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45、网络犯罪的国际视角与数据安全解决方案
本文从国际视角探讨了网络犯罪的定义、类型及各国打击网络犯罪的国内与跨国合作策略,同时分析了数据安全的相关解决方案,包括隐藏树结构数据遍历、犯罪记录匹配、犯罪网络探索、代码与数据隐藏以及安全信息共享等技术。文章还提出了未来展望和实际操作建议,旨在构建更加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原创 2025-07-29 05:50:47 · 25 阅读 · 0 评论 -
44、信息时代下的安全与犯罪防控:技术与策略探索
本文探讨了信息时代下安全与犯罪防控的技术与策略。首先介绍了基于自动文本分类和机器学习的电子邮件监测系统,用于检测机密文件外流;其次,从信息经济学视角分析了情报与安全信息学中的信息可信度问题;最后,讨论了国际视角下的网络犯罪打击,包括各国的现状及应对建议。文章强调通过技术创新和多方合作来提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确保信息时代的安全与稳定。原创 2025-07-28 11:10:03 · 20 阅读 · 0 评论 -
43、欺骗检测训练:Agent99 Trainer系统与传统讲座式训练对比研究
本研究对比了Agent99 Trainer系统与传统讲座式训练在欺骗检测能力提升方面的效果。研究发现,两种方法在提高欺骗检测能力上均有一定作用,Agent99 Trainer系统在学习效果上与传统讲座相当,并具备可随时随地训练、无需人工教师的优势。通过军事人员的实验,处理组在知识掌握上优于控制组,但在欺骗检测准确率上没有显著差异。未来研究将完善Agent99 Trainer系统功能,探索结合传统讲座式训练的综合效果,以及系统功能对训练效果的影响。原创 2025-07-27 11:30:26 · 18 阅读 · 0 评论 -
42、从用户浏览路径与欺骗检测训练系统看信息分析与能力提升
本文探讨了信息爆炸时代背景下的两个重要研究方向:一是通过用户浏览路径推导语义,利用潜在语义分析技术构建术语-路径矩阵并进行奇异值分解,从而揭示用户行为背后的语义信息,并应用于恐怖主义趋势检测;二是设计用于提升人类欺骗检测能力的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训练系统Agent99 Trainer,通过观看讲座和示例分析模块,结合明确指导、实践与反馈机制,有效提升用户的欺骗识别准确性。文章还深入分析了相关技术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26 12:32:46 · 19 阅读 · 0 评论 -
41、技术前沿:知识提取、语音识别与网页语义分析的创新探索
本文探讨了三项前沿技术:可扩展的企业知识提取(SEEK),基于风格特征的说话人识别(TalkPrinting),以及从用户浏览路径中挖掘语义信息。这些技术在企业知识整合、语音识别、网络安全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文章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原理、应用、实验结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并分析了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原创 2025-07-25 13:00:35 · 13 阅读 · 0 评论 -
40、隐私敏感数据挖掘与传记生成技术解析
本博文深入探讨了隐私敏感分布式数据挖掘技术,包括基于正交矩阵和随机投影的方法,以及其在分布式数据站点上的应用。同时介绍了ProGenIE传记描述生成系统,该系统结合多源数据为情报和执法人员提供即时人物信息,以及SEEK可扩展企业知识提取项目在整合遗留信息系统中的作用。最后,对这些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未来融合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展现了它们在数据隐私保护、信息整合和智能生成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原创 2025-07-24 13:27:38 · 11 阅读 · 0 评论 -
39、实时数据仓库助力生物恐怖主义监测与隐私敏感的分布式数据挖掘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实时数据仓库进行生物恐怖主义监测,并结合隐私敏感的分布式数据挖掘技术以保护数据安全。文章分析了生物恐怖主义监测面临的挑战,介绍了实时数据仓库的应用架构和佛罗里达示范系统的实践案例。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投影的隐私保护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模式识别算法优化、实时数据处理效率提升、隐私保护技术改进以及跨部门数据共享协作,旨在提升监测系统的有效性与数据隐私保护水平。原创 2025-07-23 16:35:17 · 15 阅读 · 0 评论 -
