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NAT

随着IPv4地址的日益短缺,NAT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过渡技术。本文介绍了NAT的工作原理,包括静态NAT、动态NAT和PAT,并通过配置示例说明了如何在路由器上设置NAT,以实现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通信并节省公网地址。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2021.12.26 The best preparation for tomorrow is doing your best today--对明天最好的准备就是今天做到最好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增多,IPv4地址枯竭已经成为制约网络发展的瓶颈。尽管IPv6可以从根本上解决IPv4地址空间不足的问题,但目前众多的网络设备和网络应用仍是基于IPv4的,因此在IPv6广泛应用之前,一些过渡技术的使用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主要用于实现位于内部网络的主机访问外部网络的功能。当局域网内的主机需要访问外部网络时,通过NAT技术可以将其私网地址转换为公网地址,并且多个私网用户可以共用一个公网地址,这样既可保证网络互通,又节省了公网地址。

NAT一般部署在连接内网和外网的网关设备上。

静态NAT:静态NAT实现了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的一对一映射。
一个公网IP只会分配给唯一且固定的内网主机。

动态NAT:动态NAT基于地址池来实现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的转换。

PAT:网络地址端口转换PAT允许多个内部地址映射到同一个公有地址(出接口)

的不同端口


总结

Router(config)#int e0/0.200
Router(config-subif)#ip nat outside--接口挂载NAT出口

Router(config)#int e0/0.10
Router(config-subif)#ip nat inside--接口挂载NAT入口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10.1 60.30.1.3--静态NAT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10.0 0.0.0.255--抓取感兴趣流
Router(config)# ip nat pool WAIWANG 60.30.1.4 60.30.1.5 netmask 255.255.255.0--定义NAT地址池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pool WAIWANG overload--NAT转换,overload是接口复用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int e0/0 overload--直接挂在接口

Router(config)#do show nat translations--查看NAT表象,老化时间180S

Router(config-router)#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always--通过OSPF邻居下发缺省路由(可以防止路由黑洞等好处)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192.168.10.1 23 60.30.1.3 10000--将23号端口映射为10000端口号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