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中二级存储的功能是什么?a) 执行程序的所有计算和逻辑操作 b) 通过互联网检索网页 c) 长期存储信息,即使经历断电 d) 从用户处获取输入
C
2、什么是程序?
程序是一组指定计算的指令。
3、编译器和解释器有什么区别?
解释器逐行读取、解析并立即执行程序员编写的源代码。以 Python 为例,在交互式运行时,用户输入一行 Python 代码,解释器会立即处理并准备接收下一行代码。
编译器则需要将整个程序放在文件中,然后将高级源代码翻译成机器语言,并将生成的机器语言存储在文件中供后续执行。
在 Windows 系统中,可执行的机器语言程序通常后缀为 `.exe` 或 `.dll`;在 Linux 和 Macintosh 系统中,没有唯一标识可执行文件的后缀。
4、以下哪一项包含“机器码”?a) Python解释器 b) 键盘 c) Python源文件 d) 文字处理文档
A
5、代码 >>> primt ‘Hello world!’ 出现错误,文件 ‘ ’ 第1行 ‘primt ‘Hello world!’ ^’ 提示语法错误,问题出在哪里?
代码中 primt
拼写错误,正确的应该是 print
。在 Python 里, print
用于输出内容,而 primt
并非有效的 Python 关键字或函数名,所以会引发语法错误。
6、在执行完以下 Python 代码行后,像“x”这样的变量会存储在计算机的哪个位置?x = 123 a) 中央处理器 b) 主内存 c) 辅助内存 d) 输入设备 e) 输出设备
b
7、以下程序会输出什么:x = 43; x = x + 1; print(x) a) 43 b) 44 c) x + 1 d) 由于 x = x + 1 在数学上不可能,所以报错
b
8、用人类能力的例子解释以下各项:(1)中央处理器,(2)主存储器,(3)辅助存储器,(4)输入设备,(5)输出设备。例如,“人类中与中央处理器等价的是什么?”
以下是将给定文本内容调整为Markdown格式的结果:
类比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
中央处理器
人类的大脑进行思考、决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类似于中央处理器,大脑不断地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下一步行动。 -
主存储器
人类的短期记忆类似于主存储器,能快速存储和提取大脑当前需要处理的信息,但信息容易随时间或注意力转移而消失。 -
辅助存储器
人类的长期记忆类似于辅助存储器,能长期存储信息,即使在休息(类似计算机断电)时也不会丢失,如对过去经历、知识的记忆。 -
输入设备
人类的感官(如眼睛、耳朵、鼻子、皮肤等)类似于输入设备,通过它们接收外界的各种信息,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信息等。 -
输出设备
人类的发声器官(如嘴巴)和肢体动作类似于输出设备,通过说话、手势等方式将大脑处理后的信息传达给外界。
9、编写一个程序,使用 input 函数提示用户输入他们的名字,然后向他们表示欢迎。
以下是实现该功能的 Python 代码:
name = input("请输入你的名字:")
print(f"欢迎,{name}!")
10、编写一个程序,提示用户输入工作小时数和每小时的工资率,以计算总工资。
以下是实现该功能的 Python 代码:
# 提示用户输入工作小时数
hours = float(input('Enter Hours: '))
# 提示用户输入每小时的工资率
rate = float(input('Enter Rate: '))
# 计算总工资
pay = hours * rate
# 输出总工资
print('Pay:', p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