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012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17、物质中介的三元类型:本体论、意向性与活力论
本文探讨了在新兴技术(如纳米通信、量子计算和普适智能)推动下,物质中介的边界不断拓展,并提出了物质中介的三元类型:本体论、意向性和活力论。通过跨学科方法,文章分析了物质中介在不同现实层次的运作方式及其对主体与客体关系的重新定义。结合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讨论了物质中介的符号属性及其在技术融合中的复杂性。同时,文章还探讨了物质中介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和未来展望。原创 2025-09-16 02:33:55 · 20 阅读 · 0 评论 -
16、自动化:一个被夸大的神话
本文探讨了关于自动化的三个主要神话:自动化自主、自动化无处不在以及自动化涵盖所有人,并揭示了这些神话背后的实际状况。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文章指出自动化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地域、文化、经济和行业差异的影响,且其影响在不同社会群体中并不均衡。打破这些神话有助于更精准地理解自动化与社会的互动,并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更公平和可持续的方向。原创 2025-09-15 14:18:13 · 17 阅读 · 0 评论 -
15、情感与战争数字化:剖析情感战的运作机制与影响
本文深入剖析了情感战的概念、理论基础、运作机制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与影响。文章结合俄罗斯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的实际案例,揭示了情感战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平台,通过操纵潜意识情感来破坏社会稳定和政治共识。同时,探讨了情感战与新兴技术的融合趋势,并提出了应对情感战的策略,包括加强研究、提高公众意识、规范社交媒体平台以及推动国际合作,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防范情感战带来的潜在威胁。原创 2025-09-14 12:33:31 · 12 阅读 · 0 评论 -
14、数字时代下的家居与生活变革
本文探讨了数字时代下媒体与科技对家居生活带来的深刻变革。从智能家庭设备的普及到沉浸式技术的应用,从数据隐私的挑战到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文章分析了技术发展对家庭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日常体验的深远影响。同时,通过具体研究设计和案例分析,揭示了智能设备如何融入家庭生活,改变人们对家的理解和体验。文章最后思考了智能设备在复制和强化日常生活结构的同时,如何为家庭生活带来更多可能性。原创 2025-09-13 14:45:45 · 10 阅读 · 0 评论 -
13、机器人从表演关系和互动表演中学到了什么
本文探讨了机器人如何通过与人类舞者的表演关系和互动表演中学习动作能力,以及舞蹈实践如何推动人机协作的创新。研究从软件代理与舞者的合作开始,逐步过渡到物理机器人,并通过多个艺术项目(如Pinoke、Dance Haptics、Eve of Dust)展示了机器人在动作生成、空间运动、触觉反馈等方面的应用。文章还分析了当代舞者在机器人训练中的独特价值,以及舞蹈学习方法(如视觉示例、触觉示范、即兴创作)如何被应用于机器人和AI的发展。最终,研究展望了未来人机协同在艺术与技术融合中的广阔前景。原创 2025-09-12 13:38:15 · 14 阅读 · 0 评论 -
12、重塑数字时尚体验中的触觉感知
本文探讨了数字时尚体验中触觉感知的重要性及其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缺失。文章从触觉的生理机制出发,结合具身认知理论,分析了服装作为一种多感官体验如何影响心理和行为。同时,文章指出在线购物中缺乏触觉体验带来的问题,如高退货率和对环境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介绍了触觉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数字时尚中的应用潜力,并讨论了触觉技术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融合的前景。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数字时尚的发展方向,强调了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原创 2025-09-11 15:33:31 · 14 阅读 · 0 评论 -
11、物理数字化:通过多模态数字能力让现实可见
本文探讨了物理数字化如何通过3D打印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将数字与物理世界融合,改变人类的感知方式和社会互动。3D打印通过触觉的数字化,将数字信息转化为有形物体,影响医疗、消费和工业领域;而AR则通过视觉的数字化,增强物理环境的可见性,应用于艺术、政治和社会认知。文章分析了这两种技术如何重构日常生活的边界,并引发关于认可、控制和隐私的社会思考。原创 2025-09-10 11:11:01 · 11 阅读 · 0 评论 -
10、数字时代下的人机交互与机器人体验
本文探讨了数字时代下人机交互与机器人体验的多领域发展。从数字媒体、机器人设计、艺术教育到时尚与物理数字融合,文章分析了新兴技术如何改变人类与机器人的互动方式,并提出了创造理想首次机器人体验的设计方法。同时,展望了未来人机协作的发展趋势,旨在推动技术与人类需求的和谐共处。原创 2025-09-09 10:38:07 · 14 阅读 · 0 评论 -
9、无限肖像:后人类作者身份的案例
