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67890123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29、艺术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本文综述了艺术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多领域研究,涵盖了艺术经济与社会分析、生态美学、艺术实践、跨学科研究、组织学习、文化批判、技术发展、教育、社会变革、生态系统、消费社会及哲学思考等方面。通过梳理相关学者和研究者的观点,分析了艺术如何在促进社会、环境可持续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探讨了未来艺术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的方向。原创 2025-07-25 13:52:38 · 17 阅读 · 0 评论 -
28、潜意识、可持续文化与生态艺术的深度剖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潜意识如何影响生态创生过程,以及不可持续性文化的根源与批判,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包括系统思维和复杂性文化的兴起。同时,文章分析了生态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社会与政治变革中的作用,强调艺术在推动可持续未来中的重要性。原创 2025-07-24 12:53:28 · 17 阅读 · 0 评论 -
27、艺术与可持续发展:迈向复杂文化的探索
本文探讨了艺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强调迈向复杂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历史案例、系统思维和生态艺术的发展,揭示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潜力。同时,文章讨论了政策和技术在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跨学科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原创 2025-07-23 10:59:27 · 16 阅读 · 0 评论 -
26、艺术世界中的政治格局与变革:从霸权到多元的探索
本文探讨了艺术世界中的政治格局与变革,从霸权到多元的演变过程。分析了权力核心的形态、政治格局的类型、决策方式(妥协与共识)以及影响艺术世界变革的因素,包括信念、习惯、外部环境和复杂性理论。通过舞蹈领域的实例和德国纳粹时期的历史教训,揭示了艺术世界与更广泛社会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强调多元主义对可持续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原创 2025-07-22 12:17:08 · 15 阅读 · 0 评论 -
25、艺术、可持续性与社会变革:从约定论视角出发
本文从约定论的视角探讨了艺术、可持续性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代艺术中的可持续性趋势及其与社会约定的互动。艺术家作为约定创业者,通过实验性艺术实践推动跨约定互动与社会创新,但同时也面临艺术世界内部约定的限制。文章结合案例和理论,探讨了双重创业的复杂性与策略,并引入二级学习和潜意识等心理与认知维度,以期为艺术驱动的社会变革提供新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启示。原创 2025-07-21 09:40:21 · 16 阅读 · 0 评论 -
24、后环境主义艺术:“漂绿”展览的多维审视
本文探讨了2008年都灵Fondazione Sandretto Re Rebaudengo举办的“漂绿”展览及其所代表的后环境主义艺术思潮,分析了策展话语、后环境主义理论、瓜塔里的‘三种生态学’理念及其与参展作品的关联。展览批判了‘漂绿’现象,即企业或组织通过虚假生态行为塑造绿色形象,同时反思了环境主义的局限性,并探讨了艺术在生态问题中的批判性与变革潜力。文章还总结了展览对当代艺术生态话语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艺术在生态议题上的发展趋势,包括多元化表达、跨学科合作、公众意识提升及对技术的理性应用。原创 2025-07-20 11:09:30 · 18 阅读 · 0 评论 -
23、艺术与可持续性:展览中的多元探索
本文探讨了艺术与可持续性之间的多元联系,通过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展览,展示了艺术家和策展人如何通过艺术创作引发对环境、社会和文化问题的关注。从‘超越绿色’到‘暂停’展览,文章分析了可持续性美学、艺术实践以及展览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展望了未来艺术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深入探索。原创 2025-07-19 10:16:12 · 12 阅读 · 0 评论 -
22、当代艺术中的可持续性与生态主题探索
本文探讨了当代艺术如何围绕可持续性与生态主题展开实践与思考。从术语的引入、展览的发展到生态中心主义的提出,艺术家们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回应生态危机。文章还分析了艺术与生态融合的未来潜力,包括推动社会变革、跨学科合作、技术创新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为构建可持续的未来提供了新的视角。原创 2025-07-18 16:10:19 · 19 阅读 · 0 评论 -
21、生态艺术:Ecovention展览与多元维度的艺术实践
本博客探讨了生态艺术领域中Ecovention展览及其多元维度的艺术实践。通过分析多位艺术家如Stacy Levy、Erica Fielder、Mel Chin等的生态实践,以及Ecovention展览的五大维度,展示了艺术如何介入生态问题,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博客还总结了生态艺术的意义,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包括获得更多支持、跨学科融合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原创 2025-07-17 09:01:24 · 13 阅读 · 0 评论 -
20、生态艺术:理念、实践与发展方向
