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星星之火
文章平均质量分 79
解读零散的技术点
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
行路当下,惜缘随缘;
仰望星空,梦在远方;
俯瞰天下,顺道而为;
点亮心灯,照亮周遭。
----贝尔实验室授予杰出技术专家DMTS终身荣誉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星星之火-60:CSMA/CD与CSMA/CA区别
CSMA/CD与CSMA/CA区别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意思是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意思是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1适用的场景不同CSMA/CD主要适用有线以太网有线以太网已经从总线型演变成了星型的网络架构,以太网交换机的存在,基本上已经规避了总..原创 2021-01-24 10:55:51 · 4053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59:ETSI与FCC在5GHz非授权频谱LAA上要求的差异
1. ETSI与FCC概述2.5GHz非授权频谱的比较2.1 频谱概述2.2信道数的差异2.3发送功率的差异原创 2021-01-20 22:17:58 · 4242 阅读 · 1 评论 -
星星之火-58:CPRI协议缺点,eCPRI协议是如何克服CPRI协议的不足?
(1)CPRI数据量过大;(2)无法支持5G的大规模阵列天线的场景。比如64天线的100M小区,需要32跟9.8G的CPRI, 很显然,这是很不现实的,CPRI已经无法无法胜任5G的应用场景。原创 2021-01-09 22:15:30 · 6509 阅读 · 5 评论 -
星星之火-57:前传接口 CPRI的速率、能力、小区带宽之间的映射关系
CPRI的速率、能力、小区带宽之间的映射关系原创 2021-01-07 23:25:09 · 5727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56:前传接口 CPRI容器的字长、能力与CPRI速率的对应关系
CPRI容器的字长、能力与CPRI速率的对应关系原创 2021-01-07 23:22:00 · 3487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55:什么是微观量子?什么是量子的六大特征?什么是微观量子通信?
目录第1章 什么是量子1.1 什么量子力学1.2 基本粒子(这是理解量子的关键)1.3什么量子1.4 量子的静态属性?1.5 量子的动态属性第2章量子主要的外显特性2.1 量子测不准性(不确定性原理)2.2.量子不可克隆性(原理)2.3 量子态叠加性 (原理)2.4.量子态纠缠性2.5 量子态相干性2.6量子退相干第3章什么是量子通信?3.1 量子通信概述3.2 量子计算机3.3量子通信:量子隐形传态3.4量子密钥分发后...原创 2021-01-03 00:40:56 · 5550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54:量子通信前序,什么是传统的纵观世界的“电”通信?
1 物质的组成2 声波信号(声)3 光信号(光)4 电信号(电)5 电磁波信号(磁)6 光电效应原创 2021-01-03 00:31:32 · 2986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53:6G通信的三大显著特点
特点1 太赫兹通信(空口技术)无线资源采用太赫兹频谱特点2 高空卫星平台(物理载体)无线基站由地面向太空拓展,实现天地互联、全球覆盖的卫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特点3 去蜂窝化的软件架构(超宽带网络技术)对传统的蜂窝通信网络架构和软件实现进行革新,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架构、云计算软件架构、网络切片软件架构、区域链软件架构等新新软件架构。......原创 2020-12-31 23:03:42 · 7763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52:6G十大领域关键技术
目录1 6G超宽带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26G超宽带通信系统的软件架构3太赫兹通信技术46G 信道仿真技术及射线跟踪5 超大带宽与全频谱协作6 轨道角动量调制技术7宽带太赫兹硬件元器件技术8太赫兹天线技术9太赫兹射频技术10大容量基带数字信号处理技术1. 6G超宽带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6G 即第六代移动通信,6G 将在5G 的基础上,把陆地移动通信网扩展至天空,构建一个天地互联、陆海空一体、全空间覆盖的超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卫星通信网络、无人机通信网......原创 2020-12-31 22:54:48 · 9546 阅读 · 1 评论 -
星星之火-51:LTE的物联网技术,Cat-M与NB-IoT的比较
LTE的物联网技术,Cat-M与NB-IoT的比较原创 2020-12-28 19:29:42 · 6424 阅读 · 4 评论 -
星星之火-50:无意中发现一种能够把网络视频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中的方法
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盛行,网络中充斥着各种大量的视频,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智能通过客户端观看视频,无法把视频文件下载到本地。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一种能够把网络视频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中的方法,分享给需要的朋友!1. 手机端操作(1) 在手机终端找到需要观看的视频,如下所示(2)观看视频(3)通过微信分享,发送给自己的微信2. 电脑中操作(1)打开电脑端微信(2)双击链接,得到如下的视频(3)用鼠标点击copy link处的按钮,获取视频的超链..原创 2020-12-26 00:13:47 · 3170 阅读 · 2 评论 -
星星之火-49:5G 移动边缘计算MEC快览
目录1. 概述2. MEC在5G网络中的位置3. MEC在工业应用中的部署形态4. MEC的动机5 MEC的特点6. MEC平台的架构7. 移动接入网的改进1. 概述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 MEC)可利用无线接入网络就近提供电信用户IT所需服务和云端计算功能,而创造出一个具备高性能、低延迟与高带宽的电信级服务环境,加速网络中各项内容、服务及应用的快速下载,让消费者享有不间断的高质量网络体验。移动边缘计算(MEC,Mobile Edge原创 2020-12-25 15:42:40 · 4557 阅读 · 1 评论 -
星星之火-48:在LTE中,66.67us的符号发送时间是怎么来的呢?