38、综合网络安全监控与生物恐怖主义实时数据监控
本文探讨了综合网络安全监控系统与生物恐怖主义实时数据监控系统的设计、挑战与解决方案。网络安全监控系统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和基于Web的界面,提供全面的安全状态监测;而生物恐怖主义监控系统则聚焦于多维指标和实时数据分析,以提升对生物恐怖威胁的响应能力。文章还分析了两类系统的架构实施,并展望了未来优化方向。原创 2025-07-22 11:50:52 · 15 阅读 · 0 评论 -
37、集成混合网络安全监控:概念与实现
本文介绍了一种集成混合网络安全监控系统的概念模型与实现方法。该系统通过安全数据获取、数据标准化、系统整体得分计算以及基于Web的界面结构,有效应对现代网络环境中的安全威胁。文章详细探讨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安全数据的获取方式、标准化处理方法以及系统得分的计算逻辑,并介绍了多种用于分析系统得分时间序列的技术,如小波分析、CUSUM算法和分类算法。同时,文章总结了系统的应用优势与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21 13:21:04 · 12 阅读 · 0 评论 -
36、主动数据库系统与集成网络安全监控方案解析
本博文解析了主动数据库系统的监控规则与实现方法,以及集成网络安全监控方案的设计与优化思路。重点讨论了主动数据库系统如何通过增量重新计算技术实现高效监控,以及CapWIN网络如何通过状态建模进行安全评估。同时,提出了两个系统的后续发展方向和优化策略,包括扩展查询类型、引入内部操作、采用分布式存储和机器学习算法等,以期为数据管理和网络安全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原创 2025-07-20 15:47:57 · 11 阅读 · 0 评论 -
35、主动数据库系统:信息监控与共享的新架构
本文探讨了主动数据库系统中扩展触发器的设计与应用,旨在解决传统触发器在复杂事件监控中的局限性。通过引入基于语义事件的扩展触发器,系统能够更高效、灵活地监控数据变化,满足金融交易监控、供应链管理等多领域的主动监控需求。文章详细介绍了扩展触发器的语言规范、实施步骤及其优势,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19 09:03:56 · 8 阅读 · 0 评论 -
34、COPLINK Agent:执法领域信息监控与共享的利器
COPLINK Agent 是一款专为执法领域设计的信息监控与共享系统,通过搜索、协作和警报模块,有效缓解信息过载问题,提升刑事调查效率。系统支持多数据库搜索与实时监控,促进执法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并具备未来改进潜力,如集成新系统、优化模块功能和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原创 2025-07-18 09:32:59 · 16 阅读 · 0 评论 -
33、执法领域的信息监控与协作工作流管理
本文探讨了执法领域中信息监控与协作工作流管理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基于事件管理的跨部门犯罪分析工作流系统。重点提出了COPLINK Agent系统,该系统通过整合多数据源、自动信息监控和协作功能,显著提高了执法效率和信息共享能力。同时,文章分析了系统架构、使用示例、评估结果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原创 2025-07-17 16:24:53 · 10 阅读 · 0 评论 -
32、跨部门犯罪分析的协作工作流管理
本文探讨了跨部门犯罪分析中的协作工作流管理,详细介绍了工作流的六个阶段:识别、协商、设计、初始化、执行和终止。文章还分析了协作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架构,包括国家犯罪案件存储库、统一案件语言系统和基于Web服务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此外,基于事件的工作流管理语言和事件操作代数也被提出,以支持灵活的工作流设计与执行。通过合理的工作流设计和系统集成,可以提升跨部门犯罪分析的效率和效果,为打击犯罪提供有力支持。原创 2025-07-16 10:06:10 · 24 阅读 · 0 评论 -
31、国土安全决策与跨部门犯罪分析协作工作流管理