本文探讨了生态艺术的理念、实践与发展,从不同艺术家和团体的多元观点出发,分析了生态艺术的目标、方法与工具。通过莫农加希拉会议的讨论,总结了生态艺术在城市空间变革中的潜力,并深入剖析了跨学科合作与社区参与在生态艺术实践中的重要性与挑战。同时,文章展望了生态艺术与技术融合、生态艺术教育普及以及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的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16 14:16:13 · 16 阅读 · 0 评论 -
19、艺术的再魅化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探讨了艺术领域正在兴起的新运动,强调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虚无主义转向更具社会性和目的性的艺术实践。文章分析了自我认知的转变、文化范式的更迭、女性原则与整体主义的平衡、重构性后现代主义的意义、萨满艺术的魅力,以及艺术与社会变革的关系。同时,讨论了艺术界对有用性与无用性的争议,展望了未来艺术的发展趋势,指出艺术应更加注重与环境、观众的互动,为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原创 2025-07-15 16:33:22 · 14 阅读 · 0 评论 -
18、艺术与可持续发展:八位艺术家的生态实践探索
本文探讨了艺术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重点介绍了八位艺术家——乌克勒斯、帕特里夏·约翰森、赫尔曼·普里甘、阿维娃·拉赫曼尼、琳恩·赫尔、大卫·黑利、雪莱·萨克斯、詹姆斯·特瑞尔和安迪·戈德斯沃西的生态艺术实践。这些作品涵盖了垃圾艺术、生态城市规划、景观修复、跨物种艺术、社会雕塑等多个方向,展示了艺术如何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反思提供创新视角。文章还总结了生态艺术的特点、创作流程、社会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强调了其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原创 2025-07-14 16:56:35 · 23 阅读 · 0 评论 -
17、生态艺术先驱:探索艺术与生态的融合之路
本博客探讨了生态艺术的起源与发展,重点介绍了多位先驱艺术家及其对艺术与生态融合的贡献。从20世纪60年代起,汉斯·哈克、艾伦·松菲斯特、约瑟夫·博伊斯、哈里森夫妇以及米尔勒·拉德曼·尤克尔斯等人通过各自独特的艺术实践,将生态、社会和政治议题融入创作之中。他们不仅推动了生态艺术的发展,也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灵感和方向。博客还分析了这些艺术家的共同特点与深远影响,并展望了生态艺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原创 2025-07-13 11:14:45 · 40 阅读 · 0 评论 -
16、可持续性美学与生态艺术的发展
本文探讨了可持续性美学与生态艺术的发展,分析了其内涵、挑战及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文章解析了生态艺术的定义、实践及其与其他艺术运动的关联,回顾了生态艺术的历史展览与社会影响,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12 13:08:12 · 16 阅读 · 0 评论 -
15、艺术与可持续性:感知自然的新视角
本文探讨了艺术与可持续性之间的深层联系,强调通过灵性感知、现象学与泛灵论视角重新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文章分析了自然形式与人工制品在感知上的差异,讨论了生态萨满、语言的参与性本质以及气候变化的现象学挑战。通过融合土著文化智慧、当代艺术实践与生态科学,提出了培养生态感知、合理利用技术以及加强科学与艺术合作等策略,以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认知框架。原创 2025-07-11 11:46:22 · 16 阅读 · 0 评论 -
14、可持续性美学:复杂性与跨学科敏感性的探索
本文探讨了可持续性美学的两个核心维度:对复杂性的敏感性和跨学科敏感性。从莫兰的复杂性文化、杜威的审美体验,到尼科莱苏的跨学科态度,深入分析了如何通过多元统一、系统思维、开放性和生态理解等理念,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科学与艺术、理性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文章结合理论框架与实际案例,提出了培养跨学科思维的方法,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明转型提供思想和行动指南。原创 2025-07-10 15:21:49 · 14 阅读 · 0 评论 -
13、可持续性美学:连接与复杂性的探索
本文探讨了可持续性美学的概念及其在艺术和社会中的应用。与传统以对象为中心的美学不同,可持续性美学强调对连接模式和复杂性的感知,倡导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生态的统一。文章从生态美学的启示出发,结合人类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的理论,分析了可持续性美学的多层次特征,并探讨了其在艺术创作、城市规划和教育领域的实践。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可持续性美学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09 14:19:30 · 11 阅读 · 0 评论 -
12、艺术与可持续性:美学视角下的探索
本文探讨了艺术与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重点从美学视角分析了审美体验在可持续性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文章涉及系统思维、复杂性思维以及自创生生态等概念,强调了美学在推动社会变革、影响道德决策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策略中的价值。通过对生态美学、环境美学等类型的分析,文章呼吁将审美体验融入教育、城市规划和社会发展,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原创 2025-07-08 09:42:59 · 14 阅读 · 0 评论 -
11、跨学科研究:探索可持续发展文化的新思维
本文探讨了跨学科研究在探索可持续发展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复杂思维和量子物理学对跨学科研究的启示,并详细阐述了多学科、跨学科和跨领域研究的区别。文章还讨论了跨领域研究中的自然观、跨文化交流以及行动研究的本质,强调了其作为一种新思维方式的潜力与挑战。最后,文章总结了跨领域研究的核心要点,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07 13:23:27 · 18 阅读 · 0 评论 -
10、可持续发展文化中的复杂性与组织性探索