66.67us符号的发送时间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涉及到:发送一个符号所需的时间,即符号周期是怎么来的?1. 先从频率的角度看子载波的频率: 频分复用(1)LTE基带信号的带宽:1.4MHz、3MHz、5MHz、10MHz、15MHz、20MHz等多种带宽配置。(2)无线资源的复用模式:频分复用FDD + 时分复用TDD(3)“频分复用“”的最小复用单位:子载载波。(4)子载波参数: 子载波间隔=15K, 20M带宽时子载波的个数=1200。子载波的基波正弦波信号频率为:15原创 2020-12-25 10:59:16 · 3239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47: 5G的八大组网方案
目录1.5G组网方案概述2. 选项3系列: 4G LTE接入网 + 5G NR 接入网 + 4G LTE核心网3. 选项2: 5G NR + 5G 核心网4. 选项7系列: 4G LTE接入网 + 5G NR接入网 + 5G核心网5. 选项4系列: 4G LTE接入网 + 5G NR接入网 + 5G 核心网6. 选项5: 4G LTE接入网 + 5G 核心网...原创 2020-12-21 01:21:21 · 9376 阅读 · 6 评论 -
星星之火-46:5G是如何通过网络功能的“下沉”来降低延时的?
5G的三大应用场景之一是:URLLC 超可靠低时延通信。5G在网络架构上是如何进行演进拉降低原有网络的延时的呢?(1)先把EPC(就是4G核心网)分为New Core(5GC,5G核心网)和MEC(移动网络边界计算平台--低延时实时性的应用)两部分。(2)然后再把MEC(低延时实时性的应用)移动到和CU一起,就是所谓的“下沉”(离基站更近)。与MEC一起下层的还有4G核心网的用户面。(3)在无线接入网内部,PHY_LOW也下层到RRU中,得到AAU。......原创 2020-12-20 22:33:08 · 7257 阅读 · 3 评论 -
星星之火-45:5G技术地图
一张5G的技术地图:1 无线接入技术大规模MIMO技术:基站使用几十上百根天线,波束窄,指向性传输,高增益,抗干扰,提高频谱效率; 非正交多址技术:NOMA、MUSA、PDMA、SCMA等非正交多址技术,进一步提升频率利用率率。支持上行非调度传输,减少空口时延,适应低时延要求; 全双工通信技术:是一项通过多重干扰消除实现信息同时同频双向传输的物理层技术,有望成倍提升无线网络容量; 新型调制技术:滤波器组正交频分复用,支持灵活的参数配置,根据需要配置不同的载波间隔,适应不同传输场景; 新型原创 2020-12-20 21:48:17 · 2867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43:无线通信中复用技术的物理原理---空间复用、时分多址TDM、频分复用FDM、正交频分复用OFDM、空分复用MIMO、码分复用CDM
目录1. 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2. 空间复用--小区制3. 时分复用--TDM4. 频分复用--FDM:区分有保护间隔的不同频点的频谱5. 正交频分复用--OFDM:区分部分重叠的不同频点的子载波的信号6. 空分复用--多天线MIMO7. 码分复用--CDM...原创 2020-12-12 18:01:06 · 11850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42:LTE空口协议栈、数据处理流程与LTE的调制技术大全
LTE的数据处理,是数字调制、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数模转换、模拟调制的集大成者。这里汇集了众多的复杂的调制技术,包括高阶QAM正交幅度调制、正交多载波调制OFDM、CPRI传输、IQ双路正交载波调制、AD转换、射频模拟调制,LTE把调制技术发挥到了极致。同时LTE的调制技术跨越了LTE系统的两个网元BBU和RU,跨越了LTE协议栈物理层和RF层。...原创 2020-12-06 12:16:40 · 7652 阅读 · 5 评论 -
星星之火-41:LTE 20M带宽时,为什么是2048个采样点?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输入是每个OFDM子载波的幅度,每个OFDM子载波是单独的QAM幅度调制,每个QAM幅度调制的幅度值,就是一个采样值。任意一时刻,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输入维度,取决于子载波的个数。另外,傅里叶变换FFT的输入,必须是2^n。因此FFT的实际输入采样点,比子载波多。...原创 2020-12-05 22:36:05 · 8300 阅读 · 3 评论 -
星星之火-40:传统的频分多路复用FDM的调制+复用
在实际通信系统中,通常传输信道能够提供比单路或单用户所需要的带宽大得多的频谱带宽。因此,多用户复用同一个物理无线信道就尤为重要。通过载波频率来区分子信道是一种常用的多路复用的技术,即频分多路复用FDM技术。所谓传统的频分复用FDM与解复用,是相对OFDM正交频分复用与解复用而言的。...原创 2020-12-05 21:52:00 · 5643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39: 什么是LTE物理层“时频”资源以及与物理层信道帧结构、物理层信道的关系?
