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p/dysk 项目磁盘信息表格输出详解
前言
Canop/dysk 是一个实用的磁盘信息查看工具,它能够以清晰直观的表格形式展示系统中各个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 dysk 的表格输出功能,包括自定义显示列、排序以及导出 CSV 等功能。
基础表格输出
默认情况下,dysk 会输出一个包含基本信息的表格,只显示"看起来正常"的文件系统。这个表格包含以下默认列:
- filesystem:文件系统名称
- type:文件系统类型
- disk:底层存储的简短标识
- used:已使用的块大小
- use:使用比例的图形化展示
- free:可用块大小
- size:卷大小
- mount:挂载路径
自定义显示列
dysk 提供了灵活的列显示控制功能,可以通过 --cols
或 -c
参数来自定义显示的列及其顺序。
查看所有可用列
要查看所有可用的列,可以运行:
dysk --list-cols
所有可用列及其含义如下:
| 列名 | 默认显示 | 说明 | |------|---------|------| | id | | 挂载点ID | | dev | | 设备ID | | filesystem | ✓ | 文件系统 | | label | | 标签 | | type | ✓ | 文件系统类型 | | remote | | 是否为远程文件系统 | | disk | ✓ | 底层存储的简短标识 | | used | ✓ | 已占用的块大小 | | use | ✓ | 使用比例的图形化展示 | | use_percent | | 已占用块百分比 | | free | ✓ | 可用块大小 | | free_percent | | 可用块百分比 | | size | ✓ | 卷大小 | | inodesfree | | 可用inode数 | | inodesused | | 已用inode数 | | inodes | | inode使用比例的图形化展示 | | inodes_use_percent | | inode使用百分比 | | inodescount | | 文件系统中的inode总数 | | mount | ✓ | 挂载路径 | | uuid | | 文件系统的UUID | | partuuid | | 分区的UUID |
列选择示例
- 显示所有列:
dysk -c all
- 自定义列及其顺序:
dysk -c label+use+size+disk+mount
- 在默认列基础上添加列:
dysk -c +dev+inodes
- 在默认列前添加列:
dysk -c label+
- 移除列并调整顺序:
dysk -c -fs+type
排序功能
dysk 支持通过 --sort
或 -s
参数对输出行进行排序。
排序语法
- 按列名排序(默认升序):
dysk -s dev
- 指定排序方向:
dysk --sort size-desc
或使用缩写:
dysk -s free-d # 降序
dysk -s mount-a # 升序
排序示例
- 按设备ID排序:
dysk -s dev
- 按剩余空间降序排序:
dysk -s free-d
CSV 导出功能
dysk 支持将表格输出为 CSV 格式,便于进一步处理或分析。
基本 CSV 导出
dysk --csv > mounts.csv
自定义分隔符
dysk --csv --csv-separator ";" > mounts.csv
结合过滤和列选择
dysk --csv -f 'size>100G' -c remote+default+inodes > mounts.csv
实用技巧
- 快速查看大容量文件系统:
dysk -s size-d -f 'size>100G'
- 关注inode使用情况:
dysk -c default+inodes+inodes_use_percent -s inodes_use_percent-d
- 远程文件系统监控:
dysk -c remote+default -f remote
- 精简输出关键信息:
dysk -c filesystem+use+size+mount
总结
Canop/dysk 的表格输出功能提供了强大的自定义能力,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显示内容。通过掌握列选择、排序和 CSV 导出等功能,可以更高效地监控和分析系统磁盘使用情况。无论是日常检查还是自动化脚本集成,dysk 都能提供便捷的解决方案。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