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21)
  • 收藏
  • 关注

原创 DHCP(动态主机分配协议)

DHCP的背景:采用手工为终端配置网络参数低效且不灵活,且工作量大DHCP的优势:实现了网络参数配置的自动化,降低客户端的配置和维护成本DHCP应用场景:学校,企业,超市,政府,工厂等。

2025-06-25 14:02:39 751

原创 堆叠技术:高可靠网络新选择

交换机堆叠技术(iStack)通过将多台设备虚拟化为单一逻辑设备,显著提升了网络可靠性与管理效率。其核心优势包括毫秒级故障恢复、资源高效利用和简化配置。系统采用主-备-从三层架构,通过优先级、MAC地址等参数自动选举主控节点,支持环形/链形拓扑连接。关键机制涵盖成员加入/退出、分裂检测(MAD)、配置同步等场景,其中MAD多主检测协议可有效解决分裂导致的IP冲突问题。该技术相比传统VRRP/MSTP方案,在保证高可用的同时避免了资源闲置。

2025-06-25 13:41:45 1805

原创 链路聚合:提升网络带宽与可靠性的关键技术

摘要:链路聚合技术通过将多个物理接口绑定为逻辑接口,提升网络带宽和可靠性。分为手工模式和LACP模式:手工模式需人工配置,所有链路均分流量;LACP模式通过LACPDU协议自动协商,根据系统优先级、接口优先级等参数选举活动链路。该技术适用于交换机间、服务器连接等场景,支持基于流或包的负载分担方式,有效解决传统STP协议下链路利用率低的问题。LACP模式还能实现故障链路自动切换,保障业务连续性。

2025-06-24 16:25:40 1790

原创 VRRP:解决路由器单点故障的终极方案

VRRP(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是一种解决路由器单点故障和网关冲突的网络协议。它通过将多台路由器虚拟为一个逻辑设备(虚拟路由器),实现网关备份功能。VRRP组通过VRID标识,包含Master(主路由器)和Backup(备份路由器),Master负责转发流量并定期发送通告报文。优先级机制决定主备选举,支持抢占和非抢占模式。VRRP可应用于负载分担、上行链路监控,并与BFD联动实现毫秒级故障切换,或与MSTP协议配合提升网络可靠性。协议采用组播通信,虚拟MAC地址格式为0000-5e00-01xx(xx为VRI

2025-06-24 16:08:07 770

原创 MSTP技术解析:提升网络负载均衡

摘要:MSTP(多生成树协议)解决了RSTP/STP的负载均衡缺陷,通过将VLAN映射到生成树实例(MSTI)实现流量分担。关键概念包括:MST域(MST Region)、实例ID(0-4094)、VLAN映射表,以及CST、IST、CIST等生成树类型。协议定义了多种端口角色(根端口、指定端口等)和状态(Discarding、Learning、Forwarding)。配置步骤包括设置MSTP模式、创建MST域、配置实例与VLAN映射、指定根桥和优先级等。MSTP既解决了二层环路问题,又提供了网络冗余和流量

2025-06-24 15:56:15 938

原创 揭秘STP:消除二层环路的关键技术

STP(生成树协议)是解决二层网络环路的协议,通过选举根桥、根接口和指定接口来阻塞冗余链路。STP通过BPDU报文交互进行拓扑计算,桥ID由优先级和MAC地址组成,根桥为BID最小的设备。接口状态分为禁用、阻塞、侦听、学习和转发五种状态。网络故障恢复时间因故障类型而异:根桥故障需50秒,直连链路故障30秒。配置命令包括设置工作模式、指定根桥/备份根桥、调整优先级和路径开销等。STP既消除环路又提供网络冗余性,是二层网络的关键协议。

2025-06-24 11:56:50 760

原创 OSPF特殊区域

通过OSPF特殊区域特性减少LSA数量和路由表规模特殊区域应用场景:OSPF的非骨干区域设备性能不高,需要减少LSA条目来提高设备性能OSPF区域:传输区域(Transit area):除了承载本区域流量,还承载了源IP和目的IP都不属于本区域的流量,如area0末端区域(Stub area):只承载本区域发起的流量和访问本区域的流量,非骨干区域。

