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早期发展:起步、成长与争议
1. 早期政策制定
在维基百科发展初期,吉米创建了一个名为“中立观点”(Neutral Point of View)的政策页面。不过,有人认为这个名称不太合适,因为它暗示以中立、无偏见的方式写作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观点,而且还是单一的观点。相比之下,“中立性”(Neutrality)、“中立的”(Neutral)和“中立地”(Neutrally)这些词汇在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上更为恰当。但维基人出于赶时髦,用首字母缩写“NPOV”来统称这三者,后来甚至用不幸的“POV”来表示“有偏见的”,而原本用“biased”这个很好的英文单词就足够了。
除了这个政策,还提出了许多其他规则。有人认为自己负责制定了很多文章命名规范,比如文章标题加粗、文章以完整句子开头、文章标题不使用大写字母等。这些政策对于理解优秀百科全书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来说,只是常识问题。当然,提出规范的不止一个人。
实际的项目政策或社区习惯,只有在得到大多数参与者的遵循和支持后才能确立。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称之为达成了“大致共识”。我们认为,要使一项政策真正成为项目政策,达成共识是必要的。对我们来说,“共识”似乎包括以下几点:
1. 广泛的普遍实践;
2. 众多积极的支持者;
3. 几乎没有反对者。
然而,这种通过所谓共识来确定政策提案的方式并不可扩展。大约九个月后,贡献者数量大幅增加,尤其是新贡献者众多,以至于无法达成共识。原因很简单,前面提到的第三个条件永远无法实现,总会有人坚持表达不同意见。于是,出现了一种不可扩展的政策采纳程序,同时又迫切需要继续采纳合理的政策,这给社区带来了一些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