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网络研究:现状、挑战与创新
在当今社会,犯罪活动往往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各种复杂的网络相互关联。社会网络分析(SNA)为我们研究犯罪行为和犯罪群体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将犯罪视为社会关系的产物,而非仅仅关注个体特征。
社会网络分析的起源
社会网络分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雅各布·莫雷诺(Jacob Moreno)开发了“社会计量学”。他认为,通过社会关系图可视化社会网络,就如同将社会结构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莫雷诺在哈德逊女子学校的研究中,通过绘制435名少女之间的4350种关系,发现少女逃跑行为并非随机,而是与特定的社会关系模式相关。这一经典分析奠定了犯罪与网络分析的基础。
犯罪与网络研究的发展
过去30年,网络研究在众多学科中蓬勃发展,但犯罪和青少年犯罪研究领域对网络分析的应用相对较晚。自21世纪初以来,犯罪与网络研究显著增加,尤其是在同伴网络效应和青少年犯罪领域。然而,运用正式网络方法研究犯罪群体和组织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但这些研究对于社会科学理论和刑事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犯罪与网络研究通过收集、比较和分析个体、群体或系统层面的网络属性,为传统犯罪学辩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大多数解释越轨和犯罪行为的理论都具有内在的关联性,网络方法有望突破犯罪学的定义界限和类型学,揭示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与行为如何影响理论、研究和实践。例如,经典学习理论强调人们通过与朋友和同伴的交往学习和采纳犯罪价值观、态度、行为和技巧;社会控制理论则认为,当人们与传统机构建立联系,或者社区居民网络能够集体监督青少年行为并调动社区资源时,犯罪行为会减少。
目前,许多犯罪与网络研究主要基于青少年的轻微犯罪行为,如未成年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