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148)
- 收藏
- 关注
原创 配置管理计划
:前端代码(Vue/React)、后端代码(Java/Spring Cloud)、移动端代码(Flutter/React Native)、数据库脚本、配置文件(如Nginx/Redis配置)。:所有代码、文档、环境配置均需登记为配置项,通过《配置项清单》明确名称、类型(代码/文档/环境)、负责人、存储位置(如Git仓库路径)。:任何对配置项的修改(如代码逻辑调整、文档内容更新)需提交《变更请求表》,包含变更原因、影响范围(如关联模块)、预期收益、实施人。
2025-09-08 13:55:59
496
原创 责任分配矩阵(RAM)
:清晰定义角色(如谁决策、谁执行、谁提供支持),减少跨部门沟通中的推诿或重复沟通(例如:测试团队知道需求变更需先找“产品经理”确认)。:通常包含“任务名称(来自WBS)”“任务描述”“责任角色(来自OBS)”“R/A/C/I”“备注(如交付物或截止时间)”。:RAM通常是WBS(任务)和OBS(责任主体)的交叉映射,确保项目范围(WBS)中的每项工作都有对应的执行者(OBS)。:通过矩阵直接展示每项任务的责任主体(如“订单模块开发”由“后端开发组”负责),避免“多头管理”或“无人负责”的情况。
2025-09-06 14:19:38
1039
原创 项目人力资源计划
本人力资源计划旨在为 “电商系统建设项目” 定义项目全生命周期(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部署→验收)中所需的人力资源类型、数量、角色职责、时间安排及获取方式,确保项目团队具备完成目标所需的技能组合,同时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支撑项目按计划高质量交付。角色核心职责项目经理制定项目计划、协调资源、监控进度 / 风险、管理干系人(高层 / 客户)、审批关键决策产品经理需求调研、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定义功能优先级、用户沟通需求分析师辅助需求细化、编写用户故事、与业务方确认细节UI 设计师。
2025-09-06 14:19:18
794
原创 图片木马制作的三种方法
图片木马在网络上没有统一的定义,在这里我给出自己的定义。图片木马是一张能正常显示又包含恶意代码(比如一句话木马)的图片文件。图片能正常显示包含能执行的而已代码总体思路:将恶意代码写在图片文件中非图片数据区,防止写入导致图片损坏。常规的图片格式有gif,png,jpg格式。
2025-09-06 13:23:59
631
原创 理解组织结构分解(OBS)
是项目管理中用于明确项目组织内各部门、团队或个人职责与权限的层级化结构工具。它通过将项目相关的组织单元按层级分解,清晰展示项目参与方之间的隶属关系、职责范围以及在项目中的角色定位,为项目资源分配、责任追溯和沟通协作提供框架。组织结构分解(Organizational Breakdown Structure,简称。
2025-08-25 13:43:45
210
原创 理解工作分解结构(WBS)
:如果把项目比作盖一栋房子,WBS就是将“盖房子”这个大目标拆解为“打地基→砌墙→封顶→装修→验收”等阶段,再进一步拆成“挖土方”“绑钢筋”“浇混凝土”等具体任务。优先按最终交付物分解(如 “电商 APP”“后台管理系统”),再细化为子模块(如 “APP 首页”“订单管理功能”)。第 5 层:工作包(如 “订单管理模块”→“数据库表设计”“API 接口开发”“单元测试”)。第 2 层:主要阶段(如 “需求阶段”“设计阶段”“开发阶段”“测试阶段”“部署阶段”);
2025-08-25 13:43:23
463
原创 界面设计的黄金三原则:让交互更简单、更人性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用某个App时,明明想保存文件却找不到按钮,操作后没有提示不知道是否成功,不同页面的“返回”键位置还不一样……这些让人抓狂的体验,其实都是因为界面设计没做好。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正是界面设计领域公认的“黄金三原则”:。这三个看似简单的原则,却是所有优秀界面背后的底层逻辑。
2025-08-21 20:15:00
709
