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 LTE 频率表

 广电是移动通信领域新玩家,第四大运营商,拥有700MHz和4.9GHz频段:700MHz(Band28,n28), 703-733/758-788MHz和4.9GHz(n79), 4900MHz-4960MHz。

世界各国运营商通信频段

 一、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3个主要运营商(不含虚拟运营商),分别为: China Mobile、 China Unicom、 China Telecom。

有2个GSM频段,分别为: DCS1800、 GSM900。

有2个WCDMA频段,分别为: Band 1、 Band 8。

有2个CDMA2000频段,分别为: BC0、 BC6。

有2个TD-SCDMA频段,分别为: Band 34、 Band 39。

有6个LTE频段,分别为: Band 1、 Band 3、 Band 5、 Band 39、 Band 40、 Band 41。

二、中国香港

中国香港共有4个主要运营商(不含虚拟运营商),分别为: 中国移动(香港)、 香港电讯(电讯盈科)、 和记黄埔、 Smartone。

有2个GSM频段,分别为: DCS1800、 EGSM900。

有3个WCDMA频段,分别为: Band 1、 Band 5、 Band 8。

有1个CDMA2000频段,分别为: BC0。

有4个LTE频段,分别为: Band 3、 Band 7、 Band 8、 Band 40。

三、美国

美国共有7个主要运营商(不含虚拟运营商),分别为: AT&T、 T-Mobile、 Sprint、 Verizon、 U.S. Cellular、 C Spire Wireless、 Shenandoah Telecommunications (Shentel)。

有1个GSM频段,分别为: PCS1900。

有2个cdmaOne频段,分别为: BC0、 BC1。

有3个WCDMA频段,分别为: Band 2、 Band 4、 Band 5。

有3个CDMA2000频段,分别为: BC0、 BC1、 BC10。

有14个LTE频段,分别为: Band 2、 Band 4、 Band 5、 Band 12、 Band 13、 Band 14、 Band 17、 Band 25、 Band 26、 Band 29、 Band 30、 Band 41、 Band 66、 Band 71。

四、英国

共有4个主要运营商(不含虚拟运营商),分别为: Vodafone_UK、 BT(含EE)、 Hutchison 3G UK (Three UK)、 O2。

有2个GSM频段,分别为: DCS1800、 EGSM900。

有2个WCDMA频段,分别为: Band 1、 Band 8。

有5个LTE频段,分别为: Band 1、 Band 3、 Band 7、 Band 20、 Band 38

五、日本

日本共有3个主要运营商(不含虚拟运营商),分别为: KDDI、 NTT DoCoMo、 软银。

有6个WCDMA频段,分别为: Band 1、 Band 6、 Band 8、 Band 9、 Band 11、 Band 19。

有2个CDMA2000频段,分别为: BC0、 BC6。

有12个LTE频段,分别为: Band 1、 Band 3、 Band 8、 Band 9、 Band 11、 Band 18、 Band 19、 Band 21、 Band 26、 Band 28、 Band 41、 Band 42。

六、印度

印度共有7个主要运营商不含虚拟运营商),分别为: Bharat Sanchar Nigam Limited (BSNL)、 Bharti Airtel、 Mahanagar Telephone Nigam Limited (MTNL)、 Reliance Communications (RCOM)、 Reliance Jio Infocomm (Jio)、 Tata Teleservices、 Vodafone Idea。

有2个GSM频段,分别为: DCS1800、 EGSM900。

有2个WCDMA频段,分别为: Band 1、 Band 8。

有6个LTE频段,分别为: Band 1、 Band 3、 Band 5、 Band 8、 Band 40、 Band 41。

七、加拿大

加拿大共有10个主要运营商(不含虚拟运营商),分别为: Bell Mobility/BCE、 Fido Solutions、 Rogers Wireless、 Telus、 Vidéotron、 Freedom Mobile、 Bell MTS、 Eastlink、 Ice Wireless、 SaskTel。

有2个GSM频段,分别为: GSM850、 PCS1900。

有3个WCDMA频段,分别为: Band 2、 Band 4、 Band 5。

有2个CDMA2000频段,分别为: BC0、 BC1。

有9个LTE频段,分别为: Band 2、 Band 4、 Band 5、 Band 7、 Band 12、 Band 17、 Band 29、 Band 42、 Band 66。

八、巴西

巴西共有6个主要运营商(不含虚拟运营商),分别为: Claro、 Nextel、 Oi、 Telefônica Brasil、 Algar Telecom、 TIM Brasil。

有4个GSM频段,分别为: DCS1800、 EGSM900、 GSM850、 PCS1900。

有4个WCDMA频段,分别为: Band 1、 Band 2、 Band 5、 Band 8。

有4个LTE频段,分别为: Band 1、 Band 3、 Band 7、 Band 28。

九、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共有3个主要运营商(不含虚拟运营商),分别为: Optus、 Telstra、 Vodafone。