本博客探讨了人工智能艺术的兴起及其对传统作者身份、审美理论和时间意识的挑战,重点分析了视觉艺术家马里奥·克林格曼的数字装置作品《路人的记忆 I》。该作品使用生成对抗网络(GAN)自主生成不断变化的数字肖像,展现了AI艺术的混沌性、姿态性和游戏本质,引发了对人机关系、艺术创作意义以及后人类审美体验的深入思考。通过哲学、媒体理论和美学视角,博客揭示了AI艺术所带来的审美宇宙崩塌和后历史时间意识的转变,并提出了应对后人类艺术发展的策略与未来展望。原创 2025-09-08 16:29:35 · 10 阅读 · 0 评论 -
8、女权主义表情包:数字社区、身份表演与隐秘的抵抗
本文探讨了女权主义表情包在数字社区中的作用,特别是以女巫形象为核心的文化符号如何通过幽默与愤怒的情感表达,形成身份表演和隐秘的抵抗。文章分析了女巫形象的历史背景及其在当代女权运动中的重塑,强调了数字文化如何促进女权主义社区的形成,并推动社会变革。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框架,展示了表情包如何将情感转化为政治行动,并体现了交叉性女权政治的重要性。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女权主义表情包的发展趋势及其在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中的潜力。原创 2025-09-07 15:58:04 · 11 阅读 · 0 评论 -
7、虚拟现实与动觉连接:“身临其境”的特质
本文探讨了虚拟现实(VR)中‘身临其境’的特质,以及其与具身认知的关系。通过分析VR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的重要性,文章指出VR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能够改变人类身体意识的媒介。结合舞蹈理论和实践,文章提出了具身过程的反思性概念,强调身体在VR中可以成为认知功能的积极参与者。此外,文章还讨论了VR在运动康复、教育和娱乐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并提出了VR体验设计的关键思考点,包括具身感构建、沉浸感与认知距离的平衡,以及现实与虚拟的融合方式。原创 2025-09-06 10:32:30 · 9 阅读 · 0 评论 -
6、数据驱动时代的意义构建与自我重塑
本文探讨了数据驱动时代的意义构建与自我重塑,分析了数据在企业与个人生活中的应用,并深入研究了数据收集对自我认知的影响。文章涵盖了数据的模糊性、量化自我与自我幽灵的概念,以及人工智能伦理等议题。同时,探讨了数据时代的虚拟现实潜力、女权主义活动表情包的文化意义及人工智能艺术的未来发展。文章还介绍了数字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个人与社会在数据时代的应对策略,最终以跨学科合作和数字素养提升为核心,展望了数据时代的未来发展趋势。原创 2025-09-05 12:30:05 · 10 阅读 · 0 评论 -
5、立体黑:后电影时代的黑人形象
本文探讨了图像制作技术在呈现黑人身体和文化方面的历史局限性,并提出了‘立体黑’这一推测性美学概念,旨在通过技术改造和艺术实践打破以白人为主导的视觉标准。文章回顾了早期黑人电影制作人奥斯卡·米肖的努力,分析了当代电影在黑人形象呈现上的尝试,并探讨了‘立体黑’的技术实现方式及其在文化、社会和技术层面的重要意义。未来,‘立体黑’有望推动图像制作技术的创新,促进黑人文化的全球传播与认同。原创 2025-09-04 16:57:00 · 12 阅读 · 0 评论 -
4、数字时代的视听新体验:声音的关键作用
在数字时代,多感官体验正成为创意领域的新趋势,声音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探讨了声音如何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XR)等技术重塑电影、交互媒体和数字艺术的体验方式。以《碰撞》《毒液》和《流浪汉UFO(切尔诺贝利版本)》为例,分析了声音在引导观众视线、增强沉浸感、实现多感官同步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文章还结合电影声音设计理论、声学空间概念和交互设计原则,揭示了声音从传统电影的辅助角色演变为数字媒体中多感官体验核心的过程。原创 2025-09-03 10:17:13 · 14 阅读 · 0 评论 -
3、感知模拟游戏:氛围、美学与赛博格玩家
本文探讨了一类被称为“感知模拟游戏”的电子游戏,聚焦于其通过间接感知、氛围与美学设计,让玩家体验超越人类的现象感受。通过分析《未完成的天鹅》和《黑暗扫描仪》等游戏案例,文章结合现象学、后现象学与赛博格理论,揭示了玩家与游戏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提出了感知模拟游戏作为探索数字物质性和非人类体验的重要媒介。原创 2025-09-02 13:49:53 · 11 阅读 · 0 评论 -
2、数字时代的视听体验:音乐、VR与身体感知
本文探讨了数字时代下音乐、虚拟现实(VR)和影像技术对人类视听体验的影响与发展趋势。音乐凭借其情感力量和文化内涵,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人工智能逐渐进入创作领域,但人类情感和文化微妙之处仍不可替代。VR技术通过虚拟与现实身体的交织,创造出沉浸式体验,但仍面临现实与虚拟无缝融合的挑战。影像技术则在呈现多样化形象的同时,需要不断突破传统局限。这些领域相互影响、协同发展,推动了数字时代视听体验的进步。原创 2025-09-01 12:49:22 · 16 阅读 · 0 评论 -
1、探索数字化未来:触摸、运动、声音与视觉的融合
本文探讨了数字化浪潮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从触摸、运动、声音与视觉的融合出发,分析了数字媒体对个人和社会的深远影响。文章重点介绍了沉浸式技术、数据实践、人机交互以及未来数字技术的发展趋势,并结合跨学科理论和行业案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理解数字媒体演变及未来可能性的视角。原创 2025-08-31 10:18:51 · 14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