原创 信息系统人机交互五层模型:像盖房子一样设计用户体验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App用起来特别顺手——点几下就能找到想买的东西,界面清爽不刺眼,操作流程像“下楼梯”一样自然?而有些系统却让人烦躁——找功能像“捉迷藏”,页面花里胡哨看不清重点,操作步骤多到想放弃?这背后的秘密,就藏在信息系统人机交互设计的里。这个模型由用户体验专家杰西·詹姆斯·加勒特提出,它把设计过程拆解成五个层层递进的“楼层”,从最底层的“为什么做”到最顶层的“看起来如何”,就像盖一栋房子,每一层都决定了最终的用户体验。接下来,我们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带你轻松理解这五层模型。
2025-08-21 12:15:00
677
原创 熵增定律与软件模块化设计思想:对抗无序的工程智慧
模块化(Modularity)是指:将一个复杂系统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组件/服务),每个模块内部高度内聚(逻辑紧密相关),模块之间低耦合(依赖尽可能少),并通过清晰的接口进行交互。举个例子:一台电脑是一个复杂系统,但它被划分为CPU(计算)、内存(存储)、硬盘(持久化)、显卡(图形处理)等模块——每个模块专注自己的功能,只通过标准接口(如数据总线)与其他模块通信,即使某个模块升级(如换显卡),也不会影响其他部分的运行。熵增定律告诉我们:。
2025-08-20 14:02:12
657
原创 “模块”究竟是什么?
从技术视角看,模块是软件系统中具有独立功能、清晰边界和标准化接口的代码组织单元。它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拆分与封装,让复杂系统变得可管理、可维护、可复用。回到最初的问题——“模块究竟是什么?事实上,“模块”本身是一个弹性的概念,它没有绝对固定的形态,既可以指向代码层面的具体实现(如一个类、一个包、一个文件),也可以指向逻辑层面的功能划分(如“商品模块”“订单模块”)。当你在架构设计会上说“这个需求归订单模块负责”时,它是一个业务功能的抽象标签,帮助团队明确职责边界;
2025-08-20 10:36:52
1021
原创 为什么明文消息加密一般不用RSA?
RSA 由于效率低、加密长度有限,一般不用于明文消息的直接加密,更多是作为辅助手段解决密钥分发、身份验证等问题。实际中,大量明文的加密通常由对称加密算法完成,RSA 则负责保护对称密钥的安全传输。
2025-08-13 13:44:41
265
原创 跨域解决方案之postMessage
postMessage是 HTML5 引入的 API,用于实现窗口(window)之间的跨域通信。它允许一个窗口向另一个窗口发送文本数据,无论这两个窗口是否同源。接收方窗口可以通过监听message事件来获取发送的数据,并进行相应处理。这一机制的出现,为 Web 应用在不同源之间进行安全、可控的数据交互提供了可能。
2025-05-23 06:48:58
2401
原创 跨域解决方案之JSONP
在 Web 开发领域,跨域问题始终是开发者需要攻克的难关。浏览器的同源策略严格限制了不同源(协议、域名、端口任意一项不同)之间的资源访问,导致 AJAX 请求无法直接获取跨域数据。JSONP(JSON with Padding)作为早期流行的跨域解决方案,利用<script>标签的特性巧妙绕过这一限制。虽然如今 CORS 已成为主流,但 JSONP 的原理与应用仍值得深入了解。
2025-05-23 06:48:24
1177
原创 跨域解决方案之CORS
CORS(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跨域资源共享)是一种解决 Web 应用跨域访问问题的标准机制。在 Web 开发中,浏览器遵循同源策略限制不同源(协议、域名、端口不一致)之间的资源访问,而 CORS 通过服务器端设置特定的响应头,允许浏览器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跨域资源的请求与获取,是目前解决跨域问题的主流方案。
2025-05-23 06:48:13
1264
原创 跨域问题详解
“跨域” 是指浏览器试图从一个源(协议、域名、端口组合)发起 HTTP 请求,访问另一个不同源的资源。在 Web 安全体系中,浏览器遵循同源策略(Same-Origin Policy),这是一种基础安全机制,旨在防止恶意网站窃取用户数据。例如,当一个网页(Example Domain)通过 AJAX 请求https://api.different.com的数据时,即便请求成功到达服务器并获得响应,浏览器也会拦截该响应,导致前端无法获取数据,这就是典型的跨域问题。
2025-05-23 06:47:46
1029
原创 缓存穿透、缓存击穿、缓存雪崩解决方案
