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Rocks排序流式聚合技术解析

StarRocks排序流式聚合技术解析

概述

在数据库系统中,聚合操作是数据分析的核心功能之一。StarRocks作为一款高性能的分析型数据库,从2.5版本开始引入了**排序流式聚合(Sorted streaming aggregate)**技术,为高基数聚合查询提供了更优的性能和更低的内存消耗方案。

聚合技术对比

传统数据库系统主要采用两种聚合方式:

  1. 哈希聚合(Hash Aggregate):通过构建哈希表实现分组聚合,适用于大多数场景,但高基数情况下内存消耗较大。

  2. 排序聚合(Sort Aggregate):先对数据进行排序,然后按顺序处理分组,内存消耗较低但需要排序开销。

StarRocks的排序流式聚合结合了二者的优势,在特定场景下能显著提升性能。

排序流式聚合原理

排序流式聚合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数据已有的有序性,避免构建哈希表带来的内存开销:

  1. 当GROUP BY的键与表的分区/分桶键顺序一致时,数据已经按这些键有序排列
  2. 聚合节点只需顺序扫描数据,比较相邻行的键值即可确定分组边界
  3. 无需构建哈希表,显著减少内存使用
  4. 特别适合高基数(分组数多)的聚合场景

启用方式

通过设置会话变量即可启用排序流式聚合:

SET enable_sort_aggregate = true;

适用条件与限制

排序流式聚合并非适用于所有场景,使用时需满足以下条件:

  1. 数据分布要求

    • 查询必须只涉及单个分区
    • GROUP BY键必须与分桶键分布一致
  2. 键顺序要求

    • GROUP BY键必须是表排序键的前缀
    • 例如排序键为k1,k2,k3时:
      • GROUP BY k1GROUP BY k1,k2有效
      • GROUP BY k1,k3无效(不连续)
  3. 查询计划限制

    • 仅适用于第一阶段聚合
    • AGG节点下只能有一个Scan节点
  4. 集群限制

    • 共享数据模式集群不支持此特性

实践示例

1. 创建测试表

CREATE TABLE test_sorted_streaming_agg_basic (
    id_int INT NOT NULL COMMENT "整型ID",
    id_string VARCHAR(100) NOT NULL COMMENT "字符串ID"
) 
ENGINE=OLAP 
DUPLICATE KEY(id_int)
DISTRIBUTED BY HASH(id_int)
PROPERTIES ("replication_num" = "3");

-- 插入测试数据
INSERT INTO test_sorted_streaming_agg_basic VALUES
(1, 'v1'),
(2, 'v2'),
(3, 'v3'),
(1, 'v4');

2. 执行聚合查询

-- 启用排序流式聚合
SET enable_sort_aggregate = true;

-- 执行聚合查询
EXPLAIN COSTS 
SELECT id_int, MAX(id_string)
FROM test_sorted_streaming_agg_basic
GROUP BY id_int;

3. 验证是否生效

在EXPLAIN的输出结果中,检查AGG节点是否包含sorted streaming: true

|   1:AGGREGATE (update finalize)                                                                                                    |
|   |  aggregate: max[([2: id_string, VARCHAR, false]); args: VARCHAR; result: VARCHAR; args nullable: false; result nullable: true] |
|   |  group by: [1: id_int, INT, false]                                                                                             |
|   |  sorted streaming: true                                                                                                        |

性能优化建议

  1. 表设计优化

    • 将高频作为GROUP BY条件的列设置为排序键的前几列
    • 确保分桶键与常用GROUP BY键一致
  2. 查询优化

    • 尽量使GROUP BY顺序与排序键顺序一致
    • 避免跨分区聚合查询
  3. 监控调整

    • 高基数查询可优先尝试此特性
    • 通过EXPLAIN验证是否实际生效

总结

StarRocks的排序流式聚合技术为特定场景下的聚合查询提供了更高效的执行方案。通过利用数据预排序的特性,它能在减少内存消耗的同时提高聚合性能。合理设计表结构和查询语句,可以最大化这一特性的优势,为大数据量分析场景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STM32微控制器精确控制步进电机,涵盖了从原理到代码实现的全过程。首先,解释了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定子、转子的构造及其通过脉冲信号控制转动的方式。接着,介绍了STM32的基本原理及其通过GPIO端口输出控制信号,配合驱动器芯片放大信号以驱动电机运转的方法。文中还详细描述了硬件搭建步骤,包括所需硬件的选择与连接方法。随后提供了基础控制代码示例,演示了如何通过定义控制引脚、编写延时函数和控制电机转动函数来实现步进电机的基本控制。最后,探讨了进阶优化技术,如定时器中断控制、S形或梯形加减速曲线、微步控制及DMA传输等,以提升电机运行的平稳性和精度。 适合人群:具有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特别是对STM32和步进电机有一定了解的研发人员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步进电机与STM32的工作原理及二者结合的具体实现方法;②掌握硬件连接技巧,确保各组件间正确通信;③理解并实践基础控制代码,实现步进电机的基本控制;④通过进阶优化技术的应用,提高电机控制性能,实现更精细和平稳的运动控制。 阅读建议: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讲解,还附带了完整的代码示例,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结合实际硬件进行调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步进电机的控制原理和技术细节。同时,对于进阶优化部分,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性学习,逐步提升对复杂控制系统的理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何灿前Tristan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