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学业背景
我本科毕业于一所 211 大学的测绘工程专业。
我是跟风参加考研,幸运的是,我成功考上了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星载钟性能分析及钟差预报。这个方向主要是利用 Fortran 语言编写的旧项目及相关软件,对后处理精密钟差产品进行数据分析。在深入研究后我发现,这个方向的就业面相对较窄,能选择的岗位有限,这让我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02 职场初体验
硕士毕业后,我进入了一家交通设计院工作。不得不说,设计院的待遇还算不错,能让我在毕业后很快实现经济独立。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可控危险因素,让我始终有些顾虑。比如参与道路大中修项目时,需要在车流密集的路段作业,身边呼啸而过的车辆总让人提心吊胆;还有台风灾后调查,要面对复杂且危险的环境,有时甚至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
同时,工作内容较为枯燥,主要是重复采集数据、整理报表等,让我逐渐产生了改变的想法。
03 方向探索
其实,我本身对写代码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期间也自学过一些前端开发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只是这些知识比较零散,不成体系。考虑到不想完全脱离本专业,我开始思考如何将专业与兴趣结合起来。经过一番调研和了解,我将目标锁定在了 GIS 开发领域。
然而,想要从事 GIS 开发工作,我自身的技术还远远不够系统和深入。在网上四处查找学习资料时,我偶然了解到了新中地的 GIS 开发特训营。试听后接受了老师们系统学习的建议,就这样,我正式加入了特训营,开启了我的 GIS 开发学习之旅。
04 系统学习:新中地特训营的成长之路
特训营的学习流程是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们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学习从最基本的 Web 端编程起步,打牢基础后,再逐步深入到二维 WebGIS 和三维 GIS。
由于我有一定的 Web 开发基础,前期的学习对我来说完全不在话下,很快就能跟上老师的节奏。但到了前端框架部分,难度开始增加,我渐渐感到吃力。我反复打磨技术,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及时向老师请教。老师们总是耐心地为我解答,帮我理清思路,在他们的悉心帮助下,我最终顺利通过了答辩考核。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不仅巩固了已有的知识,还接触了很多不同难度的项目案例。从简单的小型应用开发到复杂的综合项目实战,每一个案例都让我收获满满。通过这些项目,我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也为日后找工作积累了经验。
05 求职与收获
在新中地系统学习了半年后,我顺利拿到了几个 offer。经过综合考量,我最终选择了一家事业单位,从事三维 GIS 可视化开发工作,月薪达到了 10000 出头。
目前的工作,让我真正实现了专业与兴趣的完美结合。每天的工作都充满了新鲜感和挑战性,我对现在的状态非常满意,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了期待。
7天免费试听戳↓↓备注【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