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早期预警与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1. 滑坡现象、触发机制与监测技术
滑坡是全球常见且具灾难性的灾害之一,表现为大量岩石和碎屑沿斜坡下滑。它常发生在陡坡地区,但低地势区域也可能出现。触发因素包括自然事件和人类活动,主要是长时间降雨或融雪使不透水地下层湿润,导致上层土体变重,在有利的地层走向下开始滑动。
滑坡监测旨在确定滑坡规模、样式,进行紧急预警或辅助制定补救措施。常见监测技术如下:
|监测技术|优点|缺点|
| ---- | ---- | ---- |
|GPS 技术|站点无需相互可见,测量灵活;可自动连续测量,不受天气影响;测量时间短,信息为 3D 坐标,分辨率达 5mm|数据质量受天气影响,使用多参考点或伪卫星会增加成本|
|激光扫描|基于 LIDAR 可远程测量数百万点,提供详细空间信息|成像时间长,精度受植被、扫描仪定位和稳定点位置影响|
|岩土传感器(如伸缩仪、测斜仪等)|可本地存储数据、自动记录,能改变更新率|部分传感器需钻孔安装,伸缩仪在大变形时电缆可能断裂|
|光学时域反射计(OTDR)|可测量光纤损耗,通过散射光测量位移| - |
|合成孔径雷达(SAR)|可测量地面高程,InSAR 能检测地表位移| - |
|摄影测量|野外工作时间短|需额外气象传感器校准|
不同监测技术各有优劣,设计监测方案时需考虑监测目的、滑坡类型和场地环境等因素。
2.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设置
2.1 网络架构
用于滑坡连续监测的 WSN 部署受地形、覆盖面积和土壤形态影响。通常监测区域无永久电源,但有 GSM 信号。常见架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