本文探讨了国土安全决策与跨部门犯罪分析协作工作流管理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首先通过模拟实验分析了论证依赖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强调了信息可靠性的重要性。随后,针对跨部门犯罪分析中存在的信息检索困难、协作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以工作流为中心的协作框架,涵盖业务案例开发、工作流建模、技术集成及基于Web服务的系统架构构建。最后,文章总结了现有系统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优化方向,旨在提升执法效率和国土安全防护能力。原创 2025-07-15 15:06:06 · 14 阅读 · 0 评论 -
30、解决国土安全问题:基于连接主义的论证网络分析
本文探讨了基于连接主义的论证网络分析在解决国土安全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形式化论证结构和连接主义模型,能够有效整合多源信息,评估安全威胁并支持协作决策。推理规则的引入增强了模型对隐含关系的挖掘能力,并能够判断论证的一致性。以恐怖袭击威胁评估为例,展示了模型如何清晰反映不同情报团队观点之间的支持与反对关系,为决策者提供全面视角。未来,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国际合作,该方法将在国土安全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原创 2025-07-14 11:32:54 · 15 阅读 · 0 评论 -
29、犯罪网络分析与国土安全决策支持
本文探讨了犯罪网络分析与国土安全决策支持的相关研究,重点介绍了犯罪网络结构分析方法及其在识别犯罪子群体、核心成员和交互模式方面的应用。同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网络编辑功能、纳入其他实体类型以及时空和跨区域模式研究。针对国土安全领域的决策挑战,文章提出了一种协作决策框架(CDM),结合知识本体、团队协作、讨论策略支持和辩证决策支持,以提升对复杂情报信息的处理能力。研究还引入了连接主义建模方法,用于评估论点的辩证力量,增强决策支持系统的准确性。最后,总结了当前成果,并展望了未来在犯罪网络动态分析和国土安全原创 2025-07-13 12:12:39 · 14 阅读 · 0 评论 -
28、解开犯罪网络的谜团:案例研究
本文介绍了犯罪网络分析的基础概念和方法,并提出一个原型系统用于分析犯罪网络的结构模式。系统通过网络创建、结构分析和可视化三个组件,结合帮派和毒品网络的案例研究,验证了其在揭示犯罪网络子组检测、中心成员识别、交互模式识别等方面的有效性。系统在实践中得到了调查人员的高度认可,具有自动化高效、精准分析和良好可视化的优势,未来可应用于多种有组织犯罪的分析,并为情报决策和跨部门协作提供支持。原创 2025-07-12 14:33:29 · 12 阅读 · 0 评论 -
27、“Atrium”知识模型与犯罪网络分析
本文探讨了'Atrium'知识模型在现代安全部队中的创新应用,以及其在应对复杂安全挑战中的作用。'Atrium'模型通过整合兼职和预备役人员的智力资源,结合矩阵式组织结构,为安全部队提供了灵活性和创造性。同时,文章还详细分析了犯罪网络分析的技术与方法,包括传统链接分析、自动化方法、社会网络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其有效性。这些模型和技术为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持。原创 2025-07-11 13:49:48 · 12 阅读 · 0 评论 -
26、执法人员技术接受与现代安全部队知识模型探索
本文探讨了信息时代下执法人员对技术的接受情况以及现代安全部队所需的知识管理模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和计划行为理论(TPB),分析了影响执法人员使用COPLINK系统的关键因素。同时,提出并解析了适用于现代安全部队的'Atrium'模型,强调其在知识管理和组织适应性方面的优势。通过对比传统模型、案例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展示了'Atrium'模型如何帮助组织更好地应对现代安全挑战。原创 2025-07-10 09:31:01 · 16 阅读 · 0 评论 -
25、执法人员技术接受度研究:COPLINK案例剖析
本研究聚焦于执法人员对COPLINK技术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和计划行为理论(TPB)构建研究模型。通过调查283名执法人员的数据,分析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等变量对技术接受意图的作用。研究发现,效率提升和主观规范是感知有用性的重要决定因素,而感知有用性对态度和接受意图具有显著影响。此外,研究还为管理实践提供了建议,如强调技术实用性、培养社区良好评估以及管理个人态度,以促进执法人员对COPLINK技术的接受与应用。原创 2025-07-09 09:58:48 · 19 阅读 · 0 评论 -
