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虚拟内存管理

虚拟内存管理通过请求调页技术允许程序大于物理内存,利用局部性原理和高速缓存提高效率。文章介绍了请求调页的页表机制、缺页中断机构和地址变换机构,并详细讨论了页面置换算法,包括最佳置换、FIFO、LRU和时钟算法,以及如何避免系统抖动。最后,探讨了帧分配策略,包括固定分配、可变分配全局和局部置换。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虚拟内存管理

目录
1 背景
2 请求调页
3 写时复制
4 页面置换
5 帧分配
6 系统抖动
7 总结

1 背景

上一章讨论了内存管理策略,这些策略的共同目标就是:同时将多个进程保存在内存中,以便允许多道程序。但是这些策略有个要求:在每个进程执行之前应完全处于内存中,也就是说,作业必须一次性全部装入内存。

这会导致两种情况发生:

  • 当作业很大,不能全部被装入内存时,将使该作业无法运行;
  • 当大量作业要求运行时,由于内存不足以容纳所有作业,只能使少数作业先运行,导致多道程序度的下降。

虚拟内存技术允许执行进程不必完全处于内存中,这样,程序可以大于物理内存。

虚拟内存将用户逻辑内存与物理内存分开,现有物理内存有限的情况下,为程序员提供了巨大的虚拟内存。

局部性原理

要真正理解虚拟内存技术的思想,首先必须了解计算机中著名的局部性原理。著名的 Bill Joy (SUN公司CEO)说过:”在研究所的时候,我经常开玩笑地说高速缓存是计算机科学中唯一重要的思想。事实上,髙速缓存技术确实极大地影响了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快表、 页高速缓存以及虚拟内存技术从广义上讲,都是属于高速缓存技术。这个技术所依赖的原理就是局部性原理。局部性原理既适用于程序结构,也适用于数据结构(更远地讲,Dijkstra 著名的关于“goto语句有害”的论文也是出于对程序局部性原理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局部性原理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时间局部性:如果程序中的某条指令一旦执行,不久以后该指令可能再次执行;如果某数据被访问过,不久以后该数据可能再次被访问。产生时间局部性的典型原因,是由于在程序中存在着大量的循环操作。

  • 空间局部性:一旦程序访问了某个存储单元,在不久之后,其附近的存储单元也将被访问,即程序在一段时间内所访问的地址,可能集中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是因为指令通常是顺序存放、顺序执行的,数据也一般是以向量、数组、表等形式簇聚存储的。

    时间局部性是通过将近来使用的指令和数据保存到高速缓存存储器中,并使用高速缓存的层次结构实现。空间局部性通常是使用较大的高速缓存,并将预取机制集成到高速缓存控制逻辑中实现。虚拟内存技术实际上就是建立了 “内存一外存”的两级存储器的结构,利用局部性原理实现髙速缓存。

虚拟内存的实现

虚拟内存的实现方式有很多,主要有以下 3 种:

  • 请求分页存储管理。
  • 请求分段存储管理。
  • 请求段页式存储管理。

不管哪种方式,都需要有一定的硬件支持。一般需要的支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定容量的内存和外存。
  • 页表机制(或段表机制),作为主要的数据结构。
  • 中断机构,当用户程序要访问的部分尚未调入内存,则产生中断。
  • 地址变换机构,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

本章以请求调页为例来讨论虚拟内存

2 请求调页

请求调页系统是建立在基本分页系统基础上的,在请求分页系统中,只要求将当前需要的一部分页面装入内存,便可以启动作业运行。在作业执行过程中,当所要访问的页面不在内存时,再通过调页功能将其调入,同时还可以通过置换功能将暂时不用的页面换出到外存上,以便腾出内存空间。

为了实现请求分页,系统必须提供一定的硬件支持。除了需要一定容量的内存及外存的计算机系统,还需要有页表机制、缺页中断机构和地址变换机构。

页表机制
请求分页系统的页表机制不同于基本分页系统,请求分页系统在一个作业运行之前不要求全部一次性调入内存,因此在作业的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要访问的页面不在内存的情况,如何发现和处理这种情况是请求分页系统必须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为此,在请求页表项中增加了四个字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增加的四个字段说明如下:

  • 状态位P:用于指示该页是否已调入内存,供程序访问时参考。
  • 访问字段A:用于记录本页在一段时间内被访问的次数,或记录本页最近己有多长时间未被访问,供置换算法换出页面时参考。
  • 修改位M:标识该页在调入内存后是否被修改过。
  • 外存地址:用于指出该页在外存上的地址,通常是物理块号,供调入该页时参考。

缺页中断机构
在请求分页系统中,每当所要访问的页面不在内存时,便产生一个缺页中断,请求操作系统将所缺的页调入内存。此时应将缺页的进程阻塞(调页完成唤醒),如果内存中有空闲块,则分配一个块,将要调入的页装入该块,并修改页表中相应页表项,若此时内存中没有空闲块,则要淘汰某页(若被淘汰页在内存期间被修改过,则要将其写回外存)。

