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总线中MOS管的工作原理

I2C设备想输出0时给NMOS栅极1(导通),想输出1时给栅极0(关断);而总线电平是所有设备行为的叠加结果。默认输出是高电平。

I²C总线的MOS实现原理

1. 物理结构

所有设备的SDA(数据线)和SCL(时钟线)均采用 NMOS + 外部上拉电阻结构。

  • NMOS: 当栅极(G)电压相对于源极(S)电压高于其阈值电压Vth时导通。可以理解为:高电平(1) 有效导通。NMOS擅长将漏极(D)电压下拉到接近源极(S)电压(通常是Vss)。

  • PMOS: 当栅极(G)电压相对于源极(S)电压低于其阈值电压Vth时导通。可以理解为:低电平(0) 有效导通。PMOS擅长将漏极(D)电压上拉到接近源极(S)电压(通常是Vdd)。

2. 关键特性
  • 线与(Wire-AND)逻辑
    任意设备拉低总线(NMOS导通),总线即为0;所有设备释放总线(NMOS关断),总线被Rp上拉为1。

  • 高阻态实现
    NMOS关断时,输出端与GND断开 → 等效高阻态(高阻抗状态),不影响其他设备驱动。

  • 外部上拉电阻(Rp)必要性
    提供逻辑高电平的电流路径,限制上升时间

NMOS栅极控制信号与总线状态的对应关系
设备欲输出逻辑 设备内部给NMOS栅极的信号 NMOS状态 总线实际电平 电流路径
逻辑0 (主动拉低) 高电平 (Vdd) 导通 低电平 (0V) Vdd → Rp → NMOS → GND
逻辑1 (释放总线) 低电平 (0V) 关断 高电平 (Vdd) 无电流 (Rp维持高电平)

✅ 关键结论
当设备需要输出逻辑0时,它向NMOS栅极发送高电平(导通NMOS);需要输出逻辑1时,向栅极发送低电平(关断NMOS)
这是开漏输出(Open-Drain)的核心特性!

工作原理分步解析

1. 设备主动拉低总线(输出逻辑0)
2. 设备释放总线(输出逻辑1)

        

多设备协同下的“线与”逻辑

总线电平的集体决策

        设备1 NMOS栅极信号 ──┐
        设备2 NMOS栅极信号 ──┤
        ...               ├─○─ SDA/SCL
        设备N NMOS栅极信号 ──┘
                          ▲
                          Rp → Vdd

  • 总线为低电平的条件
    任意一个设备输出逻辑0(即其NMOS栅极为高电平 → NMOS导通)。

  • 总线为高电平的条件
    所有设备均输出逻辑1(即所有NMOS栅极为低电平 → NMOS全部关断)。

✨ 这就是“线与”(Wire-AND)逻辑
总线电平 = 设备1输出 AND 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