24、数据结构分析与可视化探索及执法人员技术接受度研究
本文探讨了数据结构分析与可视化探索系统VQBD的设计与应用,以及其在处理复杂数据中的优势。同时,研究了执法人员对COPLINK技术的接受度,分析了影响接受度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未来优化方向。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为数据处理和技术推广提供了有效支持。原创 2025-07-08 10:15:42 · 13 阅读 · 0 评论 -
23、利用通信追踪隐藏群体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复杂网络环境中追踪隐藏可疑群体的策略。通过结合自动化和人工指导技术,利用在线和离线分析方法,尤其是SEuS和L-SEuS算法,检测通信数据中的频繁模式,从而识别可疑群体的活动结构。文章还描述了系统架构、数据处理流程以及如何通过缩放界面探索大规模图数据,为分析师提供高效的决策支持。原创 2025-07-07 16:46:11 · 10 阅读 · 0 评论 -
22、执法时空可视化工具:STV的功能与应用
本文介绍了STV(Spatio Temporal Visualizer)这一针对执法领域的时空数据可视化工具,探讨了其技术实现、核心组件、实际应用案例以及优势与改进方向。STV基于COPLINK项目开发,通过时间线视图、周期视图和GIS视图多维度展示犯罪数据,帮助执法机构更高效地分析犯罪模式、辅助决策制定。尽管目前仍存在定制化受限、缺乏自动分析功能等问题,但其在提升执法效率和犯罪趋势识别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原创 2025-07-06 14:04:18 · 19 阅读 · 0 评论 -
21、犯罪数据分析工具:CrimeLink Explorer与Spatio Temporal Visualizer
本文介绍了两款犯罪数据分析工具:CrimeLink Explorer和Spatio Temporal Visualizer(STV)。CrimeLink Explorer通过自动化链接分析技术,结合启发式权重计算和Dijkstra算法,提高了犯罪关联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而STV通过集成时间线、周期性和GIS三种可视化技术,为犯罪分析师提供了多维度、动态的数据探索视角。文章还探讨了两款工具的未来发展方向,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它们在犯罪调查中的价值。这两款工具为解决传统犯罪分析中的信息过载、搜索复杂和主观性原创 2025-07-05 12:52:28 · 17 阅读 · 0 评论 -
20、CrimeLink Explorer:利用领域知识促进自动犯罪关联分析
CrimeLink Explorer 是一个自动化犯罪关联分析系统,旨在解决传统链接分析中信息过载、高搜索复杂度和依赖领域知识等问题。该系统结合了概念空间方法、基于领域知识的启发式方法以及最短路径算法,能够高效提取并搜索犯罪实体之间的关联路径。系统通过图形用户界面帮助执法人员快速发现调查线索,并在图森警察局的评估中显示出显著提升分析效率和路径准确性的潜力。未来改进方向包括优化启发式方法、扩展多实体关联分析、系统集成以及提升用户体验。原创 2025-07-04 14:16:32 · 13 阅读 · 0 评论 -
19、基于决策的犯罪空间分析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决策的犯罪空间分析方法,通过空间选择模型和聚类分析来预测犯罪的空间分布。研究使用了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的住宅入室盗窃数据,结合关键特征选择、核密度估计以及基于模型的聚类方法,构建了偏好指定的空间选择模型(PSSCM)。结果表明,该模型相比传统热点模型和其他调整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性,为执法和犯罪预防提供了科学支持。原创 2025-07-03 09:14:52 · 9 阅读 · 0 评论 -
18、跨语言概念网络与犯罪空间决策分析
本文探讨了跨语言概念空间方法在国家安全和犯罪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基于离散选择理论的犯罪空间决策分析模型。跨语言概念空间通过Hopfield网络解决了多语言信息共享中的词汇差异问题,提高了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犯罪空间决策分析模型结合效用与选择概率,优化了犯罪地点预测的准确性,为执法资源分配提供了更科学的支持。尽管在数据质量和模型解释性方面仍存在挑战,但通过加强数据管理和可视化工具的开发,这些方法在跨国犯罪打击和国家安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02 15:35:27 · 9 阅读 · 0 评论 -
