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plotlib设置坐标轴旋转后标签丢失

在使用matplotlib进行可视化时,当设置x轴刻度旋转30度后,发现x轴标签消失。通过添加参数`bbox_inches = 'tight'`,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确保标签显示正常。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如下情况,再x轴还没有添加旋转时

plt.figure()

plt.contourf(X1, Y1, Z3, 6, cmap=plt.cm.Blues)

plt.xlabel('x', fontsize=14)
plt.ylabel('y', fontsize=14, rotation=0)
plt.tick_params(labelsize=12)

plt.savefig("contourf.png", dpi=100)

出来的图像是这样的,x轴标签正常

但再x轴刻度添加30度旋转后

plt.xticks(rotation=30)    # x 轴刻度添加30度旋转

出来的图是这样的,x轴标签不见了...

只需要添加:bbox_inches = 'tight'  即可

plt.savefig("contourf.png", dpi=100, bbox_inches = 'tight')

就OK了

 

 

 

 

<think>我们面临的问题:在使用matplotlib绘制图形时,希望将坐标轴设置为对数形式,但不希望坐标轴标签以科学计数法显示。 解决方案思路: 1. 使用`set_xscale`或`set_yscale`设置坐标轴为对数形式(例如'log')。 2. 默认情况下,对数坐标轴标签可能会以科学计数法显示(例如10的幂次)。我们需要自定义刻度标签的格式。 3.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ScalarFormatter`(标量格式化)来禁用科学计数法,并指定我们想要的格式。但是,对于对数坐标轴matplotlib默认使用`LogFormatter`,所以我们需要使用`LogFormatterSciNotation`或`LogFormatterExponent`,或者自定义一个格式化程序。 然而,我们的目标是不使用科学计数法,而是使用普通的数字(比如1000而不是10^3)。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 使用`LogFormatterExponent(base=10)`,并设置其参数,但默认情况下它也是使用指数形式。 - 另一种方法是自定义一个格式化函数,将指数转换为实际数值的字符串表示,但要注意数值较大时可能会显示很长的字符串。 实际上,我们可以使用`ScalarFormatter`,但是对数坐标轴要求刻度位置是10的幂次,所以我们需要确保只在这些位置显示标签,并且使用标量格式化。然而,对数坐标轴的刻度位置是由`LogLocator`决定的,它会在10的幂次位置放置主刻度,在中间位置放置次刻度(如果我们不想要次刻度标签,可以关闭次刻度标签)。 具体步骤: 1. 设置坐标轴为对数刻度:`ax.set_xscale('log')` 或 `ax.set_yscale('log')` 2. 获取坐标轴当前的格式化程序(对于x轴或y轴),并设置一个自定义的格式化程序。我们可以使用`ScalarFormatter`,并设置其属性以避免科学计数法,同时设置使用数学文本(可选)。 3. 但是,对数坐标轴默认的格式化程序是`LogFormatterSciNotation`(对于10为底),我们需要将其替换为`ScalarFormatter`,并设置合适的参数。 注意:使用`ScalarFormatter`直接应用于对数坐标轴可能会遇到问题,因为对数坐标轴的刻度值范围可能很大(例如从1到1000000),而`ScalarFormatter`默认可能会在数值很大时使用科学计数法。因此,我们需要禁用科学计数法,并允许它显示完整的数字。 我们可以这样做: - 使用`ScalarFormatter`,并调用`set_scientific(False)`来禁用科学计数法。 - 同时,我们可以设置`set_useOffset(False)`来避免使用偏移量(offset)。 但是,对数坐标轴的刻度位置是10的幂次,所以刻度值将是10, 100, 1000, ... 这些值。使用`ScalarFormatter`会将这些值格式化为数字字符串(如1000显示为'1000'),但要注意如果数值很大,字符串可能会很长,因此可能需要调整格式,比如使用逗号分隔(如1,000)或者使用简写(如1k),但这需要自定义。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LogFormatter`并重写其`__call__`方法,但相对复杂。 这里我们采用以下方法: 1. 设置坐标轴为对数刻度。 2. 获取x轴或y轴的axis对象,然后设置其主要的格式化程序为`ScalarFormatter`,并禁用科学计数法。 