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d::shared_ptr之deleter的巧妙应用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C++中的std::shared_ptr特性,通过引用计数追踪并发流程的状态,确保所有流程正确结束。在邮箱大师PC版的搜索功能中,作者详细解释了如何在多线程环境下,使用std::shared_ptr的引用计数来监控并结束所有并发的SearchFlow实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文由作者邹启文授权网易云社区发布。


std::shared_ptr

一次创建,多处共享,通过引用计数控制生命周期。 
实例 
在邮箱大师PC版中,我们在实现搜索时,大致思路是这样的: 
每一个账号都有一个SearchFlow,搜索开始后,所有SearchFlow一起并发搜索, 
当全部SearchFlow通过callback返回后,意味着搜索结束。 
方案: 
搜索前,使用std::set<int64_t> accounts记录那些并发搜索的账号, 
当某个账号搜索完成时,在callback中从accounts移除这个账号, 
那么,当accounts为空时,表示整个搜索过程结束。 
问题,假如搜索过程中,某个账号被删除了,其callback不会返回,那么,怎么保证搜索流程全部结束呢? 
std::shared_ptr在这种情况下就派出了用场,而且非常巧妙。

    std::shared_ptr<void> shared_ref_count((void*)0, [](void*){        // end    });    for(int i = 0; i < 5; i++){        auto callback = base::Bind([shared_ref_count](){});        auto flow = new SearchFlow(callback);        flow->Search(key);    }

别忘了,std::shared_ptr的构造函数中提供了一个Deleter,可以让我们自己来释放对象,而我们就在这里执行搜索结束后的代码。 
SearchFlow在执行结束后销毁,或者当账号被删除后直接销毁,那么,保存在callback(注:callback是SearchFlow的成员变量)中的shared_ref_count也会销毁,其引用计数-1,当所有SearchFlow都销毁(正常或非正常)后,shared_ref_count引用计数为0,此时,Deleter就执行了。 
总结 
std::shared_ptr的引用计数原本是其内部为了控制生命周期使用,但是,在这里我们却巧妙的利用引用计数来追踪“散发出去”Flow的踪迹,间接观察Flow的生命周期,从而实现一个源头分散出去,最终归于一点的解决方案。


更多网易技术、产品、运营经验分享请访问网易云社区

相关文章:
【推荐】 一份 ECMAScript 2015 的代码规范(下)

### C++ `std::unique_ptr` 与 `std::shared_ptr` 的区别及使用场景 #### 1. 概念差异 `std::unique_ptr` 和 `std::shared_ptr` 都是 C++ 标准库提供的智能指针类型,用于管理动态分配的对象。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权模型: - `std::unique_ptr` 实现了独占所有权语义,即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 `std::unique_ptr` 拥有某个对象的控制权[^2]。 - `std::shared_ptr` 实现了共享所有权语义,允许多个 `std::shared_ptr` 实例同时拥有同一个对象,并通过引用计数机制决定何时释放资源[^1]。 #### 2. 内部实现与内存占用 - `std::unique_ptr` 的内部结构相对简单,仅包含一个指向所管理对象的原始指针和一个删除器(默认为 `std::default_delete<T>`)。因此,它的内存占用通常较小,大小等于或接近于普通指针[^2]。 - `std::shared_ptr` 则需要额外维护一个控制块,其中包含引用计数、弱引用计数以及删除器等信息。这使得 `std::shared_ptr` 的内存开销较大,通常是 `std::unique_ptr` 的两倍或更多[^1]。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memory> int main() { std::cout << "Size of unique_ptr: " << sizeof(std::unique_ptr<int>) << " bytes" << std::endl; // 通常为 8 字节 std::cout << "Size of shared_ptr: " << sizeof(std::shared_ptr<int>) << " bytes" << std::endl; // 通常为 16 字节 } ``` #### 3. 使用场景 - **`std::unique_ptr`**: - 当对象的所有权不需要被共享时,应优先使用 `std::unique_ptr`,因为它提供了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内存开销。 - 适用于那些只需要单个所有者并且在生命周期结束时自动释放资源的情况。 - **`std::shared_ptr`**: - 当多个对象或模块需要共享对同一资源的访问权限时,可以选择使用 `std::shared_ptr`。 - 注意避免循环引用问题,可以通过结合使用 `std::weak_ptr` 来解决[^3]。 #### 4. 示例代码 ##### `std::unique_ptr` 示例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memory> struct Resource { void process() { std::cout << "Processing resource..." << std::endl; } ~Resource() { std::cout << "Resource destroyed!" << std::endl; } }; void use_unique_ptr() { std::unique_ptr<Resource> ptr = std::make_unique<Resource>(); ptr->process(); // ptr 在此函数结束时自动销毁 } ``` ##### `std::shared_ptr` 示例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memory> struct SharedResource { void display() { std::cout << "Shared resource displayed." << std::endl; } ~SharedResource() { std::cout << "Shared resource destroyed!" << std::endl; } }; void use_shared_ptr() { std::shared_ptr<SharedResource> ptr1 = std::make_shared<SharedResource>(); ptr1->display(); { std::shared_ptr<SharedResource> ptr2 = ptr1; // 引用计数增加至 2 } // ptr2 超出作用域,引用计数减少至 1 // 当最后一个 shared_ptr 超出作用域时,资源被销毁 } ``` #### 5. 性能与安全性 - `std::unique_ptr` 提供零开销抽象,其操作效率几乎等同于裸指针。 - `std::shared_ptr` 因为涉及引用计数的维护,在多线程环境下可能带来额外的同步开销。然而,现代实现通常采用原子操作来优化这一过程[^1]。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