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稿前准备阶段
1. 论文定位与期刊筛选
- 匹配期刊标准
-
根据研究领域、创新性及目标读者筛选期刊,重点参考期刊的《作者指南》(Author Guidelines)中的范围声明。
-
利用SCI期刊分区(JCR)和影响因子评估影响力,避免“钓鱼期刊”。
-
- 合规性检查
-
遵守伦理规范:临床试验需提供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及试验注册号(如ClinicalTrials.gov)。
-
声明利益冲突(Conflict of Interest)及基金来源。
-
2. 稿件结构化撰写
-
遵循IMRaD框架
部分 核心要求 标题 简洁明确,避免缩写(≤15词)
摘要 结构化(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字数依期刊而定(通常200-250词)
引言 阐明研究背景、知识缺口及本文目标
方法 详述实验设计,确保可复现性(引用标准如CONSORT、STROBE)
结果 客观呈现数据,结合图表(图表需独立可读)
讨论 关联结果与文献,说明局限性及实际意义
亮点 3-5条核心创新点,每条≤85字符,时态用过去时/现在时
语言与格式
-
非英语母语作者建议专业润色,图表分辨率≥300dpi。图片是论文中非常重要环节,期刊编辑审核初期时可能只有几分钟,吸引眼球图片往往增加主观评分。
-
二、投稿流程详解
1. 在线提交系统操作(以OJS平台为例)
-
步骤分解
关键细节
- 推荐审稿人
:提供3-5名非合作机构的专家信息(避免利益冲突)。
- 文件要求
:匿名稿件(隐去作者信息)与带署名标题页分传
2. 编辑部初审(Desk Review)
- 审查重点
-
-
格式合规性(字数、结构、参考文献格式)
-
学术不端筛查(抄袭、数据造假)
-
研究范围匹配度
-
- 结果处理
- 拒稿
(Desk Reject):常见于格式错误或偏离范围(30%稿件在此阶段被拒)。
- 送审
:分配稿件编号,移交领域编辑(Handling Editor)。
- 拒稿
三、同行评审(Peer Review)流程
1. 评审阶段流程
2. 常见决策类型
决定类型 | 后续行动 |
---|---|
直接接受 |
签署版权协议,进入排版(罕见) |
小修
(Minor Rev) |
限期1-4周修改,通常无需再审 |
大修
(Major Rev) |
补充实验/数据分析,重投后再审 |
拒稿 |
可转投他刊(附审稿意见优化稿件) |
四、录用后生产流程
1. 稿件处理流程
- 校样(Galley Proof)
:作者核对排版错误(48小时内反馈)。
- 版权协议
:签署独家出版授权。
- 在线发表
:多数期刊先发布电子版(DOI永久可用)。
- 正式出版
:纳入期刊卷期,纸质版同步发行。
2. 发表后推广
-
通过学术社交平台(ResearchGate, LinkedIn)分享论文链接。
-
向领域内学者推送研究摘要(避免全文群发)。
五、关键注意事项
- 避免学术不端
-
禁止一稿多投、数据篡改、荣誉署名。目前很多作者呼吁开放一稿多投,维护自身权利,但为了投稿命中率,还是遵守目前规定较好。
-
- 回复审稿意见策略
-
逐条回应,接受建议时注明修改位置。
-
反对意见需我搜索到的资料。
-
- 时间管理
-
从投稿到录用平均周期:3-8个月。金融类论文目前录取率不高,且退稿时常发生,找专业公司设计创新点可以提高论文通过率。toby老师和诸多期刊编辑沟通中得知目前很多金融类稿件处于排队状态,相比之前投稿周期更长。如果要投稿,建议趁早。
-
拒稿应对建议:分析核心问题(方法缺陷/创新不足),优先修改后重投同层级期刊,而非盲目降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