对请求参数进行合法性校验(如 ID 格式、业务逻辑限制),过滤非法请求。在分布式系统中,缓存是提升性能的关键组件,但也可能面临。大量缓存集中失效或服务宕机。缓存服务器故障、批量过期。过期时间打散、高可用架构。热点键过期、主动删除。布隆过滤器、空值缓存。
2025-05-21 22:31:54
308
原创 数据库与Redis数据一致性解决方案
在分布式系统中,当多个服务节点同时对数据库和 Redis 进行写操作时,可能因并发导致数据不一致(如缓存击穿、脏数据)。:多个请求同时更新同一数据,可能出现 “先更新 Redis 后更新数据库” 的顺序错乱,导致缓存与数据库不一致。
2025-05-21 22:31:41
555
原创 名词科普:冷启动
冷启动问题是指在推荐系统中,由于新用户或新物品缺乏历史行为数据,导致系统无法准确预测用户偏好或物品属性,从而难以生成有效的推荐。用户冷启动:新用户注册后,系统无法根据其行为数据推荐符合其兴趣的内容。物品冷启动:新物品上线后,由于没有用户评价或互动记录,难以将其推荐给潜在感兴趣的用户14。
2025-05-20 06:35:55
1074
原创 通过实例对比:瀑布模型 vs 喷泉模型 vs 敏捷模型 vs 统一过程模型 vs 螺旋模型
(包含用户注册/登录、商品展示、购物车、订单管理、支付功能、后台管理等功能)为例,来对比瀑布模型、喷泉模型 、敏捷模型 、统一过程模型 和螺旋模型。
2025-05-19 06:52:55
363
原创 通过实例讲解喷泉模型
无间隙回溯任意阶段发现缺陷(如设计缺陷、编码缺陷、性能缺陷),可直接回溯到对应阶段(如设计→编码→测试)进行修复,无需等待固定里程碑。示例:测试阶段发现库存校验缺失,直接修改Product类的业务逻辑,并更新的调用逻辑。迭代累积优化缺陷修复伴随每次迭代逐步完成,而非集中在某个阶段(如传统瀑布模型的 “缺陷修复阶段”)。示例:推荐算法的 “冷启动问题” 在第一次迭代修复(增加热门兜底),“类别过滤问题” 在第二次迭代修复,“性能问题” 在第三次迭代修复。文档与代码同步。
2025-05-19 06:52:35
58
原创 通过实例讲解统一过程(RUP)模型
在电商系统开发中应用统一过程模型,初始阶段明确项目范围、初步需求及可行性,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细化阶段深入规划,确立架构并验证高风险部分,确保系统蓝图的可靠性;构造阶段通过多轮迭代实现功能并测试,逐步完善系统;移交阶段完成部署、测试、培训等工作,实现产品交付。九个核心工作流在各阶段协同配合,涵盖从业务建模到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开发过程,明确各阶段目标与活动,保障项目按计划推进,交付高质量的电商系统,提高项目成功率,增强团队协作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2025-05-19 06:52:16
81
原创 通过实例讲解螺旋模型
在电子商城系统开发中,螺旋模型通过分阶段迭代和风险驱动,逐步完善系统功能并降低不确定性。例如,通过前 3 次螺旋解决了需求模糊、第三方集成、性能优化等核心问题,后续螺旋则支持持续创新和维护。该模型尤其适合需求复杂、风险较高的项目,但需注意控制迭代成本,避免陷入无限循环。
2025-05-16 06:36:34
192
原创 通过实例讲解敏捷模型
在电子商城系统开发中,敏捷模型通过短周期迭代、持续反馈、灵活应变的特性,适配了电商业务快速变化的需求。团队需聚焦 “为用户创造价值”,通过高效协作和自动化工具,确保每个迭代交付可用功能,最终构建出健壮、用户体验佳的商城系统。
2025-05-16 06:35:16
791
原创 通过实例讲解瀑布模型
在电子商城开发中,瀑布模型如同 “工业时代的流水线”—— 能通过标准化流程交付高质量、高合规性的系统,但也可能因缺乏灵活性而错失市场机会。其优势与缺点本质上源于同一核心特征:严格的阶段性与文档驱动。决策建议若开发传统型、长周期、需求固定的电子商城(如企业内部采购平台),可优先选择瀑布模型,并通过 “需求预验证 + 模块化设计” 降低风险;若开发创新型、短周期、需快速迭代的电商平台(如社交电商、跨境电商),建议采用敏捷模型或混合模型(如瀑布 + Scrum),平衡规范性与响应速度。
2025-05-16 06:34:47
100
原创 瀑布模型VS敏捷模型VS喷泉模型
(包含用户注册、课程展示、视频播放、作业提交、成绩管理等功能)如果需求极其不稳定,敏捷模型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如果你的团队长期使用瀑布模型但想提高灵活性,可以从 。(每2周一个Sprint)(每4周一个迭代)
2025-05-14 22:18:56
294
原创 瀑布模型与敏捷模型的核心区别到底是什么?
