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与电感器:原理、发现与应用
1. 电感与电感器基础
当电流流经导体时,会产生磁场,而这个磁场会对电路的运行产生影响。为了描述这种影响,引入了一个电路参数——电感。电感完全源于电流产生的磁场,其作用是减缓电流的增长和崩溃速度,总体上阻碍电流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电感类似于机械系统中的惯性。使用电感进行分析的优势在于,我们可以抛开所有关于磁学和磁场的考虑,只专注于电路中常见的量,如电压、电流以及新引入的电路参数——电感。
电路中具有电感的元件称为电感器。最简单的电感器是一个简单的线圈,如图13 - 1(a)所示。理想情况下,电感器只具有电感,但由于它们由导线制成,也会有一定的电阻。不过,在开始时,我们假设这种电阻可以忽略不计,将电感器视为理想元件(即假设它们除了电感之外没有其他特性)。在实际应用中,电感器也被称为限流线圈(因为它们试图限制或“阻碍”电流的变化)或电抗器(原因将在第16章讨论)。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将它们称为电感器。
在电路图和方程中,电感用字母L表示,其电路符号是一个线圈,如图13 - 1(b)所示。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enry)。
电感器的应用十分广泛:
- 在收音机中,它们是调谐电路的一部分,用于选择电台。
- 在荧光灯中,它们是镇流器电路的一部分,用于在灯开启时限制电流。
- 在电力系统中,它们是保护电路的一部分,用于在故障条件下控制短路电流。
2. 电磁感应的发现
我们关于电感和感应电压的大部分知识都归功于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和约瑟夫·亨利(Joseph Henry,1797 - 1878)。尽管他们独立工作(法拉第在英国,亨利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