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与面向能力的架构:从理论到实践
1 边缘计算的基础与定义
边缘计算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正在逐渐改变我们对计算的认知。边缘计算不仅仅是云计算的延伸,而是一个全新的计算范式,它强调在数据生成和消费的上下文中进行计算。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的关键区别在于,边缘计算在时间和空间上与物理场景紧密耦合,而云计算资源与物理上下文解耦,以便它们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中高效共享。
1.1 寻找边缘
边缘计算的定义较为复杂,因为从不同的视角审视时,边缘的概念通常隐含地与不同的范围相关联。有些人将边缘定义为“云边缘”,这是一种非常限制性的观点,将边缘计算场景限制在连接场景中。而另一些人将边缘定义为“数据源和云之间的一切”,这又过于宽松。为了更好地理解边缘计算,我们需要审视一些现有的边缘计算定义模型。
1.1.1 边缘计算模型
一种常见的模型是“云-雾-露”模型。由思科创造的“雾计算”旨在在分散的、更接近客户端或用户的边缘设备上提供计算、存储和网络能力。而“露计算”通过整合各种应用场景和设备,推动了去中心化的计算未来。它使得能力在任何情境下对消费者可用,无论是否连接到云或雾计算资源。
另一种模型是近远模型,根据与云数据中心的接近程度来划分边缘。更接近终端用户的计算资源属于远边缘,更接近云数据中心的计算资源属于近边缘。然而,这种模型有时会导致混淆,因为许多事物可以被认为是近边缘或远边缘。
1.1.2 边缘计算的定义
我们将边缘计算定义为: 边缘计算是在数据生成或消费的上下文中的计算。 这个定义捕捉到了边缘计算的一个关键特性:在上下文中进行计算。边缘计算在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