示例代码: ```python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matplotlib.ticker as ticker # 创建图形和坐标轴 fig, ax = plt.subplots() # 设置x轴为对数坐标轴 ax.set_xscale('log') # 设置y轴为对数坐标轴(如果需要) ax.set_yscale('log') # 获取x轴对象,并设置主刻度格式化程序 xaxis = ax.get_xaxis() yaxis = ax.get_yaxis() # 创建ScalarFormatter对象,并设置不使用科学计数法 formatter = ticker.ScalarFormatter() formatter.set_scientific(False) # 禁用科学计数法 formatter.set_useOffset(False) # 不使用偏移量 # 应用格式化程序到x轴和y轴的主刻度 xaxis.set_major_formatter(formatter) yaxis.set_major_formatter(formatter) # 注意:对于对数坐标轴,次刻度默认是开启的,但次刻度标签默认不显示。如果我们希望也显示次刻度标签,需要另外设置。 # 但通常,我们只希望主刻度有标签,所以这里我们只设置主刻度。 # 生成一些数据 x = [10, 100, 1000, 10000] y = [1, 10, 100, 1000] # 绘制图形 ax.plot(x, y, 'o-') # 显示图形 plt.show() ``` 但是,上述代码可能会出现问题:对数坐标轴的主刻度位置由`LogLocator`决定,这些位置是10的幂次(10,100,1000,...),而`ScalarFormatter`会将这些值格式化为整数。但是,当数值很大时,可能会显示为很长的字符串(如1000000显示为'1000000'),这可能会重叠。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千分位分隔符: ```python formatter = ticker.FuncFormatter(lambda x, pos: format(int(x), ',')) # 但注意,对数坐标轴的刻度值可能是小数?实际上主刻度是整数幂次,所以x是整数。 ``` 或者,我们可以使用`StrMethodFormatter`,例如: ```python formatter = ticker.StrMethodFormatter('{x:.0f}') ``` 但是,如果数值很大,我们可能希望用更简洁的方式(如10^3显示为1k),这需要自定义函数。 根据需求,我们只需要禁用科学计数法,所以使用`ScalarFormatter`并禁用科学计数法即可。如果数值很大,我们可以考虑旋转标签或调整字体大小来避免重叠。 另外,注意:对数坐标轴默认会在每个数量级之间自动放置次刻度(5条),但次刻度标签默认不显示。如果我们设置了次刻度的格式化程序,那么次刻度标签也会显示。但通常我们不需要次刻度标签,所以只设置主刻度。 因此,上述代码中我们只设置了主刻度格式化程序。 但是,有一个潜在问题:对数坐标轴的主刻度位置是10的幂次,但`ScalarFormatter`并不知道这些位置,它只是将数值格式化为字符串。所以,如果坐标轴的范围跨越多个数量级,那么主刻度标签会出现在每个10的幂次位置,并且以整数形式显示。 测试:如果坐标轴范围是1到1000000,那么主刻度位置在1,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这些位置都会显示标签,并且标签为'1','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如果图形宽度不够,这些标签可能会重叠。 解决方案:可以旋转标签,或者只显示部分标签(例如每隔一个数量级显示一个标签),但这样会丢失信息。另一种方法是使用自定义的格式化程序,将大数字转换为更短的字符串(如1k, 1M等)。 下面提供一个自定义格式化函数的例子,用于将大数字转换为带后缀的字符串: ```python def format_func(value, tick_number=None): # 将数值转换为带后缀的字符串 if value >= 1000000: return f'{value/1000000:.0f}M' elif value >= 1000: return f'{value/1000:.0f}k' else: return f'{value:.0f}' # 然后使用 formatter = ticker.FuncFormatter(format_func) ``` 但是,注意:对数坐标轴的刻度值一定是10的整数次幂吗?不一定,但主刻度位置是10的整数次幂。所以,我们的函数可以处理。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使用普通整数显示或带后缀的显示。 因此,最终代码有两种选择: 选择一:使用普通整数显示(禁用科学计数法) ```python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matplotlib.ticker as ticker fig, ax = plt.subplots() ax.set_xscale('log') ax.set_yscale('log') # 创建ScalarFormatter并设置 formatter = ticker.ScalarFormatter() formatter.set_scientific(False) formatter.set_useOffset(False) ax.xaxis.set_major_formatter(formatter) ax.yaxis.set_major_formatter(formatter) # 绘制图形... ``` 选择二:自定义格式化函数(带后缀) ```python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matplotlib.ticker as ticker fig, ax = plt.subplots() ax.set_xscale('log') ax.set_yscale('log') def