本文从时间和频率构成的二维矩阵的角度阐述什么是LTE的时频资源,以及他们与LTE物理层信道帧结构、物理层信道的关系原创 2020-12-05 21:43:08 · 3262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38:LTE物理层无线资源与帧结构快速入门
本文从以太网的帧结构为类比对象,比较LTE帧结构与以太网帧结构的区别,分析LTE物理层帧的类型以及物理层帧与LTE的时频资源的关系。原创 2020-12-05 21:37:13 · 5658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38:20M的LTE带宽,为什么是1200个子载波?
先给个结论:在LTE中,单个小区最大的频谱带宽为20M, 每个子载波的间隔为15K,带宽为30K, 一共可以分为1200个子载波。那这个数据是怎么来得呢?1. 15K子载波间隔的由来:如果子载波的带宽30K, 那么按照频分复用FDM的规则,频谱利用率最大的方式是:子载波之间是紧紧挨着,没有空隙,那么,子载波的间隔就是30K。LTE定义的子载波的间隔15K是怎么来的呢???1.1 第一种方式:降低子载波的带宽为15K。如下所示:降低子载波带宽是牺牲波特率为前提的,载..原创 2020-11-29 18:16:41 · 7805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37:为什么说调制的本质是函数相乘?为什么说解调的最高境界是傅里叶变换解调:相乘后再积分?
幅度调制的本质是函数相乘:幅度调制是用原始信号幅度控制载波信号的载波信号的幅度,从而进一步控制载波信号的相位。何为控制?就是用两个时域信号在同一个时间点的幅度进行相乘,形成的新的时域信号。y(t) = x(t)* c(t)三种解调方法:(1)模拟非同步解调(包络检波)电容器的作用就是用于滤除高频信号,起着滤波的作用,同时,电容的充放电,能够起对低频信号进行积分的作用。(2)模拟同步解调(相乘+滤波)y(t) = x(t)* c(t) * c(t)相乘的作.原创 2020-11-30 10:31:46 · 6543 阅读 · 2 评论 -
星星之火-36:LTE载波载波的间隔是15K, 载波波的带宽是多少? 15K还是30K?
