在当今云计算、大数据盛行的时代,对性能有了更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低延迟的读写速度:应用快速地反应能极大地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2. 支撑海量的数据和流量:对于搜索这样大型应用而言,需要利用PB级别的数据和能应对百万级的流量
  3. 大规模集群的管理:系统管理员希望分布式应用能更简单的部署和管理
  4. 庞大运营成本的考量:IT部门希望在硬件成本、软件成本和人力成本能够有大幅度地降低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NoSQL应运而生,它同时具备了高性能、可扩展性强、高可用等优点,受到广泛开发人员和仓库管理人员的青睐。

redis是什么

Redis是现在最受欢迎的NoSQL数据库之一,redis是一个开源的、使用C语言编写的、支持网络交互的、可基于内存也可持久化的Key-Value数据库。

redis的官网地址,非常好记,是redis.io。(特意查了一下,域名后缀io属于国家域名,是british Indian Ocean territory,即英属印度洋领地)

目前,Vmware在资助着redis项目的开发和维护。

谁在使用redis

Blizzard、digg、stackoverflow、github、flickr …

安装redis

从redis.io下载最新版redis-X.Y.Z.tar.gz后解压,然后进入redis-X.Y.Z文件夹后直接make即可,安装非常简单。

make成功后会在src文件夹下产生一些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包括redis-server、redis-cli等等:

$ find . -type f -executable
./redis-benchmark //用于进行redis性能测试的工具
./redis-check-dump //用于修复出问题的dump.rdb文件
./redis-cli //redis的客户端
./redis-server //redis的服务端
./redis-check-aof //用于修复出问题的AOF文件
./redis-sentinel //用于集群管理

启动redis

启动redis非常简单,直接./redis-server就可以启动服务端了,还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指定要加载的配置文件:

./redis-server ../redis.conf

默认情况下,redis-server会以非daemon的方式来运行,且默认服务端口为6379。
有关作者为什么选择6379作为默认端口,还有一段有趣的典故,英语好的同学可以看看作者这篇博文中的解释。

使用redis客户端

//这样来启动redis客户端了
$ ./redis-cli
//用set指令来设置key、value
127.0.0.1:6379> set name "roc" 
OK
//来获取name的值
127.0.0.1:6379> get name 
"roc"
//通过客户端来关闭redis服务端
127.0.0.1:6379> shutdown 
127.0.0.1:6379>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CIT ART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