log_format(x, pos): # 由于对数坐标轴主刻度是10的幂次,x应该是10的整数次幂 if x < 1: # 如果x小于1,我们可能需要处理小数,但这里我们假设x>=1 return str(x) suffixes = {0: '', 3: 'k', 6: 'M', 9: 'B', 12: 'T'} # 计算指数 exp = int(np.log10(x)) # 找到最接近的千的倍数(向下取整) exp_base = (exp // 3) * 3 # 如果exp_base在suffixes的key中,则使用后缀 if exp_base in suffixes: return f'{x / (10**exp_base):g}{suffixes[exp_base]}' else: return f'{x:g}' formatter = ticker.FuncFormatter(log_format) ax.xaxis.set_major_formatter(formatter) ax.yaxis.set_major_formatter(formatter) # 注意:需要导入numpy来计算对数 import numpy as np # 绘制图形... ``` 注意:自定义函数中,我们假设x>=1,并且只处理整数次幂。如果x是小数(如0.1,0.01),则可能需要另外处理。但根据对数坐标轴,主刻度位置也会在0.1,0.01等位置出现,所以我们需要扩展函数以处理小于1的情况。 我们可以这样修改: ```python def log_format(x, pos): if x == 0: return '0' # 计算指数 exp = np.floor(np.log10(x)) # 将x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中的a*10^exp,其中1<=a<10 a = x / (10**exp) # 但我们不想显示科学计数法,而是想用后缀 # 对于小于1的数,我们使用负指数后缀?但通常小于1的数我们可能希望显示为0.1, 0.01等,或者用毫、微等后缀,但这里我们简单处理为小数。 # 我们只处理大数(大于等于1)的情况,小数直接显示 if x < 1: # 对于小数,我们直接显示,但避免显示过多小数位 # 因为x是10的整数次幂,所以可以表示为小数 if exp >= -3: return f'{x:g}' else: # 例如0.001,我们显示10^{-3}? 但题目要求不用科学计数法,所以直接显示数字 # 但太小的数直接显示会很长,所以这里我们考虑用小数形式,但保留一定位数 # 因为x是10的幂次,所以一定是整数次幂,我们可以用分数形式?但这里我们直接显示 return f'{x:.{int(-exp)}f}' # 显示到小数点后|exp|位,但这样可能会显示很多0,而且可能很长 else: suffixes = {0: '', 3: 'k', 6: 'M', 9: 'B', 12: 'T'} exp_base = (int(exp) // 3) * 3 if exp_base in suffixes: return f'{x / (10**exp_base):g}{suffixes[exp_base]}' else: return f'{x:g}' ``` 但是,题目要求是禁用科学计数法,所以对于小数,我们直接显示字符串,但这样可能会很长(例如0.0001)。因此,对于小于1的数,我们可以考虑用小数形式,但只显示有效数字(例如0.0001就显示0.0001)。由于小数部分也是10的幂次,所以显示出来不会有太多小数位(例如0.1,0.01都是有限小数)。 因此,我们可以简化:对于小于1的数,直接显示为浮点数,但用g格式自动去掉多余的0。 修改: ```python def log_format(x, pos): if x < 1: # 使用g格式,可能会自动转换为科学计数法,所以我们需要避免 # 我们使用f格式,但需要知道小数位数 # 由于x是10的负整数次幂,所以小数位数是|exp| if x == 0: return '0' exp = int(np.floor(np.log10(x))) # 小数位数是 -exp # 但是,如果小数位数太多,我们只显示4位小数 # 我们直接转换为字符串,然后去掉多余的0 s = f'{x:.10f}' # 去掉末尾的0 s = s.rstrip('0').rstrip('.') if '.' in s else s return s else: suffixes = {0: '', 3: 'k', 6: 'M', 9: 'B', 12: 'T'} exp = int(np.floor(np.log10(x))) exp_base = (exp // 3) * 3 if exp_base in suffixes: # 将x除以10的exp_base次方,然后保留整数或者小数? # 我们希望是整数,但可能不是整数?因为x是10的整数次幂,所以除以10^exp_base后应该是整数 # 但是,如果exp_base不是exp,那么x/10^exp_base可能不是整数,但这里exp_base<=exp,且是3的倍数,而x是10的整数次幂,所以结果应该是10的整数次幂,因此是整数。 num = x / (10**exp_base) if num.is_integer(): return f'{int(num)}{suffixes[exp_base]}' else: return f'{num}{suffixes[exp_base]}' else: return f'{x:g}' ``` 这个函数变得复杂,而且对于小数部分,如果位数太多(比如0.0000000001)可能会显示很长的字符串,所以需要权衡。 