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福尔摩斯的约会(OJ题)附测试用例+输出结果+思路解释

1014 福尔摩斯的约会 
大侦探福尔摩斯接到一张奇怪的字条:我们约会吧! 3485djDkxh4hhGE 2984akDfkkkkggEdsb s&hgsfdk d&Hyscvnm。大侦探很快就明白了,字条上奇怪的乱码实际上就是约会的时间星期四 14:04,因为前面两字符串中
第 1 对相同的大写英文字母(大小写有区分)是第 4 个字母 D,代表星期四;
第 2 对相同的字符是 E ,那是第 5 个英文字母,代表一天里的第 14 个钟头(于是一天的 0 点到 23 点由数字 0 到 9、以及大写字母 A 到 N 表示);
后面两字符串第 1 对相同的英文字母 s 出现在第 4 个位置(从 0 开始计数)上,代表第 4 分钟。现给定两对字符串,请帮助福尔摩斯解码得到约会的时间。


输入格式:
输入在 4 行中分别给出 4 个非空、不包含空格、且长度不超过 60 的字符串。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输出约会的时间,格式为 DAY HH:MM,其中 DAY 是某星期的 3 字符缩写,即 MON 表示星期一,TUE 表示星期二,WED 表示星期三,THU 表示星期四,FRI 表示星期五,SAT 表示星期六,SUN 表示星期日。题目输入保证每个测试存在唯一解。

输入样例:
3485djDkxh4hhGE
2984akDfkkkkggEdsb
s&hgsfdk
d&Hyscvnm

输出样例:
THU 14:04


易错点:

①星期只有七天,所以是A-G,范围不要错写成A-Z;

②小时和分钟宽度都为2,且小于10时为0X;

C代码如下: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
{
    char p[4][61];
    int i, j, tem;
    char ch[2], a, b, str;

    for (i = 0; i < 4; i++)
        gets(p[i]);
    int x = 0, t;
    if (strlen(p[0]) < strlen(p[1]))
        tem = strlen(p[0]);    //存储长度更短的字符串
        else tem = strlen(p[1]);
    
    for (i = 0; i < tem ; i++)   //两次for循环找到需要的字母放到ch[2]数组中
    {
        if (p[0][i] == p[1][i])
            if (p[0][i] >= 'A' && p[0][i] <= 'G')
                {
                  t = i;
                  ch[0] = p[0][i];
                  break;
                }
    }
    for (i = t + 1; i < tem ; i++)
    {
        if (p[0][i] == p[1][i])
            if ((p[0][i] >= 'A' && p[0][i] <= 'N') || \
                p[0][i] >= '0' && p[0][i] <= '9')
                {
                  ch[1] = p[0][i];
                  break;
                }
    }
    if (ch[0] == 'A') printf("MON ");  //列举出字母对应的星期
    if (ch[0] == 'B') printf("TUE ");  //此处应该有更好的方法
    if (ch[0] == 'C') printf("WED ");
    if (ch[0] == 'D') printf("THU ");
    if (ch[0] == 'E') printf("FRI ");
    if (ch[0] == 'F') printf("SAT ");
    if (ch[0] == 'G') printf("SUN ");
    if (ch[1] >= '0' && ch[1] <= '9') printf("%02d:", ch[1] - 48);   //0-9的ASCⅡ减去48得到相应的值
    if (ch[1] <= 'N' && ch[1] >= 'A') printf("%d:", ch[1] - 65 + 10);
  
        
    if (strlen(p[2]) < strlen(p[3])) tem = strlen(p[2]);   //同样用tem存储p[2]和p[3]中长度更短的那个
        else tem = strlen(p[3]);
         for (i = 0; i < tem ; i++)
        {
            if (p[2][i] == p[3][i] && (p[2][i] && (p[3][i] >= 65\
                && p[3][i] <= 90) || (p[3][i] >= 97 && p[3][i] <= 122)))   //这对相同的字母应该是大写A-Z或者小写a-z
                {                                                          //列举出来是防止其他字符或者数字被读取
                    t = i;   //用t来存储i的值
                    break;
                }
        }
    printf("%02d", t);
    return 0;

