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挡土墙施工
1.4.1 挡土墙结构形式及分类
1.挡土墙类型
1.重力式砌体挡土墙
- 混凝土压顶、浆砌块石挡墙、浆砌块石基础
- 依靠墙体自重抵挡土压力作用
- 形式简单、就地取材、施工方便、造价低
- 人工耗用量大、工效低、工期长、挡土墙高度受限
2.重力式混凝土挡土墙
- 依靠墙体自重抵抗土压力作用
- 一般采用现浇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
- 形式简单、就地取材、施工简便
3.重力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 墙趾、凸榫、钢筋
- 依靠墙体自重抵挡土压力作用
- 墙背设少量钢筋、墙趾展宽或基底设凸榫抵抗滑动
- 可减薄墙体厚度、节省混凝土用量
4.衡重式挡土墙
- 上墙、衡重台、下墙
- 上墙利用衡重台上填土的下压作用和全墙重心的后移增加墙体稳定
- 墙胸坡陡、下墙倾斜、可降低墙高、减少基础开挖
5.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
- 立壁、墙趾板、墙踵板、钢筋
- 钢筋混凝土材料、立壁、墙趾板、墙踵板
- 墙高时,立壁下部弯矩大、配筋多、不经济
6.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挡土墙
- 扶壁、墙面板、墙趾板、墙踵板
- 沿墙长、适当距离加筑肋板,墙面与墙踵板连接
- 比悬臂式受力条件好,高墙比悬臂经济
7.带卸荷板的柱板式挡土墙
- 立柱、挡板、牛腿、卸荷板底梁、拉杆、基座
- 由立柱、挡板、卸荷板底梁、、基座、拉杆。卸荷板上的土重平衡全墙
- 基础开挖较悬臂式少
- 可预制拼装、快速施工
8.锚杆式挡土墙
- 肋柱、预制挡板、锚杆
- 由肋板、预制挡板、锚杆。靠锚杆固定岩体内拉住肋板
- 锚头位楔缝式或砂浆锚杆
9.自立式挡土墙(尾杆式)
- 立柱、预制挡板、拉杆、锚碇块
- 由拉杆、挡板、立柱、锚碇块组成。靠填土本身和拉杆、锚碇块形成整体稳定
- 结构轻便、工程量节省、可以预制、拼装、施工快速、便捷
- 基础处理简单、有利于地基软弱处进行填土施工,分层碾压需慎重,土也要有一定选择
10. 加筋土挡土墙
- 面板、拉筋、基础
- 加筋土挡墙是填土、拉筋、面板三者的结合体。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力及面板对填土的约束,使拉筋与填土结合成一个整体的柔性结构,适应较大变形、软弱地基,耐震性能好于刚性结构
- 可解决很高的垂直填土3.6-12m。减少占地面积
- 挡土面板、加紧条定性预制、现场拼装,分层填筑、施工简便、快速、工期短
- 造价较低、为普通挡墙造价的40-60%
- 立面美观、造型轻巧、周围环境协调
2.各类挡土墙结构特性
- 重力式挡土墙:依靠墙体的自重抵抗墙后土体的侧向推力,维持土体稳定,料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砌筑、或混凝土浇筑。
- 衡重式挡土墙:上下墙之间设衡重台,利用衡重台上的填土重力全墙重心后移增加墙体稳定性
- 悬臂式挡土墙:底板及固定在地板上的悬臂式立壁构成,依靠底板上的填土重量维持构筑物的稳定
- 扶壁式挡土墙:底板及固定在底板上的墙面板和扶壁构成,依靠底板上的填土重量维持挡土构筑物的稳定
- 带卸荷板的柱板式挡土墙:借卸荷板上部填土的重力平衡土体侧压力的挡土构筑物
- 锚杆式挡土墙:利用板肋式、格构式、排桩式墙身结构挡土,依靠固定在岩石或可靠地基上的锚杆维持稳定的挡土构筑物
- 自立式挡土墙:板桩挡土,依靠填土本身、拉杆及固定在可靠地基上的锚碇块维持整体稳定
- 加筋土挡土墙:较薄的墙身结构挡土,依靠墙后布置的土工合成材料减少土压力以稳定挡土构筑物。
3. 挡土墙结构受力形式
- 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
- 小主被大
- 静止土压力:挡土墙原味静止不动,墙背土层在未受任何干扰时,作用在墙上水平的压应力
- 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填土压力下,向背离填土一侧移动,墙上的土压力由静止压力逐渐减小。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土体开始剪裂,连续滑动面。土体下滑。压力减到最小值。
- 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填土一侧移动,静止压力逐渐增大,土体开始剪裂,连续滑动面,墙后向上挤出隆起。土压力达到最大值。
- 土压力:被动土压力最大,位移最大。静止土压力其次,主动土压力最小。
1.4.2 挡土墙施工技术
