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可持续性:当代艺术的困境与反思
1. 不可持续艺术文化的形成
在当代西方社会,艺术在维持不可持续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美国的戏剧、音乐和博物馆观众逐渐被隔离,形成了“高雅文化”领域,将莎士比亚等原本大众共享的文化符号变成了精英专属。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分析了艺术生产的社会性质,指出自主艺术的概念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副产品。霍华德·贝克尔则分析了艺术作为一个特定社会“世界”,如何建立自己的规则和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这种制度化过程使艺术领域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世界,“高雅艺术”被置于神坛,其消费者和从业者借此与其他社会群体区分开来,并施加象征性暴力。艺术越来越关注“为艺术而艺术”或自我指涉,对与环境的关系兴趣寥寥。社区艺术等替代发展往往被忽视,艺术补贴也大多流向“高度自主的高雅艺术”。艺术因此成为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职业领域,加剧了社会现实的碎片化。
代表人物 | 主要观点 |
---|---|
劳伦斯·莱文 | 描述美国19世纪后半叶艺术观众的隔离,莎士比亚从大众文化符号变为精英专属 |
皮埃尔·布尔迪厄 | 分析艺术生产的社会性质,指出自主艺术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副产品 |
霍华德·贝克尔 | 分析艺术作为特定社会“世界”的规则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