先给个结论:在LTE中,单个小区最大的频谱带宽为20M, 每个子载波的间隔为15K,带宽为30K, 一共可以分为1200个子载波。那这个数据是怎么来得呢?15K子载波间隔的由来:如果子载波的带宽30K, 那么按照频分复用FDM的规则,频谱利用率最大的方式是:子载波之间是紧紧挨着,没有空隙,那么,子载波的间隔就是30K。LTE定义的子载波的间隔15K是怎么来的呢???第一种方式:降低子载波的带宽为15K。如下所示:降低子载波带宽是牺牲波特率为前提的,载波带宽降低一倍..原创 2020-11-29 18:13:43 · 8063 阅读 · 1 评论 -
星星之火-35:为什么傅里叶分析需要引入负频率以及负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1. 傅里叶分析的量化模型下图是通过傅里叶分析从时域信号中获取谐波分量的幅度特征的基本模型:是不是似曾相识?是的,这个模型就是从高频已调信号中解调出基带信号的模型!!!该模型是利用函数正交性原理,通过指定频率的复指数信号,从时域信号中获取指定频率的复指数信号的特征。不同的类型的时域信号,提取复指数信号的谐波分量的实部和虚部系数的模型是相同的,只是计算公式略有差别而已!最终会得到如下谐波信号序列:An.x * cos(nωt) +i*An.y*sin(n*ωt) ;......原创 2020-11-22 01:38:42 · 5653 阅读 · 1 评论 -
星星之火-33: 复指数信号与IQ双路载波调制
1IQ双路载波调制2 虚指数信号:3复指数信号与IQ双路载波调制3.1 虚指数信号的载波信号Z3.2 虚指数信号的调制信号S3.3 虚指数信号的调制过程3.4 虚指数信号的已调信号3.5 复指数/虚指数调制的优点...原创 2020-11-15 21:45:28 · 4049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34:傅里叶分析的9大步骤
步骤1:获取时域信号中直流分量幅度A0步骤2:获取时域信号中复指数基波信号的频率ω步骤3: 获取时域信号中复指数谐波分量的频率n*ω步骤4:获取时域信号中复指数谐波分量的幅度An.x与An.y步骤5:获取时域信号中复指数谐波分量的幅度An步骤6:获取时域信号中复指数谐波分量的相位θn步骤7:组合复指数信号步骤8:绘制时域信号的频谱图步骤9:绘制时域信号的相位谱图...原创 2020-11-19 20:09:29 · 4976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32: 扩频码、OVSF正交扩频码、Walsh函数、信道码;扰码、伪随机码序列、m序列码、Gold码序列
扩频码、OVSF正交扩频码、Walsh函数、信道码;扰码、伪随机码序列、m序列码、Gold码序列原创 2020-11-08 16:41:16 · 5661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31:WCDMA码分多址复用与解复用的数学计算案例
案例1:单用户二进制比特1的扩频与解扩案例2:单用户二进制比特0的扩频与解扩案例3:PSK数字调制 + 单路功率不变,总功率变大 + 多路复用 + 射频幅度调制案例4:码分多址CDMA---PSK数字调制+单路功率降低,总功率不变+多路复用+幅度调制案例5:码分多址CDMA---QPSK数字调制+单路功率降低,总功率不变+多路复用+IQ模拟调制...原创 2020-11-08 16:32:16 · 4097 阅读 · 3 评论 -
星星之火-30:什么是WCDMA的伪随机码与扰码?
1 扰码的动机WCDMA的正交码真正的目的不是编解码,而是为了复用与解复用。正交码的最重要的特性是:正交码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他正交码一起存在的,正交码之间的内积为0,正交码与自身的内积不为0,与自身内积不为0。这种内积为0特性。有助于通过正交码编码、复用的复合信号中恢复出使用自身正交码编码的数据,而忽略使用其他正交码编码的数据(正交码相乘后积分值为0)。然后,完全的正交码,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N个比特的二进制码空间,虽然有2^N个二进制码,但符合两两正交的码字只有N个,比如N=8时,有6原创 2020-11-08 16:21:19 · 1760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29:什么是WCDMA中OVSF正交扩频码+扰码的混合编码方案?
虽然OVSF正交扩频码是完全的正交码,能够实现在扩频的同时,能够实现码分复用。但由于完全OVSF的数量太少,资源有限,这限制了其实际系统中的适用范围。具有伪随机特性的扰码扰码,同时具备了近似正交的特性,相同的比特长度的情况下,其码资源的数量远远大于OVSF正交扩频码的数量,这使得扰码在多用户复用与解复用的场合有了一定的应用空间,弥补了OVSF正交扩频码的不足。原创 2020-11-08 16:12:14 · 4900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28:什么是CDMA的远近效应与功率控制?