1.挡土墙施工一般要求
- 挡土墙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测验收合格进行后续施工。
- 排水系统、泄水孔、反滤层、结构变形缝。墙背填土应采用透水性材料或设计要求的填料。
- 挡土墙墙面立体绿化时,补充浸水下沉的设计。
- 进行墙体变形观测。
2.挡土墙施工要点
1.挡土墙基础施工要点
- 挡土墙钢筋混凝土基础下的桩基础施工方法与设备选择
- 挡土墙基坑分段开挖,距基坑底30cm,采用人工辅助清底,严禁超挖。坑内临时排水沟、集水井,井内排水泵,地基承载力检测,及时浇筑垫层,基坑周边严禁堆土及建筑材料
- 基坑采用放坡开挖时,地质水文条件、确定边坡坡比,确保坑边坡稳定,降水排水,将地下水控制在坑底50cm以下。基坑顶四周截水沟、挡水矮墙,防止地表水进入基坑
- 挡土墙基础按要求设置结构变形缝。基础与墙身连接应按照要求设置石榫、插筋、接触面凿毛、压力水冲洗干净。人工凿毛2.5mpa、机械凿毛10mpa、水冲0.5mpa
- 基础浇筑前,钢筋、模板验收合格。模板清理干净,缝隙封闭。分层浇筑、振捣密实、连续浇筑成型。脱模及时覆盖保湿养护
2.现浇混凝土挡土墙施工要点
- 搭设脚手架、便于立模和浇筑混凝土
- 现场绑扎钢筋网的外围两行钢筋交叉点全部用绑丝绑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双向受力钢筋网,交叉点全部绑丝绑牢。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头,不得闪光对焊。禁止卷扬机拉直钢筋。普通钢筋调直机、数控钢筋调直机
- 模板检查、裂纹、边角破损禁止使用,接触面打磨干净,刷脱模剂。禁止现场制作垫块。专业工厂在专业化压制设备和标准模具生产的钢筋保护层垫块。预埋泄水管安装可靠固定,位置准确
- 水平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密实,分层厚度小于300mm。导管入模。导管落差大于等于2m时,串筒、溜槽、溜管。大于10m减速装置。强身抗压强度**>=2.5MPA**.可拆除墙身模板。及时养护。
- 片石混凝土,掺入量不大于结构体积的20%的片石。抗压强度符合、质地坚硬、密实、无裂纹、无风华、厚度150-300mm。清洗干净并饱和吸水。分层摆放,净距>=150mm,距结构边缘**>=150mm.分层浇筑每层不大于300mm,分层振捣、遍振捣边加片石,片石埋入混凝土1/2**。严禁倾倒片石,应料斗将片石吊起,人工均匀摆放栽砌。
3.装配式挡土墙施工要点
- 柱板式挡土墙
- 挡土板预制,各种型号分类存放,标注类型、尺寸、预制日期
- 挡土板的基地应平整或用混凝土找平,槽形挡土板槽口向外,矩形挡板主筋在外侧,挡土板与桩平整接触。桩身混凝土强度>=75%,方可安装挡土板,外挂式挡土板上的帮条钢筋通过锚具与桩身预埋筋连接钢筋焊接。连接完成后,立模浇筑混凝土,将连接钢筋、帮条钢筋、锚具包封、包封层宽度与桩的宽度相同
- 挡土板背后的回填材料及填筑方法满足要求,回填施工挡土板逐块安装循环进行,桩板后2m内,严禁使用大型碾压机械填筑,要用小型机械夯实。墙后设置砂砾石、砂卵石或土工合成材料反滤层
- 自立式挡土墙
- 在桩板后一定距离设置钢筋混凝土锚碇块,两者之间设置拉杆,拉杆和锚碇块都埋在回填土中。
- 肋柱设置钢拉杆穿过的空岛、圆孔或椭圆孔,直径大于钢拉杆直径,孔隙填塞水泥砂浆。锚碇块预留拉杆孔,锚碇块、肋柱与拉杆连接处按设计要求防锈。倾斜度20:1,肋柱基础的杯座槽内铺垫沥青砂浆。每个锚碇块面积不小于0.5m2钢筋混凝土预制。拉杆螺纹钢筋,直径不小于22mm、不大于32mm。两端焊接螺纹丝。穿过挡土板、锚垫块预留孔、装上钢垫板、拧紧螺母。
- 预制钢筋混凝土槽形板、矩形板、空心板。矩形板厚度不小于15cm、挡土板与肋柱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挡土板一般高50cm,板有泄水孔、板后有反滤层。
- 挡土板后填料采用砂类土、碎石类、砾石类土、细粒土,不得采用膨胀土、盐渍土、酸性土、有机质土。挡土板底部至顶部以上0.5m范围内填筑不小于0.3m厚的渗水材料作为反滤层
4.砌筑式挡土墙施工要点
- 立杆、挂线法控制砌体的位置、高程与垂直度。每日连续砌筑高度不超1.2m。分段砌筑,分段位置设在基础变形缝部位。相邻高差不宜超过1.2m
- 砌块上下错缝、丁顺排列、内外搭接、砂浆饱满。上下竖缝错开不小于100mm。丁石的上层或下层不宜有竖缝
- 砌体勾缝采用凸缝或平缝。勾缝应嵌入砌缝内20mm深。浆砌较规则块料。采用凹缝。勾缝砂浆强度不低于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且不低于M10.洒水养护7-1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