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入式硬件开发
文章平均质量分 83
本专栏专注于硬件设计领域,从基础电路原理到复杂系统架构,从芯片选型技巧到 PCB 布局实战,全方位呈现硬件设计的全流程知识。
魂兮-龙游
科技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硬件基础(6)MOS管(1):认识MOS管
MOS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场效应晶体管(FET),广泛用于模拟和数字电路中。原创 2025-03-30 10:51:59 · 1332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3):三极管(11):三极管的连接方式-共基、共射、共集
共集电极电路----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集电极是输入与输出的公共极; 共基极电路----三极管的基极接地,基极是输入与输出的公共极; 共发射极电路----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发射极是输入与输出的公共极。原创 2025-03-29 08:00:00 · 1315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3):三极管(10):关于三极管截止频率
三极管的**截止频率**(也称为**特征频率**或**增益带宽积**)是指在三极管的增益开始明显下降时的频率。通常在高频应用中,三极管的增益会随频率的增加而下降,直到某个频率点,增益降低到某个特定值(通常是增益的3 dB点),这个频率被称为**截止频率**。原创 2025-03-29 08:00:00 · 974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3):三极管(9):基极加下拉电阻的原因
给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加下拉电阻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确保基极电流的稳定性,防止三极管的工作状态不稳定或者处于不期望的状态。原创 2025-03-28 08:00:00 · 888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3):三极管(8):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
三极管有一个极限参数叫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用ICM表示。,ICM常称为三极管的额定电流,所以人们常常误认为超过了ICM值,由于过热会把管子烧坏。实际上,规定ICM值是为避免集电极电流太大时引起β值下降过多。一般把β值降低到它的最大值一半左右时的集电极电流定为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原创 2025-03-27 08:30:00 · 624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3):三极管(7):漏电流Iceo
从管子的集电极c到发射极e总会产生一有害的漏电流,称为穿透电流Iceo,它的大小与β值近似成正比,β值越大,Iceo就越大。Iceo这种寄生电流不受Ib控制,却成为集电极电流Ic的一部分,Ic=β*Ib+Iceo。原创 2025-03-27 08:15:00 · 1157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3):三极管(6):增益
简而言之,三极管增益指的是对输入信号的放大能力,核心是三极管内载流子的注入和收集过程。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和设计需求,需要同时考虑电路的直流工作点、交流工作范围以及温度、频率等外部影响因素,从而选定合适的三极管并做好偏置设计。原创 2025-03-26 08:15:00 · 757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3):三极管(5):Ic、Ie、Ib电流怎么产生的
- 当对三极管施加适当的电压(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时,就会有基极电流 Ib 和集电极电流 Ic。- 由于基区非常薄且掺杂浓度较低,多数载流子在基区中只会少量复合,大部分被集电结所“吸收”,形成较大的集电极电流 Ic。- 通过外部电源所提供的电流,发射极电流 Ie = Ib + Ic。- 基极电流相对于集电极电流通常很小,使得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原创 2025-03-26 08:30:00 · 1576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3):三极管(4):关于三极管的压降
- 基-发射极的压降决定了驱动电压:例如常见 0.7V 的压降,意味着要让三极管导通,输入驱动信号就必须比发射极电位高 0.7V 左右。- 饱和压降决定了导通损耗。若三极管频繁开关,集-发射极压降越小则导通功耗越低,这对于功率开关电路尤其重要。原创 2025-03-25 21:08:14 · 2508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5):(3)二极管的应用
MOSFET控制电流的流动,而二极管则在反接电源时快速导通,保护电路不受反向电流的影响。这个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将输入的交流电信号转化为稳定的直流电源,通过桥式整流和滤波技术,确保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处如果使用单向TVS管,必须放置在防反接肖特基D12的后面,否则的话,电源反接,单向TVS管刚好正接,正向导通电流很大,将烧毁单向TVS管。:在继电器电路中,使用二极管来保护继电器开关元件,避免电流反向时对电路造成损坏。:在继电器电路中,使用二极管来保护继电器开关元件,避免电流反向时对电路造成损坏。原创 2025-03-25 08:30:00 · 996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5):(2)二极管分类