比如说,你的团队要开发一个由多个模块构成的大型系统(如:HIS系统包括挂号、开单、收费等几十个模块),但是你的团队对该系统的需求并不是十分了解,而客户也无法说清楚具体的需求(事实上,这是普遍存在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果要一次性开发完成后再交付给客户试用,就会面临巨大风险,因为模块之间可能存在依赖,如果上游模块需求搞错了,下游模块也会受到影响,造成的修改成本就非常大,而如果能持续分模块交付,每交付一个或几个模块就让客户试用并反馈意见,则会大大降低这种风险。瀑布模型与敏捷模型的核心区别到底是什么?
2025-05-14 22:18:41
70
原创 为什么你感觉不到统一过程模型(RUP)有什么用?
你总是会从课堂上、教材上了解到统一过程模型(RUP)是多么多么的优秀,但是,你却搞不清楚它优秀在哪里。为什么呢?简单来说,是因为你所处的时代或工作环境让你无法理解它,就像你无法理解几千年前的周朝为什么会出现分封制一样。
2025-05-14 22:18:14
195
原创 日常组件复用与基于构件开发的本质区别
在软件开发领域,日常开发中的组件复用和基于构件的开发(Component-Based Software Development,CBSD)虽然都涉及组件的重复使用,但两者在多个关键层面存在显著差异。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开发者在项目中选择更合适的开发方式。
2025-05-12 21:39:46
113
原创 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与传统开发方法的区别
在软件开发领域,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和传统开发方法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与应用效果,这些差异显著影响着项目的实施过程与最终成果。下面,我们将从多个关键维度展开对比分析。通过以上对比不难发现,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在提高开发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系统可维护性和扩展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两种方法各有其适用场景,开发者需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合理选择,以实现最佳开发效果。最后补充一下,传统开发方法就像农村传统的建房方式,打地基,浇筑,一层层去建,而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就像模块化建房一样,网上下单,厂家发各种建房构
2025-05-12 21:39:31
100
原创 购物车构件示例
set;set;set;/// 购物车项set;} // 购物车项IDset;} // 用户IDset;} // 商品IDset;} // 商品名称set;} // 单价set;} // 数量set;} // 创建时间set;} // 更新时间set;} // 扩展属性set;set;set;} = 1;set;set;set;set;set;set;set;
2025-05-11 09:33:57
149
原创 用户登录构件示例
本文将演示一个完整的用户登录构件,采用C#实现,重点展示如何将构件化思想应用到实际开发中。用户界面用户名密码验证登录日志记录模块化设计,各组件职责单一使用接口抽象,便于扩展和测试依赖注入,实现松耦合通过这个示例,您将看到如何构建一个可复用的登录构件,并了解如何将其集成到业务系统中。
2025-05-11 09:33:39
158
原创 构件是什么?