缺页中断作为中断同样要经历,诸如保护CPU环境、分析中断原因、转入缺页中断处理程序、恢复CPU环境等几个步骤。但与一般的中断相比,它有以下两个明显的区别:
在指令执行期间产生和处理中断信号,而非一条指令执行完后,属于内部中断。
一条指令在执行期间,可能产生多次缺页中断。

处理缺页错误的程序:

  1. 检查这个进程的内部表,以确定该引用是有效还是无效的内存访问。
  2. 如果引用无效,终止进程。如果引用有效但尚未调入页面,那么现在就调入。
  3. 找到哦一个空闲帧。
  4. 调度磁盘操作,以将所需页面读到刚分配的帧。
  5. 磁盘读取完成时,修改进程的内部表和页表,以指示该页现在处于内存中。
  6. 重新启动被陷阱中断的指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写时复制

系统调用fork() 创建了父进程的一个复制,以作为子进程。传统上,子进程复制父进程的页面。考虑到许多子进程创建之后立刻调用exex(),所以父进程的地址空间的复制没有必要。

采用写时复制,子进程和父进程最初来共享页面来工作,这些共享页面标记为写时复制。
意味着,任何一个进程写入这个共享页面时,那么就创建这个页面的副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页面置换算法

实现请求调页,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帧分配算法页面置换算法

帧分配算法:多个进程都在内存中,要决定为每个进程分配多少帧。
页面置换算法:需要页面置换时,决定把哪个帧置换出去。

进程运行时,若其访问的页面不在内存而需将其调入,但内存已无空闲空间时,就需要从内存中调出一页程序或数据,送入磁盘的对换区。

选择调出页面的算法就称为页面置换算法。好的页面置换算法应有较低的页面更换频率,也就是说,应将以后不会再访问或者以后较长时间内不会再访问的页面先调出。

常见的置换算法有以下四种。
(1)最佳置换算法
最佳(Optimal, OPT)置换算法所选择的被淘汰页面将是以后永不使用的,或者是在最长时间内不再被访问的页面,这样可以保证获得最低的缺页率。但由于人们目前无法预知进程在内存下的若千页面中哪个是未来最长时间内不再被访问的,因而该算法无法实现。

最佳置换算法可以用来评价其他算法。假定系统为某进程分配了三个物理块,并考虑有以下页面号引用串:
7, 0, 1, 2, 0, 3, 0, 4, 2, 3, 0, 3, 2, 1, 2, 0, 1, 7, 0, 1

进程运行时,先将7, 0, 1三个页面依次装入内存。进程要访问页面2时,产生缺页中断,根据最佳置换算法,选择第18次访问才需调入的页面7予以淘汰。然后,访问页面0时,因为已在内存中所以不必产生缺页中断。访问页面3时又会根据最佳置换算法将页面1淘汰……依此类推,如图3-2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釆用最佳置换算法时的情况。

可以看到,发生缺页中断的次数为9,页面置换的次数为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FIFO页面置换算法
优先淘汰最早进入内存的页面,亦即在内存中驻留时间最久的页面。该算法实现简单,只需把调入内存的页面根据先后次序链接成队列,设置一个指针总指向最早的页面。但该算法与进程实际运行时的规律不适应,因为在进程中,有的页面经常被访问。

这里仍用上面的实例,釆用FIFO算法进行页面置换。进程访问页面2时,把最早进入内存的页面7换出。然后访问页面3时,再把2, 0, 1中最先进入内存的页换出。由图可以看出,利用FIFO算法时进行了 12次页面置换,比最佳置换算法正好多一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IFO算法还会产生当所分配的物理块数增大而页故障数不减反增的异常现象,这是由 Belady于1969年发现,故称为Belady异常,如图所示。只有FIFO算法可能出现Belady 异常,而LRU和OPT算法永远不会出现Belady异常。

(3)LRU页面置换算法
选择最近最长时间未访问过的页面予以淘汰,它认为过去一段时间内未访问过的页面,在最近的将来可能也不会被访问。该算法为每个页面设置一个访问字段,来记录页面自上次被访问以来所经历的时间,淘汰页面时选择现有页面中值最大的予以淘汰。

再对上面的实例釆用LRU算法进行页面置换,如图所示。进程第一次对页面2访问时,将最近最久未被访问的页面7置换出去。然后访问页面3时,将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1换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5次置换的情况与最佳置换算法相同,但两种算法并无必然联系。实际上,LRU算法根据各页以前的情况,是“向前看”的,而最佳置换算法则根据各页以后的使用情况,是“向后看”的。