整流二极管(Rectifier Diode)不同类型的二极管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领域。根据实际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二极管可以有效提高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例如,开关电源和高频电路更适合使用肖特基二极管,而需要电压保护的场合则选择稳压二极管或TVS二极管。通过理解这些特性和选型依据,可以更好地进行二极管的应用设计。原创 2025-03-19 22:10:03 · 768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5):(1)二极管初步认识
二极管(Diode)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特性的电子元器件,由一个PN结组成,它允许电流从正极(阳极,Anode)流向负极(阴极,Cathode),而反向则阻断电流。结构组成:通常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形成PN结结构。 N区:四价硅晶体掺入五价元素形成N型半导体,自由电子是多子,多子带负电; P区:四价硅晶体参入三价元素形成P型半导体,空穴是多子,空穴带正电。 PN结是电子技术中许多元件,例如半导体二极管、双极性晶体管的物质基础。PN结形成过程。原创 2025-03-19 21:10:46 · 1322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4):(12)为什么要关注ADC的采样时间
在 STM32 等 MCU 上,为了让 ADC 获得准确且稳定的转换结果,需要根据前端阻抗设置一个适当的**采样时间 (Sample Time)**,或者在前端增加运放缓冲来降低输出阻抗,MCU 内置 ADC 通常有一个“采样保持电容 (C_sample)”,在采样阶段,这个电容要通过前端电阻(以及内部开关的阻抗)快速充电到被测电压原创 2025-03-13 09:00:00 · 2038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4):(11)ADC采样方式:单端采样和差分采样
在 ADC 采样方式中,“单端采样”与“差分采样”是两种常见的测量模式,差异主要体现在测量信号的参考点和抗干扰特性上。以下从原理、特点和应用场景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它们的区别与适用性。原创 2025-03-13 08:00:00 · 2443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4):(10)ADC采集电路中分压电阻的设置
针对 ADC 采样通道来设计合适的分压电阻网络,包括分压比例计算、电阻取值选型、功耗与采样阻抗的权衡等步骤。你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数值。原创 2025-03-12 09:00:00 · 2423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4):(9)什么是公共阻抗耦合
在实际硬件设计中,**公共阻抗耦合**往往是引发模拟测量误差和数字干扰的根本原因之一。想要从源头降低此类耦合,就要对地线、电源、走线布局和回路分割进行系统性规划,避免大电流/高频信号与高精度模拟电路共用狭窄的高阻抗路径。原创 2025-03-12 08:00:00 · 1086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4):(8)怎样减小高频信号和大电流线路对模拟电路的干扰
在进行 PCB 走线布局时,**高频和大电流线路**是模拟电路(包括参考电压源、ADC 输入滤波、前端放大器等)最大的干扰来源之一。具体的优化措施可分为 **“物理隔离”** 和 **“屏蔽与接地”** 两大类。原创 2025-03-11 09:00:00 · 1260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4):(7)ADC电压采集:软件校准(标定、拟合)
在实际项目中,**软件端校准**可以有效弥补硬件方面(分压电阻误差、放大器失调、参考源误差等)带来的系统性偏差,从而提高 ADC 测量精度。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多点实测校准**流程与思路,个人感觉传感器标定的原理也只这样。原创 2025-03-11 08:30:00 · 4366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4):(6)高精度ADC设计中模拟地与数字地的划分与连接
在实际 PCB 设计中,**接地与布线**对于获得干净的参考电压和高精度 ADC 测量至关重要。下面详细阐述**如何在硬件层面减少数字噪声耦合到模拟电路、保障参考电压的稳定性**。原创 2025-03-10 20:47:53 · 1610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4):(5)设置ADC电压采集中MCU的参考电压
- STM32L071KZT6 没有独立标记为 “VREF+” 的引脚,而是**将 ADC 参考电压与 VDDA 共用**。- 如果需要外部精确基准电压,就将该基准电源(例如 3.3V、2.5V 等)接到 VDDA,引脚附近做好滤波、去耦与保护,即可实现对 ADC 的高精度供电与参考。原创 2025-03-10 20:42:09 · 918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4):(4)ADC外部参考电压的设计
**设计外部参考电压**主要是为了给 MCU 或独立 ADC 提供一个**高精度、低噪声、稳定**的基准电压,从而提升模数转换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下面从整体流程和关键点给出简明的设计思路。原创 2025-03-09 09:54:41 · 1972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4):(3)为什么有人会说“参考电压越高,分辨率越细”?