有2个GSM频段,分别为: DCS1800、 EGSM900。

有3个WCDMA频段,分别为: Band 1、 Band 5、 Band 8。

有7个LTE频段,分别为: Band 1、 Band 3、 Band 5、 Band 7、 Band 8、 Band 28、 Band 40

十、韩国

韩国共有3个主要运营商(不含虚拟运营商),分别为: SK Telecom、 KT、 LG UPlus。

有1个WCDMA频段,分别为: Band 1。

有2个CDMA2000频段,分别为: BC0、 BC4。

有5个LTE频段,分别为: Band 1、 Band 3、 Band 5、 Band 7、 Band 8

<think>嗯,用户的问题是关于LTE Band 1和Band 7中ALCR Fail和SEM Fail的原因及优化策略。这属于无线通信领域的射频性能问题,需要从发射机性能和接收机灵敏度两个角度分析。 用户可能是射频工程师或网络优化人员,正在排查设备认证或现网中的测试失败问题。从专业术语的使用来看,用户应该具备一定的通信基础,但可能对具体故障机制不够熟悉。需要同时提供理论分析和实操性建议。 ALCR Fail的核心是接收链路问题。Band 1(2.1GHz)和Band 7(2.6GHz)都属于中高频段,需要考虑:接收机噪声系数恶化可能源于前端LNA设计或滤波器插损;参考灵敏度下降需检查基带算法中的信道估计精度;而本振相位噪声在较高频段更容易恶化接收机解调性能。 SEM Fail则集中在发射机指标。注意到Band 7的带宽更大(20MHz vs Band 1的15MHz),对功放线性度要求更高:ACLR指标直接关联功放静态工作点设置是否合理;而带外辐射可能暴露滤波器抑制比不足或数字预失真(DPD)收敛异常的问题。 优化策略需要分层实施:硬件层面建议检查Band 7的腔体滤波器温度稳定性;软件层面可重点优化Band 1的AGC收敛速度。测试时需要特别注意Band 7在2600MHz频段存在较强的卫星干扰背景噪声,这可能被误判为SEM Fail。 用户可能还会关注成本控制方案,比如通过校准算法补偿而不用更换高成本滤波器。在后续问题中补充了成本考量因素,这样更贴近工程实际需求。</think>以下是关于LTE Band 1和Band 7中ALCR FailSEM Fail的原因分析及优化策略: --- ### **一、ALCR Fail (允许最小耦合损耗失败)** #### **根本原因** 1. **接收机灵敏度不足** - 低噪声放大器(LNA)噪声系数过高 $$NF_{LNA} > 3dB$$ - 基带解调算法缺陷导致误码率(BER)上升 - 本振相位噪声恶化(尤其在Band 7高频段更敏感) 2. **发射机功率泄漏** - 功放(PA)非线性产生带外杂散,干扰接收通道 - 双工器隔离度不足(典型值需>55dB)$$Isolation_{duplexer} < 55dB$$ 3. **系统设计缺陷** - 天线耦合过强(如紧凑型设备布局) - 参考灵敏度计算未预留足够余量(建议>3dB) --- ### **二、SEM Fail (频谱发射模板失败)** #### **关键因素** 1. **功放非线性失真** - 三阶交调截点(IP3)不足 $$IIP3 < 10dBm$$ - 记忆效应引起频谱再生(Band 7的2.6GHz频段更显著) 2. **调制信号缺陷** - 调制器I/Q不平衡导致正交误差(>1°相位误差) - 数模转换器(DAC)量化噪声超标 3. **滤波器抑制不足** - 声表面波(SAW)滤波器带外抑制不足(需>40dBc) - 数字预失真(DPD)算法收敛失效 --- ### **三、优化策略** #### **硬件层面** | 模块 | Band 1 (2.1GHz) | Band 7 (2.6GHz) | |--------------|----------------------------------|----------------------------------| | **功放(PA)** | 采用Doherty架构提升效率 | 使用GaN材料增强高频线性度 | | **滤波器** | 增加LC匹配网络改善带外抑制 | 选用BAW滤波器(抑制>45dBc) | | **双工器** | 优化接地层减少寄生电容 | 采用三腔体结构提升隔离度 | #### **软件算法** 1. **自适应数字预失真(DPD)** - 更新多项式模型:$$y(n) = \sum_{k=0}^{K} a_k x(n-k) + \sum_{k=1}^{K} \sum_{m=1}^{M} b_{km} x(n-k)|x(n-k)|^{2m}$$ - Band 7需增加记忆深度补偿(建议K≥5) 2. **接收链路优化** - 动态调整LNA偏置电压(灵敏度提升1-2dB) - 采用最大似然序列检测(MLSE)改善BER --- ### **四、测试验证方法** 1. **ALCR验证** - 使用信道仿真器注入AWGN噪声,验证接收机在-97dBm电平下的BLER<10% 2. **SEM测试** - 分段扫描频偏点(重点关注±2.5/5/10MHz偏移) - 示例模板要求: ``` | 频偏 | Band 1限值 | Band 7限值 | |----------|------------|------------| | ±2.5MHz | -30dBc | -33dBc | | ±5.0MHz | -45dBc | -48dBc | ``` > 注:Band 7因更高频段和更宽带宽(20MHz vs Band 1的15MHz),对线性度和相位噪声要求更严苛[^1]。 --- ### **典型问题解决方案** ```mermaid graph TD A[ALCR/SEM Fail] --> B{故障定位} B -->|接收问题| C[矢量网络分析仪测S11<-10dB] B -->|发射问题| D[频谱仪测ACLR<-45dBc] C --> E[优化LNA输入匹配] D --> F[校准DPD查找表] ``` ---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Risehuxyc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