2025-06-23 17:45:39 429

原创 揭秘OSPF核心:LSA类型与路由计算

摘要:本文介绍了OSPF路由协议中LSA(链路状态通告)的类型及功能。重点解析了Router LSA和Network LSA的作用机制,以及区域间路由通过3类LSA的传递方式。同时阐述了OSPF的防环机制、虚连接应用场景,并详细说明了ASBR通过5类LSA引入外部路由的过程,包括Type-1和Type-2两种外部路由的开销计算方式。最后总结了OSPF路由优先级的完整排序规则。

2025-06-23 17:39:11 2000

原创 动态路由协议深度解析:OSPF实战指南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及OSPF详解 摘要:动态路由克服了手动配置的不足,能自动发现和更新路由,适用于大型网络(10台以上路由器)。依据工作区域可分为内部网关协议(如OSPF、RIP)和外部网关协议(BGP);按算法分为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协议。重点介绍了OSPF的工作机制:通过建立邻居关系、同步LSDB数据库、SPF算法计算最优路径。OSPF采用区域划分减少泛洪范围,支持多区域扩展;使用Hello、DD等五种报文类型,包含邻居表、LSDB和路由表三大表项。详细说明了DR/BDR选举规则、路由器角色分类及基本配置命

2025-06-20 14:27:20 907

原创 解密TCP/IP模型:网络通信的全景指南

上层依赖下层提供服务。对等通信:发送方通过哪一层什么协议发送的数据报文,接收方也同样再哪一层及协议处理数据报文。

2025-06-17 12:16:41 901

原创 网络数通初级20题问答

14. 什么是ACL,在哪些场景下会用到,ACL的访问控制是基于什么来实现的,ACL的分类又有哪些,对于不同 的类型的ACL又分别在什么场合下使用,ACL语句如何进行匹配,在项目实施中对于ACL部署的位置一般的 建议原则是什么?9. 在网络出口部署路由时一般会部署什么样的路由,如果要实现负载分担配置静态路由时该如何配置,如果要 实现链路备份又该如何实现。16. 什么是NAT,网络中常见的NAT方式有哪些,如果要代理内网用户上网,你该如何实现。12. 隔离广播的方法有哪些,在实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025-06-17 10:48:34 134

原创 NAT技术解析:解决IPv4短缺的钥匙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增多,有限的IPv4公有地址已经成为制约网络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个问题,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应需而生。NAT技术主要用于实现内部网络的主机访问外部网络。一方面NAT缓解了IPv4地址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NAT技术让外网无法直接与使用私有地址的内网进行通信,提升了内网的安全性。

2025-06-16 17:18:07 551

原创 ACL配置:网络安全的关键一步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和网络服务质量QoS(QualityofService)问题日益突出。访问控制列表是与其紧密相关的一个技术。ACL可以通过对网络中报文流的精确识别,与其他技术结合,达到控制网络访问行为、防止网络攻击和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的目的,从而切实保障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和网络服务质量的可靠性。

2025-06-16 16:20:55 623

原创 VLAN间通信的3种高效方案

传统交换二层组网中,默认所有网络都处于同一个广播域,这带了诸多问题。VLAN,虚拟局域网)技术的提出,满足了二层组网隔离广播域需求,使得属于不同VLAN的网络无法互访,但不同VLAN之间又存在着相互访问的需求。

2025-06-16 15:32:32 795 1

原创 VLAN技术详解:原理、配置与排错

在典型交换网络中,当某台主机发送一个广播帧或未知单播帧时,该数据帧会被泛洪,甚至传递到整个广播域。广播域越大,产生的网络安全问题、垃圾流量问题,就越严重,所以才出现了VLAN的技术。虚拟局域网VLAN可以隔离广播域VLAN特点:▫ 不受地域限制。▫ 同一VLAN内的设备才能直接进行二层通信原理:可以将物理的局域网划分为多个广播域,实现同一VLAN内的网络设备可以直接进行二层通信,不同的VLAN内的设备不可以直接进行二层通信主要解决的是以太网的广播问题和安全性问题。