17、跨语言概念网络的自动构建
本文研究了跨语言概念网络的自动构建方法,重点包括基于文本的标题对齐策略、基于语料库的概念空间生成方法以及对生成的概念空间进行全面评估。通过利用最长公共子序列优化标题对齐、提取中英文短语并计算共现权重,结合Hopfield网络模型生成跨语言概念空间,并在香港警方新闻稿语料库上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对齐中英文标题,并生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跨语言概念网络,为刑事分析和跨语言信息处理提供了有效支持。原创 2025-07-01 09:41:36 · 14 阅读 · 0 评论 -
16、通信网络中隐藏群体定位与跨语言概念网络构建
本文探讨了通信网络中隐藏群体的定位方法与跨语言概念网络的构建技术。隐藏群体定位基于社会群体结构和社会通信时间序列的优化算法,通过比较似然值 $l_0$ 和 $l_1$ 来判断是否存在隐藏群体,并利用群体演化模型和通信模型进行计算。实验表明,使用更多时间步长的数据可以显著降低预测错误率。跨语言概念网络的构建则利用了香港警方的中英文新闻稿,通过基于文本的对齐方法生成平行语料库,并进行统计相关性分析,最终构建语义网络知识库。这些方法为国家安全和刑事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并针对实际应用中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6-30 11:43:51 · 11 阅读 · 0 评论 -
15、疏散规划与通信网络隐藏群组定位技术研究
本博客研究了疏散规划与通信网络中隐藏群组定位的相关技术。在疏散规划方面,提出了SRCCR和MRCCR两种启发式算法,对比分析了它们在解决方案质量和运行时间上的表现。在隐藏群组检测方面,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和最大似然方法构建了概率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研究为复杂场景下的疏散管理和通信网络异常行为检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手段。原创 2025-06-29 15:31:25 · 16 阅读 · 0 评论 -
14、疏散规划:一种容量受限的路由方法
本文介绍了两种容量受限的路由算法——单路线容量受限路由方法(SRCCP)和多路线容量受限路由方法(MRCCP),并将其应用于疏散规划问题。通过建模节点与边的容量限制,这两种算法能够有效计算满足容量约束的疏散路线和调度方案。实验结果表明,MRCCP在解决方案质量上更优,能生成接近最优解的疏散计划,而SRCCP则在计算效率上更具优势。文章还对比了两种算法与EVACNET算法的性能,并提出了在不同场景下选择合适算法的建议。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算法优化和智能疏散系统的集成应用。原创 2025-06-28 15:31:52 · 10 阅读 · 0 评论 -
13、电子邮件欺骗语言行为与疏散规划研究
本博客探讨了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电子邮件中的欺骗语言行为分析以及基于容量约束的疏散规划方法。在电子邮件欺骗研究中,通过实验分析发现欺骗者的语言特征如数量、多样性、非正式性、情感和非即时性会随时间变化,为识别欺骗行为提供了时间维度的视角。在疏散规划方面,提出了两种启发式路由算法,能够有效解决容量约束下的疏散问题,实验表明这些方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生成接近最优的疏散方案。这些研究成果对信息安全、灾难管理和实际应急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未来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原创 2025-06-27 11:13:21 · 13 阅读 · 0 评论 -
12、语言分析助力谎言识别:多维度探究与发现
本文从语言分析的多维度视角出发,探讨了识别谎言的有效方法。通过分析欺骗者与诚实者在语言数量、复杂度以及表达性方面的差异,结合C4.5聚类分析构建语言线索层次结构,揭示了识别欺骗信息的关键特征。研究指出欺骗者倾向于使用更简短、更简单的语言,情感表达也更匮乏。同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组合语言线索可以实现对欺骗信息的初步分类。文章还讨论了研究的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在扩大数据集、考虑更多情境因素、结合多种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6-26 10:25:40 · 21 阅读 · 0 评论 -