1. 什么是功率远近效应与功率控制移动通信是在运动过程中进行的,移动台之间会出现近处移动台干扰远处移动台的现象,称为远近效应。对于频分多址与时分多址的系统,远近效应并不是那么明显,然而码分多址,同一小区内的所有的用户,他们的载频的频率是相同的,频谱带宽相同,数据的收发时间是并行的,因此他们的数据通过扩频码叠加在一起。远近不同的用户,其叠加在一起的信号的功率是不相同的,因此功率大的用户的数据,很容易对功率小的用户的数据形成干扰,因此CDMA系统中,远近效应非常明显。这就需要一种技术,确保不同的原创 2020-11-02 23:28:28 · 5017 阅读 · 1 评论 -
星星之火-27:3G CDMA系统中多用户复用的码分多址原理
1 CDMA码分多址概述码分多址无非是在单用户数学信号扩频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对多用户的支持。如下图所示:每一路的User X Coding,实质上就是扩频编码,每一路的User X DeCoding就是扩频解码。CDMA码分多址: 发送时,不同用户的二进制数据,先经过各自的数字调制,映射成确定的数字信号,然后各自通过所谓的CDMA扩频码,对各自的数字信号进行扩频编码,最后全部叠加在一起,对载波信号进行射频调制。这导致一个结果,所有用户不仅使用相同频率的宽带载波信号进行传输,还在时间上重叠原创 2020-11-01 22:19:51 · 3892 阅读 · 3 评论 -
星星之火-26:3G CDMA系统中单用户的扩频原理
3G CDMA系统中单用户的扩频的基本原理1. 什么是扩频?扩频(Spread Spectrum,SS)是将传输信号的频谱(spectrum)打散到较其原始带宽更宽的一种通信技术。如下图所示:根据香农定理,无论采用哪种数字调制方式,在信噪比S/N一定的情况下,调制后信号所需要的频谱带宽,与波特率成正比,速率越高,带宽越大;速率越小,带宽越小。先假设扩频码长度为N。上图中的左图是:扩频前,数字调制后的信号的频谱,信号的带宽较窄,说明扩频前,波特率较低,二进制数据的比特率较低。.原创 2020-11-01 22:15:40 · 5158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25:为什么说3G CDMA扩频技术能够降低单个符号的信号发送功率
信号的功率与信号的幅度的平方成正比,信号功率主要取决于信号的幅度。假设扩频码的长度为N.情形1:扩频前,每个符号的调制幅度为A1,则:调制后,每个符号的功率P1∝ A1^2,情形2:扩频后,单个码元的调制幅度相对于情形1不变, A2=A1.假设:每个符号被扩展成N个码元(chip),每个码元(chip)单独调制.则:每个码元的调制功率P=P1.则:每个符号的调制功率 P2 = P1* N,此种情绪的应用:在数据传输率不变的情形下,通过扩频,增加信号的带宽,......原创 2020-10-31 14:35:28 · 3129 阅读 · 6 评论 -
星星之火-24: 3G CDMA中为什么要把1转换成+1,0转换成-1才进行扩频与码分多址运算?+1,-1转换的本质是什么?
扩频运算,宏观上看,是把一个比特的0或1,扩展成8比特,起到了扩频的效果,从效果上理解扩频,没有多大的问题。但为什么要把预先把1转换成+1,0转换成-1才能运算?+1,-1转换的本质是什么?不要小看这个不起眼的转换,它涉及到数字无线通信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调制技术,即如何通过无线电磁波传递比特0和比特1的二进制数据。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对于理解扩频与数字调制映射、高频调制的相互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再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扩频实现码分多址的多用户复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原因1:二进制比特运算不支..原创 2020-10-31 11:03:51 · 2788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23: 什么是硬切换与软切换?先分手再谈新恋爱还是骑驴找马,脚踩两只船
这里涉及到一个主题:就是手机通话过程中的小区切换。小区切换(Hand Over):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当移动台从一个小区(指基站或者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时,为了保持移动用户的不中断通信需要进行的信道切换。是指当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或者由于外界干扰而造成通话质量下降时,必须改变原有的话音信道而转接到一条新的空闲话音信道上去,以继续保持通话的过程。切换是移动通信系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切换失败会导致掉话,影响网络的运行质量。小区切换大致分为:原创 2020-10-24 18:23:05 · 4133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22: 什么是手机小区重选?跳槽
小区重选(cell reselection)指手机在空闲模式下,通过监测邻区和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以选择一个最好的小区提供服务信号的过程。选择了一家新公司,并不意味着永久待在一家公司。当前服务的公司,有可能由于经营状况变变糟,薪资水平下降,也有可能有更好的公司,跳槽是常有的事。小区重选,就是跳槽的过程,是骑驴找马的过程!分为两个子过程:(1)手机小区测量UE成功驻留后,将持续进行本小区测量。当本小区的信号质量不再满足某种条件时,就会启动小区重选的过程。(2)手机小区重选小区变成禁止原创 2020-10-24 17:12:58 · 2690 阅读 · 0 评论 -
星星之火-21: 什么是小区选择/小区初选?失业状态找工作
小区初选:是指手机在没有驻留的小区的情况下,选择一个合适的小区驻留的过程。小区初选,类似大学毕业或失业状态下找工作,基本思想是尽快找到找到工作。因此,小区选择的基本的思想是:尽快选择信号质量最好的小区。选择小区的其他条件有:选择优先级高的小区、选择归属运营商的小区、选择允许接入的小区、提供无线接入允许的最低信号电平C1。基本过程如下:(1)RF信道扫描(对GSM而言,实际上是125个载频扫描)如果开机之前驻留过小区,先扫描列表中所有频点的平均信号强度。如果开机之前没有驻留原创 2020-10-24 17:07:19 · 260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