2025-06-16 12:00:04 694 1

原创 以太网交换技术核心要点剖析

CSMA/CD就是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作用:允许多个设备在同一媒介上进行通信,提高了数据传送效率和网络资源利用率工作机制:监听信道,碰撞检测。尽可能地避免多个节点同时发送数据而导致的冲突。

2025-06-16 10:14:45 332 1

原创 IP路由基础:从原理到高级特性

路由是指导报文转发的路径信息,通过路由可以确认转发的IP报文的路径路由设备是依据路由转发报文到目的网段的网络设备,最常见的路由设备:路由器路由维护着一张路由表,保存着路由信息路由表信息:(1)目的网路地址/掩码(2)协议(3)优先级(4)路由开销cost(5)下一跳NextHop(6)出接口:interface具体解释:优先级:针对同一目的地,可能存在下一跳、出接口等多条路由,这些不同的路由可能是由不同的路由协议发现的,也可以是手工配置的静态路由,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将成为最优路由。

2025-06-16 09:59:50 794 1

原创 网络层协议与IP地址

作用:IP寻址、路由选择协议:IP、IPX、ICMPIP协议:IPV4 地址长度32bit、IPV6 地址长度128bitIPV6(IPV6章节细讲)

2025-06-16 09:48:32 406 1

原创 网络设备管理配置全攻略(华为)

配置系统下次启动时使用时使用的配置文件:startup saved-configuration test.cfg。接口视图:配置接口配置(GigabitEthernet接口、Ethernet接口、Serial接口)(1)WEB网管方式:通过HTTP和HTTPS方式登录设备,打开浏览器,输入IP网址直接登录。查看保存的配置:display saved-configuration。清除已保存的配置:reset saved-configuration。协议视图:配置需要的协议的配置(OSPF、IS-IS)

2025-06-16 09:23:34 197

原创 揭秘TCP/IP协议:网络通信的核心架构

应用层:对应用程序提供接口表示层:数据格式转换,使一个系统生成的应用层数据能够被另一个系统生成的应用层数据识别理解会话层:通信双方之间建立、管理、终止会话传输层:端口与端口之间的连接,端口号网络层:IP寻址、路由选路数据链路层:网卡到网卡之间的连接通信物理层:在媒介上传输比特流。

2025-06-13 17:31:18 840 1

原创 数据通信基础

学习网络的数据通信之前,我们需要先认识网络设备的图标。我们从中选出平常见到也很重要的网络设备来简单介绍。路由器:网络层设备,可以在因特网中进行数据报文的转发。路由器根据所收到的报文的目的地址选择一条合适的路径,将报文传送到下一个路由器或者目的地,路径中最后的路由器负责将报文送交到目的主机。交换机:距离终端设备最近的网络设备,用户终端接入网络、对数据帧进行交换等。防火墙:网络安全设备,用于控制两个网络之间的安全通信。

2025-06-11 16:51:57 126

ENSP下载安装包,主页有安装指导

ENSP供大家下载安装。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进行网络知识学习。

2025-06-16

【数据通信网络基础】网络通信与设备概述:网络类型及拓扑结构详细介绍介绍了数据通信网络

内容概要:本文档《数据通信网络基础》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布,旨在介绍通信及数据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信息传递的过程、网络设备及其作用、网络类型及典型组网等内容。首先,文档阐述了通信和网络通信的定义,强调了网络通信是终端设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信息交换。其次,详细描述了信息传递的过程,包括数据载荷、报文、头部、尾部、封装和解封装等术语。接着,介绍了常见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和无线设备的功能和应用场景。然后,按地理覆盖范围划分了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并举例说明。最后,讲解了网络拓扑的概念及其常见的形态,如星型、总线型、环形、树形、全网状和部分网状网络。 适合人群:对通信网络感兴趣的初学者,尤其是希望了解数据通信网络基础知识的技术人员和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读者理解通信和数据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②掌握信息传递的过程及相关术语;③熟悉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其功能;④了解不同类型网络的特点和应用场景;⑤掌握网络拓扑的基本形态及其在实际组网中的应用。 其他说明:文档内容详实,图文并茂,适合初学者逐步深入学习,为后续深入研究网络工程和网络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06-11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