10、电子邮件行为分析与EMT工具应用
本文介绍了基于行为的检测方法在电子邮件安全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电子邮件挖掘工具包”(EMT)的功能和实际应用。EMT通过附件分析、邮件内容分类和用户行为统计等手段,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电子邮件安全监控和情报分析解决方案。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EMT在欺诈检测和恶意邮件识别中的有效性,并展望了其未来在人工智能、多源数据融合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6-24 13:08:31 · 25 阅读 · 0 评论 -
9、网络犯罪调查中的作者身份分析与邮件行为剖析
本文探讨了网络犯罪调查中作者身份分析和邮件行为剖析技术的应用。通过实验对比不同分类器(如SVM、神经网络和C4.5决策树)在新闻组、电子邮件和中文BBS数据集上的表现,分析了风格标记、结构特征和特定内容特征对作者身份识别的影响。此外,介绍了邮件行为剖析工具EMT的功能和优势,以及基于行为检测技术在网络犯罪调查中的应用流程、优势和发展方向。研究显示,这些技术在网络犯罪调查和情报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原创 2025-06-23 12:46:59 · 21 阅读 · 0 评论 -
8、网络犯罪调查中的作者身份分析
本文探讨了作者身份分析在网络犯罪调查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作者身份分析的定义、子领域及其在网络犯罪调查中的重要性。博文分析了不同特征选择方法和分析技术的演进,包括风格标记、结构特征和特定内容特征,并比较了统计方法与机器学习方法的性能。通过实验评估,验证了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在英语电子邮件、互联网新闻组和中文BBS数据集上的有效性。此外,博文还讨论了多语言环境下作者身份分析的挑战与改进策略,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如特征扩展、模型优化和实时分析等。原创 2025-06-22 09:12:54 · 13 阅读 · 0 评论 -
7、网络智能报告系统与网络犯罪调查中的作者身份分析
本文介绍了网络智能报告系统(PPDR系统)及其在数据管理、报告生成和性能优化方面的优势,同时探讨了作者身份分析框架在网络犯罪调查中的应用。PPDR系统通过多数据库架构、数据压缩存储和高效的数据过渡过程,实现了高效的数据处理和报告生成能力。作者身份分析框架则通过提取风格标记、结构特征和内容特定特征,并结合归纳学习算法,实现了对网络犯罪分子身份的自动追踪。两者在各自领域均展现了重要的应用价值。原创 2025-06-21 16:25:40 · 12 阅读 · 0 评论 -
6、基于网络的情报报告系统:PPDR与GDAPS的探索
本文探讨了基于网络的情报报告系统PPDR与GDAPS的设计与实现。PPDR系统作为GDAPS系统的第一阶段,主要面向执法机构,通过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生成高效、全面的报告,用于犯罪预防决策。GDAPS系统则是一个更高级的多级分析工具,具备自我学习能力,旨在实时监测并预测犯罪群体的活动趋势。文章详细介绍了PPDR系统的架构、功能及其在执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GDAPS系统未来的发展潜力。原创 2025-06-20 11:04:04 · 22 阅读 · 0 评论 -
5、文本挖掘中的姓名处理:新前沿
本文探讨了文本挖掘中姓名处理的重要性与挑战,涵盖姓名搜索、命名实体提取、文档内与跨文档共指解析、姓名匹配及其在可视化、关联分析和欺骗检测中的应用。文章比较了不同的命名实体提取方法,提出了一个集成文档内和跨文档姓名提取与匹配的算法流程,并讨论了当前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姓名处理技术在情报与安全、商业和学术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但仍然面临名称变体、数据质量和计算资源等挑战。原创 2025-06-19 11:52:39 · 15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