}

测试样例:

测试一:
3469djDkxh4hhG0 
2974dlDfkkkkgg0dsb 
s&hgfdkiggggs
d&Hycvnmzzzzs

输出:
THU 00:12

测试二:
IcCO2eA
IcCO2eB
cCaseC
cCaseD

输出
WED 02:00


测试三:
6985djEkxh4hhGE 
2984adEfkkkkggEdsb 
s&hgsfdk 
d&Hyscvnm

输出:
FRI 14:04


测试四:
3485djGkxh4hhG2 
2984akGfkkkkgg2dsb 
s&hgsfdk 
d&hyscvnm

输出:
SUN 02:02

测试五:
3485djDkxh4hhG82984akDfkkkkggEdsb
2984akDfkkkkgg8da
s&hgsfdk
d&Hyscvnm

输出:
THU 08:04

感谢阅读!!!

### 负载均衡在在线OJ系统的功能测试用例 为了验证负载均衡在在线判系统中的有效性,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功能测试用例来模拟不同的场景。以下是几个典型的测试用例: #### 测试用例 1:多用户提交同一目 - **描述**: 多名用户在同一时间向服务器提交相同的目代码。 - **目标**: 验证负载均衡器能否合理分配请求到多个后端节点上,从而避免单个节点过载。 - **预期结果**: 所有用户的提交都能被及时处理并返回正确结果。 此测试案例适用于评估负载均衡算法的有效性以及其对高并发情况的支持能力[^1]。 #### 测试用例 2:不同规模的任务分发 - **描述**: 用户提交具有不同复杂度的程序(如简单的加法运算与复杂的矩阵乘法),观察这些任务如何分布至各个计算节点。 - **目标**: 检查负载均衡机制是否能够依据任务的实际需求动态调整资源分配策略。 - **预期结果**: 较重的任务应优先调度给性能更强或者当前较为空闲的服务实例运行;而轻量级作业则可交由其他相对忙碌些但仍有余力承担的小型机器完成。 该类实验有助于发现潜在瓶颈所在之处,并据此优化整个架构的设计思路[^2]。 #### 测试用例 3:服务失效恢复 - **描述**: 故意让某个负责执行评判工作的子系统崩溃退出工作状态,再看剩余部分是否会继续正常运作而不影响整体服务质量。 - **目标**: 确认当某一部分出现问题时,其余组件仍能维持稳定运转的能力。 - **预期结果**: 即使个别单元发生故障停机现象,也不应该造成全局瘫痪局面的发生——即其它健康存活下来的成员依旧有能力接管全部未决事务直至恢复正常为止。 这种类型的试验特别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水平。 #### 测试用例 4:文件存在检测效率 - **描述**: 使用`Filehandler::isexist()`方法频繁查询大量不存在或存在的文件路径。 - **目标**: 探索在这种高频次调用下,是否存在明显的延迟增加或者其他异常行为表现出来。 - **预期结果**: 函数应当保持快速响应速度即使面对非常高的访问频率也不会轻易降质变慢太多以至于拖累整个应用的表现效果。 此类压力状况下的稳定性考量对于任何大型分布式应用程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3]。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class Utilpath { public: static std::string makeexe(const std::string &filename) { return filename + ".exe"; // 假设编译后的可执行文件扩展名为 .exe } }; bool checkFilesExistence(const std::vector<std::string> &filenames) { for (const auto &fname : filenames) { if (!Filehandler::isexist(fname)) { std::cout << fname << " does not exist." << std::endl;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int main() { std::vector<std::string> testFilenames = {"file1", "file2", "nonexistent_file"}; bool allExists = checkFilesExistence(testFilenames); if (allExists) { std::cout << "All files exist!" << std::endl; } else { std::cout << "Some files do NOT exist!" << std::endl; } } ``` 上述C++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批量检查一组文件的存在性,这可用于实际环境中进行大规模的压力测试以检验函数的行为特性。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