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农业中的物联网平台:技术与应用解析
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是嵌入了软件、电子设备、执行器、传感器和网络连接功能的系统,能让各个实体相互连接并交换数据。每个节点通过其嵌入式计算系统可被单独识别,且能在现有网络架构内相互连接。
以两位半中型农民Ramesh先生和Suresh先生为例,他们各自拥有约3.5公顷土地,计划种植水稻。水稻种植时,温度需保持在20 - 27°C,相对湿度在60 - 80%,前4 - 5个月需1400 - 1800毫米的水,成熟期则无需水。若温湿度或水位超出阈值,收成质量和产量将受影响,可能导致巨大损失。
Ramesh采用了基于物联网的现代作物管理系统,而Suresh仍使用传统方法。一个周日,田间温度超过阈值,Ramesh的系统自动触发喷水器,并发送消息“因温度达到28°C且持续上升,喷水器已启动”,温度控制后又发送“因温度降至25°C,喷水器已关闭”,避免了损失。而Suresh的田地干涸,最终破产。Ramesh能避免损失,是因为其农场安装的物联网温度传感器收集数据并通过Wi - Fi模块传至云端,云端分析数据并与预设阈值对比,检测到异常就触发喷水器并发出警报。
物联网的历史
物联网的起源可追溯到1964年,德国计算机科学家Karl Steinbuch提出“几十年后,计算机将融入几乎所有工业产品”。1990年,John Romkey制造出首个物联网设备——可通过互联网开关的烤面包机,同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学生将可乐售卖机连接到互联网。1999年,英国技术先驱Kevin Ashton为宝洁公司的演讲创造了“物联网”一词。2009年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连接到互联网的“物”数量超过了人,随后从IPv4过渡到IPv6。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