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从“码头”出发,认识集装箱宇宙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酷炫的太空码头管理员,你的任务不是装卸货物,而是调度和管理着无数个名为“容器”的标准化太空集装箱。每个集装箱里都打包好了一个完整的应用运行环境:代码、运行时、系统工具、库——一应俱全,确保它在任何支持Docker的“星球”(主机)上都能完美运行。
而你要想获得这些神奇的集装箱,不需要亲自去建造,只需要一句咒语:docker pull
。这条命令就是通往Docker镜像仓库这个“中央宇宙宝库”的星际穿梭机。今天,我们就来把这句咒语掰开了、揉碎了,彻底整明白!
第一章:镜像拉取前的“星际坐标”解析——镜像名与标签(Tag)
想要精准地获取你想要的集装箱,你必须先学会看懂它的“星际坐标”,即镜像的名称(name)和标签(tag)。
- 镜像名 (Image Name): 它的完整格式通常是
[仓库地址]/[命名空间]/[镜像名]:[标签]
。
-
- 仓库地址 (Registry): 默认为Docker官方的公共仓库
docker.io
,所以我们平时拉取官方镜像时经常省略。国内用户为了加速,常使用阿里云、腾讯云等镜像仓库。例如registry.cn-hangzhou.aliyuncs.com/library/ubuntu
。 - 命名空间 (Namespace): 通常是用户名或组织名,用于区分不同用户或组织的镜像。官方镜像的命名空间是
library
,这个也可以省略。所以docker pull ubuntu
等价于docker pull docker.io/library/ubuntu
。
- 仓库地址 (Registry): 默认为Docker官方的公共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