在软件工程中,构件(Component)被定义为系统中可替换的、物理的组成部分封装性:构件封装其内部实现细节,对外暴露明确的接口独立性:构件可以在不同的应用中独立使用和部署组合性:多个构件可以通过标准接口组合成更复杂的功能互操作性:构件遵循规范或标准,实现跨平台、跨语言的集成技术定义:国际对象管理组织(OMG)给出的定义是:构件是一个模块化的、可部署的软件单元,它封装了其实现并公开了一组可识别的接口。
2025-05-10 14:21:06
157
原创 论敏捷软件开发及其应用
目录 摘要(300~330字)正文(2000~2500字,2200字为宜)背景介绍(500字做左右)论点论据(1500字做左右)收尾(200字左右) 本文以我参加的“xx省健康促进与教育信息化平台”系统建设项目为例,详细阐述了敏捷软件开发的相关知识及在项目中的实际运用过程。该项目旨在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健康中国行动的有关要求而建设,目标是建设服务于全省疾控系统及全省居民的健康信息化平台系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疾控工作效率及全民健康素养水平。项目的典型特点是用户覆盖面广、部分模块需求多而杂乱、工期
2025-05-10 14:19:41
139
原创 敏捷软件开发中部分概念科普:长篇故事、特性、用户故事、任务、问题
在 “开发一款多功能健身 APP” 这个长篇故事的实现过程中,特性将长篇故事细化为不同的功能模块,用户故事进一步从用户角度描述了每个特性的具体需求,任务则是为实现用户故事而进行的具体工作步骤。问题的出现会促使新任务的产生,以不断优化和完善 APP 的功能和性能,确保最终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期望和需求。目标是打造一个全面的健身平台,满足用户在健身计划制定、运动数据记录、社交互动以及相关产品购买等多方面的需求。
2025-05-09 07:00:47
177
原创 敏捷软件开发与Scrum
敏捷软件宣言并不是否定流程、工具、文档、合同谈判和计划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个体和互动、工作的软件、客户合作以及响应变化,以实现更高效、灵活和高质量的软件开发。敏捷软件开发是一种应对快速变化的需求和复杂环境的软件开发方法,它强调灵活性、协作和快速迭代,以高效地交付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Scrum(并列争球法) 是一种敏捷软件开发框架,旨在帮助团队高效地开发和交付复杂的产品或项目。Scrum 是一种敏捷软件开发框架,旨在帮助团队高效地开发和交付复杂的产品或项目。反思流程,制定改进措施。
2025-05-09 06:59:51
334
原创 CAP理论中的分区容错性(Partition tolerance)
分区容错性是分布式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确保了即使在网络分区的情况下,系统仍然能够继续运行并提供服务。在上述示例中,通过允许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来保持服务的可用性,系统可以在网络分区期间继续运作。例如,当一个用户从美国的一个数据中心发起一笔转账操作时,该数据中心会更新其本地的数据副本,并将更新传播到其他数据中心,以确保所有副本的数据一致性。分区容错性是指在分布式系统中,即使网络分区导致部分节点无法相互通信,系统仍然能够继续运行并提供服务的能力。具有分区容错性的系统反应。无分区容错性的系统反应。
2025-05-08 08:03:13
349
原创 CAP理论介绍
CAP 理论是分布式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在分布式系统中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和分区容错性(Partition tolerance)这三个属性之间的权衡。: 如果你在银行账户中存入了 100,并且这个操作成功提交了,那么后续的所有查询都应该显示账户余额增加了100,并且这个操作成功提交了,那么后续的所有查询都应该显示账户余额增加了100。这意味着在分布式系统中,必须在一致性和可用性之间做出选择,同时必须保证分区容错性。选择一致性(CP 系统)
2025-05-08 07:39:33
1698
原创 论微服务架构设计及应用
目录 摘要(300~330字)正文(2000~2500字,2200字为宜)背景介绍(500字做左右)论点论据(1500字做左右)收尾(200字左右) 2022年8月,我司承担了某省“健康促进与教育融媒体平台”系统的项目建设,我作为公司的技术骨干,有幸担任该项目的架构师,全程负责该项目架构设计工作。该项目是为了响应国家健康中国行动有关要求而筹建的,项目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建立一个面向全省各级疾控健康教育管理部门、健康科普专家、基层公卫人员的健康存进与教育工作平台,二是建立一个面向全省所有居民的健康知识宣传与发
2025-05-06 22:11:48
103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