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像潮水一样的焦虑
“我二十三岁,靠自己的努力,全款小米Su7 Ultra。”“二十七岁,工作之余,副业一个月赚两万。”“用DeepSeek做副业,三天赚了九千”……在互联网的短视频、问答平台、公众号里,这类文案如潮水般涌来。
而现实中,你是那个早上挤地铁四号线,一边赶路一边匆匆咽下热干面,在格子间里连喝口水都得见缝插针,晚上加班结束后还要快步流星去赶最后一班地铁的人。这般对比下,仿佛你成了恬不知耻迈向中年、混吃等死的废物。
凌晨,拖着疲惫身躯回到出租屋,打开朋友圈,满是“三十天写作训练营、素人短视频日入八百、宝妈靠手作实现财务自由”这类刺眼标题,像便利店门口深夜闪烁的霓虹灯,质问每个失眠成年人:你的人生咋还没“开张”?
你躺床上,闭眼时还在反复盘算:“一直领死工资不是事儿啊,啥时候能搞个副业,实现财务自由。等存够两百万,把辞职信拍领导脸上。”可在焦虑、自责、懊恼时,你忘了一件关键事儿——你本就是经过完整高等教育,每天算上通勤为工作付出超12小时,不沾赌毒,勤恳认真的年轻人。工作之余,唯一爱好不过是下班后在出租屋打两把游戏。
从任何角度看,你都努力、踏实、积极向上。可究竟谁在引导你否定自身努力,对你进行状态PUA?若副业真那么神,为啥它还只是“副业”?看透焦虑本质,你会发现,“副业可能是版本陷阱” 。
二、副业可能是版本陷阱
作为Dota2玩家,常挂嘴边的“版本陷阱”,指版本更新后,被传得厉害,可职业赛场选出来胜率却惨不忍睹的英雄。而副业,恰似当下这个“版本陷阱”。
(一)副业的本质
副业本质是跳出主业赛道,进入机会更多、收入更高的蓝海赛道。机会或源于自身主业外的能力,更多时候靠时代红利,比如早几年擅长做短视频。所以,少量时间+副业能高收入,是个人长项在蓝海领域找创收机会。但你得先问问自己,有没有主业外领域的优势技能。
(二)版本环境
前面提到“蓝海行业”很关键,只有赛道出现明显技术或人员缺口,副业者才有施展空间。若行业已人满为患,你每天拿2小时,咋和每天投入12小时的团队竞争?
(三)“口口相传”的人群
你以为分享副业赚钱的是“人生导师、大公无私带后富”,实际发文案的人:教你“睡后收入”的博主,自己在通宵直播卖课;晒海岛定位说走就走的旅行博主,回程机票可能靠网贷分期。这个魔幻时代,连贩卖成功学的都在996加班。他们兜售焦虑,就是盼着焦虑者上钩,成为为“财富自由”付费的“上进者” 。
说实话,绝大多数普通人搞钱主要靠上班,哪有那么多暴富机会、“睡后”收入,以及一劳永逸又轻松的事儿在彼岸等你。你信彼岸美好,或许是没看穿河面浓雾。
三、努力上班,已是很棒的成年人
日常里,总见大家在各种空间输出焦虑:女孩怪男孩不上进,下班就打游戏;男孩抱怨生孩子没时间创业搞财富自由;有人和成功同龄人对比,得出“自己是废物”结论。
可我们本就是普通人呀。过了三十五岁,成互联网行业“下岗预备役”后,我认清自身属性位置,不再苛求与众不同。
你经过完整高等教育,为工作付出超12小时,不沾赌毒,勤恳认真。工作之余,爱好是出租屋打游戏;每周能陪家人做不花钱娱乐;陪孩子梳理学习、分享思考;有几小时做让自己内心快乐满足宁静的事。你没赌博欠债、没加杠杆投资卖父母房产、没贷款创业亏光爹妈棺材本。
同学,或许你没意识到,在成年人里,你已是非常杰出、很棒的一批。那些副业焦虑,让它们见鬼去吧!别再被外界的声音裹挟,否定自己的努力,你认真生活、踏实工作的样子,本就闪闪发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