- **“参考电压越高,ADC 的可测电压范围越大”**- **“参考电压越小,相同位数下每伏分辨率更高,可测更微小的变化”**原创 2025-03-09 09:51:58 · 1186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4):(2)认识ADC参考电压
- **参考电压**是影响 ADC 精度的一个关键参数,它决定了模拟信号和数字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参考电压选择应基于输入信号的范围,并且根据所需的精度来决定使用内置参考源还是外部参考电压源。- 适当的参考电压可以优化 ADC 的性能,确保测量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原创 2025-03-08 21:08:12 · 1354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4):(1)AD采集电路设计
在进行 MCU(如 STM32)ADC 采集电路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测量信号的幅度范围、输入阻抗、采样精度、噪声以及器件保护等多个方面。下面从常见的实际需求出发,介绍一个典型 ADC 前端电路设计的流程与要点。原创 2025-03-08 21:05:14 · 2917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3):三极管(3):三极管作为开关的时候为什么设置其工作在截止区和饱和区
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是一根导线,基本上没有功耗,所以为了降低功耗,使得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工作在饱和区。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域的时候,Uce基本为0,Ic从c流向e,可以把c、e之间看成是一根导线。原创 2025-02-27 21:45:13 · 1199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3):三极管(2):实践应用(持续更新)
上面三极管作为开关在电路中发挥作用,详细讲解了电路设计的过程以及参数的选型,同时三极管还具有很多应用,如控制蜂鸣器(控制有源和无源)、结合 MOS 管组成电源开关、PWM调速电路(图腾柱驱动电路)、光耦、信号反相等等应用,后续会对这些应用进行讲解。原创 2025-02-27 21:17:00 · 1266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3):三极管(1):理论基础
三极管(BJT,双极型晶体管)是通过在同一个硅片上利用不同的掺杂方式形成三个区域,并在它们之间形成两个PN结,从而构成的电子元器件,其主要功能是放大信号或开关电子信号(在实际使用中三极管多用于开关功能,一般不做放大使用,因为三极管放大系数不稳定,受温度影响较大)。三极管有三个端口:基极(B),集电极(C),发射极(E)。NPN型和PNP型。三极管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原创 2025-02-25 22:40:25 · 1651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2):差分输入
在差分输入系统中,外部噪声通常会影响两根信号线相同的幅度(即相同的共模干扰),但是差分放大器只关心两根线之间的电压差,因此共模噪声可以被有效地抑制掉,从而提高信号的准确性。差分输入通过两根导线传输信号的电压差,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高的信号传输稳定性,广泛应用于高精度传感器、信号放大器、长距离数据传输等场合。使用两个引脚来传输一路信号,利用这两个引脚间的电压差的正负极和大小来决定传输数据的数值(0或者1),周期一模一样,振幅相等,相位相差180度,极性完全相反。原创 2025-02-10 09:59:28 · 1421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AD硬件开发(3) --- Altium Designer 完成布线的后续操作
在 Altium Designer中,完成所有走线(Routing)并确认无漏线或重大设计问题后,通常还需要进行一系列后续步骤,来确保 PCB 设计能够顺利投板、生产和组装。原创 2025-01-16 16:38:15 · 781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AD硬件开发(2) --- Altium Designer 布线后排查漏线
在 Altium Designer中,完成 PCB 布线后,最常见的“漏线”指的就是还有一些网络(Net)没有真正布线完成,或者存在断开的连接。原创 2025-01-16 16:20:38 · 2402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AD硬件开发(1) --- 修改器件封装后更新到PCB
在 Altium Designer中,如果已经对元器件封装(Footprint)做了修改,通常需要将更新后的封装同步至原理图和 PCB 文件。原创 2025-01-16 15:40:34 · 3711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基础(1):什么是电源轨
在电路设计时,我们往往会根据设计需求来建立多个不同电平的电源轨(例如 +12V、+5V、+3.3V、-12V、模拟电压轨、数字电压轨等),并用相应的电源管理、稳压器或电源模块来提供和维护这些电压。同时,为了保证每条电源轨上的供电质量,我们需要考虑去耦电容、滤波电路、电源完整性分析等设计要点。”通常指用于给电路或器件提供某一固定电平(电压或电流)的主供电线(或参考线)。可以把它理解成“在电路内部用于分配某个特定电压的线路”。:电源轨就是给电路中元器件或功能模块提供固定电压(或参考电位)的主要供电线。原创 2025-01-16 15:55:44 · 920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