LRU性能较好,但需要寄存器和栈的硬件支持。LRU是堆栈类的算法。理论上可以证明,堆栈类算法不可能出现Belady异常。FIFO算法基于队列实现,不是堆栈类算法。

(4)时钟页面置换算法
LRU算法的性能接近于OPT,但是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且开销大;FIFO算法实现简单,但性能差。所以操作系统的设计者尝试了很多算法,试图用比较小的开销接近LRU的性能,这类算法都是CLOCK算法的变体。

简单的CLOCK算法是给每一帧关联一个附加位,称为使用位。当某一页首次装入主存时,该帧的使用位设置为1;当该页随后再被访问到时,它的使用位也被置为1。对于页替换算法,用于替换的候选帧集合看做一个循环缓冲区,并且有一个指针与之相关联。当某一页被替换时,该指针被设置成指向缓冲区中的下一帧。当需要替换一页时,操作系统扫描缓冲区,以查找使用位被置为0的一帧。每当遇到一个使用位为1的帧时,操作系统就将该位重新置为0;如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缓冲区中所有帧的使用位均为0,则选择遇到的第一个帧替换;如果所有帧的使用位均为1,则指针在缓冲区中完整地循环一周,把所有使用位都置为0,并且停留在最初的位置上,替换该帧中的页。由于该算法循环地检查各页面的情况,故称为CLOCK算法,又称为最近未用(Not Recently Used, NRU)算法。

5 帧分配

对于分页式的虚拟内存,在准备执行时,不需要也不可能把一个进程的所有页都读取到主存,因此,操作系统必须决定读取多少页。也就是说,给特定的进程分配多大的主存空间,这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 分配给一个进程的存储量越小,在任何时候驻留在主存中的进程数就越多,从而可以提高处理机的时间利用效率。
  • 如果一个进程在主存中的页数过少,尽管有局部性原理,页错误率仍然会相对较高。
  • 如果页数过多,由于局部性原理,给特定的进程分配更多的主存空间对该进程的错误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基于这些因素,现代操作系统通常釆用三种策略:

  • 固定分配局部置换。它为每个进程分配一定数目的物理块,在整个运行期间都不改变。若进程在运行中发生缺页,则只能从该进程在内存中的页面中选出一页换出,然后再调入需要的页面。实现这种策略难以确定为每个进程应分配的物理块数目:太少会频繁出现缺页中断,太多又会使CPU和其他资源利用率下降。

  • 可变分配全局置换。这是最易于实现的物理块分配和置换策略,为系统中的每个进程分配一定数目的物理块,操作系统自身也保持一个空闲物理块队列。当某进程发生缺页时,系统从空闲物理块队列中取出一个物理块分配给该进程,并将欲调入的页装入其中。

  • 可变分配局部置换。它为每个进程分配一定数目的物理块,当某进程发生缺页时,只允许从该进程在内存的页面中选出一页换出,这样就不会影响其他进程的运行。如果进程在运行中频繁地缺页,系统再为该进程分配若干物理块,直至该进程缺页率趋于适当程度; 反之,若进程在运行中缺页率特别低,则可适当减少分配给该进程的物理块。

6 系统抖动

在页面置换过程中的一种最糟糕的情形是,刚刚换出的页面马上又要换入主存,刚刚换入的页面马上就要换出主存,这种频繁的页面调度行为称为抖动,或颠簸。如果一个进程在换页上用的时间多于执行时间,那么这个进程就在颠簸。

频繁的发生缺页中断(抖动),其主要原因是某个进程频繁访问的页面数目高于可用的物理页帧数目。虚拟内存技术可以在内存中保留更多的进程以提髙系统效率。在稳定状态,几乎主存的所有空间都被进程块占据,处理机和操作系统可以直接访问到尽可能多的进程。但如果管理不当,处理机的大部分时间都将用于交换块,即请求调入页面的操作,而不是执行进程的指令,这就会大大降低系统效率。

工作集(驻留集)
工作集(或驻留集)是指在某段时间间隔内,进程要访问的页面集合。经常被使用的页面需要在工作集中,而长期不被使用的页面要从工作集中被丢弃。为了防止系统出现抖动现象,需要选择合适的工作集大小。

工作集模型的原理是:让操作系统跟踪每个进程的工作集,并为进程分配大于其工作集的物理块。如果还有空闲物理块,则可以再调一个进程到内存以增加多道程序数。如果所有工作集之和增加以至于超过了可用物理块的总数,那么操作系统会暂停一个进程,将其页面调出并且将其物理块分配给其他进程,防止出现抖动现象。

正确选择工作集的大小,对存储器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的提嵩,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7 总结

本章大体上讨论了虚拟内存相关的内容,
主要包括概念,
以请求页面为例,最重要的算法是页面置换算法和帧同步算法。
还有页面抖动。

参考:http://c.biancheng.net/cpp/html/2614.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