考虑到题目要求是禁用科学计数法,我们可以选择只使用普通整数显示(即第一种方法)对于小数部分,我们同样使用`ScalarFormatter`,它会自动处理小数部分(例如0.1显示为0.1,0.01显示为0.01,等等)。但是,`ScalarFormatter`在处理非常大的数(如1000000)时,会显示为'1000000',而不会用科学计数法。所以,如果我们的数据范围很大,标签可能会很长。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数据范围来决定使用哪种方法。 总结:如果数据范围不是特别大(比如最大值在100000以内),使用第一种方法(`ScalarFormatter`禁用科学计数法)即可。如果数据范围很大,建议使用自定义的格式化函数(带后缀)来缩短标签字符串。 根据用户的问题,他要求禁用科学计数法,所以第一种方法就可以满足,即使数字很长,那也是非科学计数法。如果用户希望避免长字符串,则需要自定义。 我们这里提供两种方法的代码示例,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方法一:使用`ScalarFormatter`(适用于数值范围不是特别大的情况) 方法二:自定义格式化函数(适用于数值范围很大的情况,但需要处理各种情况) 由于问题中没有明确数据范围,我们给出方法一作为主要解决方案,因为它是直接禁用科学计数法的最简单方法。同时,我们给出方法二的示例作为备选。 最后,注意:对数坐标轴通常用于跨越多个数量级的数据,所以数值范围可能很大。因此,方法二可能更实用。但方法一更简单,且满足要求(禁用科学计数法)。 我们选择方法一作为回答,因为问题要求禁用科学计数法,而方法一直接使用完整数字显示,符合要求。 另外,如果用户的数据包含小数(小于1),方法一也能正常显示(如0.1, 0.01等),而不会显示为科学计数法。 因此,我们推荐方法一。 代码示例(方法一):</think>### 在 Matplotlib设置对数坐标轴并禁用科学计数法 要在 Matplotlib设置对数坐标轴并禁用科学计数法显示,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 解决方案步骤: 1. **设置对数坐标轴** 使用 `set_xscale('log')` 或 `set_yscale('log')` 方法设置坐标轴为对数模式。 2. **自定义刻度格式化** 通过 `ScalarFormatter` 禁用科学计数法,并设置 `set_scientific(False)` 和 `set_useOffset(False)`。 3. **优化显示格式** 使用 `FuncFormatter` 或 `StrMethodFormatter` 控制数值显示格式(如添加千分位分隔符)。 #### 完整代码示例: ```python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matplotlib.ticker as ticker import numpy as np # 生成示例数据 x = np.logspace(0, 6, 100) # 10^0 到 10^6 y = x ** 2 # 创建图形 fig, ax = plt.subplots() # 设置对数坐标轴 ax.set_xscale('log') ax.set_yscale('log') # 禁用科学计数法 formatter = ticker.ScalarFormatter() formatter.set_scientific(False) # 禁用科学计数法 formatter.set_useOffset(False) # 禁用偏移量 # 应用格式化程序 ax.xaxis.set_major_formatter(formatter) ax.yaxis.set_major_formatter(formatter) # 可选:添加千分位分隔符(如 1,000) ax.xaxis.set_major_formatter(ticker.StrMethodFormatter('{x:,.0f}')) ax.yaxis.set_major_formatter(ticker.StrMethodFormatter('{x:,.0f}')) # 绘制图形 ax.plot(x, y) ax.set_title("对数坐标轴(禁用科学计数法)") ax.grid(True, which="both", ls="-") plt.show() ``` #### 关键参数说明: 1. **`ScalarFormatter`** - `set_scientific(False)`: 强制禁用科学计数法显示 - `set_useOffset(False)`: 禁用数值偏移(如 1e6 的 +6 偏移) 2. **`StrMethodFormatter`** - `'{x:,.0f}'`: 格式化为整数并添加千分位逗号分隔符 - `'{x:.2f}'`: 保留两位小数(适用于线性坐标) #### 效果对比: - **默认对数坐标**:显示为 $10^0, 10^1, 10^2$... - **禁用科学计数法后**:显示为 1, 10, 100, 1,000, 10,000... #### 注意事项: 1. 对数坐标轴的主刻度位置由 `LogLocator` 自动确定,通常为 10 的幂次 2. 对于极大/极小的数值(如 > $10^6$ 或 < $10^{-6}$),建议保留科学计数法以保证可读性 3. 可通过 `ax.tick_params(axis='both', labelsize=8)` 调整标签字体大小避免重叠 > 此方法通过重写坐标轴格式化程序实现,参考了 Matplotlib坐标轴处理机制[^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