本文探讨了埃德加·莫兰关于可持续发展文化中复杂性与组织性的思想,分析了物理系统、生命系统、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多维关系。通过莫兰的跨学科方法,揭示了复杂性、无序与组织的相互作用,以及生态思维对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文章还比较了莫兰思想与其他理论的区别,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跨学科融合、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社会-生态组织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原创 2025-07-06 13:46:10 · 18 阅读 · 0 评论 -
9、迈向可持续文化:从系统思维到复杂性文化
本文探讨了从系统思维迈向复杂性文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文章分析了拉兹洛的统一理论和控制论的局限性,强调复杂性理论对多维度现实的深入理解。通过埃德加·莫兰等思想家的观点,文章指出复杂性文化需要关注秩序与无序的交织、多维度相互作用以及新兴组织的动态平衡。同时,文章提出了复杂性文化在教育、城市规划和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实践意义,并探讨了实现这一文化转型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最终为迈向可持续文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7-05 11:22:03 · 20 阅读 · 0 评论 -
8、厄文·拉兹洛的系统思维及其局限性
本文深入探讨了厄文·拉兹洛的系统思维理论,包括其核心观点和局限性。文章分析了拉兹洛提出的四个系统命题,指出其过度强调秩序、整体还原论倾向以及对涌现性和复杂性的忽视等问题。此外,文章还对比了拉兹洛理论与其他系统理论的异同,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促进对复杂自然和社会系统的更全面理解,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原创 2025-07-04 16:56:20 · 10 阅读 · 0 评论 -
7、迈向可持续文化的系统思考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系统思考推动可持续发展,从社会系统的视角分析了意义、文化、技术和权力的作用,并提出社会组织应被视为具有学习和适应能力的生命体。文章还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全球公民社会的价值观、生态工业革命以及服务经济的潜力,强调实现可持续未来需要在价值观、经济模式和文化层面进行深刻变革。原创 2025-07-03 09:54:33 · 13 阅读 · 0 评论 -
6、迈向可持续文化:系统思维与生命的系统观
本文探讨了迈向可持续文化的重要理论基础,重点分析了系统思维与生命的系统观。文章从复杂系统的特性入手,阐述了生命系统的核心特征,包括网络、代谢、膜、涌现、进化以及多样性与恢复力等。同时,深入讨论了意识的层次、认知的本质、自生产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为构建可持续文化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支持。通过整合Fritjof Capra、Maturana和Varela等学者的观点,文章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生命系统的动态组织和进化过程,为推动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提供了启示。原创 2025-07-02 15:19:34 · 13 阅读 · 0 评论 -
5、迈向可持续文化:系统思维的探索与应用
本文探讨了在不可持续文化与艺术现象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系统思维和复杂性理论来理解和应对可持续发展的多维挑战。文章从系统思维的基础知识出发,分析了其在农业发展、文化构建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并指出了系统思维在实践中的局限性与应对策略。通过引入系统思维,文章强调超越二元对立、重视相互关系和长期平衡的重要性,为迈向可持续文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7-01 09:31:53 · 12 阅读 · 0 评论 -
4、艺术与可持续性:当代艺术的困境与反思
本文探讨了当代艺术在浪漫秩序和技术系统交织影响下的困境与可持续性问题。从艺术制度化、社会隔离、技术依赖到现代和后现代艺术的局限性,文章分析了艺术如何逐渐脱离社会环境,并加剧了社会现实的碎片化。通过回顾布尔迪厄、贝克尔、加布利克、卢曼等学者的观点,以及对艺术观念、实践和制度的批判性反思,指出当代艺术需要重新思考其与社会的关系,以实现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和文化价值。原创 2025-06-30 15:30:12 · 12 阅读 · 0 评论 -
3、不可持续性文化与艺术剖析
本博客深入剖析了西方社会中不可持续性文化的多重根源及其表现。从认知模式的危机、消费主义的盛行,到技术系统的形成和社会系统的自我生成性,文章探讨了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导致当代社会面临的生态危机和可持续性挑战。同时,博客还引入了卢曼的系统理论,分析了现代社会功能分化下的自闭症倾向及其对生态危机的悲观应对。通过批判性反思,博客呼吁超越现有的不可持续性文化,探索新的认知模式和发展路径,以构建更加和谐、可持续的社会。原创 2025-06-29 10:45:22 · 15 阅读 · 0 评论 -
2、艺术与可持续性:探索复杂世界中的新范式
本文探讨了艺术与可持续性之间的深刻联系,分析了不可持续性文化的根源,并提出了迈向可持续性文化的新范式。文章融合了系统思维、复杂性理论和跨学科框架,阐述了艺术在社会可持续性变革中的潜力和作用。同时,介绍了生态艺术实践和当代艺术界对可持续性问题的关注,强调艺术作为推动社会走向可持续未来的重要力量。原创 2025-06-28 13:41:17 · 14 阅读 · 0 评论 -
1、艺术与可持续性:探索文化维度
本文探讨了艺术与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了文化维度在可持续性中的作用。从概念普及到术语选择,从环保运动的分歧到复杂性文化的构建,文章涵盖了系统思维、整体论的局限、生态艺术形式以及当代艺术中生态主题的演变。同时,讨论了艺术如何推动社会惯例变革,并促进可持续性理念的传播与实践。原创 2025-06-27 10:44:37 · 12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