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与加密技术前沿探索
1. 主动蠕虫传播的疫苗博弈
在对等网络中,为了缓解主动蠕虫的传播,我们进行了相关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不能仅仅依赖基于流行度的模仿策略,尤其是当初始接种的对等节点数量相对于对等网络规模较小时。当对等节点在计算收益时考虑邻居的影响,然后决定是否接种疫苗或保持不安全状态,这会根据疫苗接种成本和对等节点的收益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此模型是为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开发的,有望也适用于如 Chord 和 Pastry 等互连的结构化对等网络。
2. Tangle 中父节点的选择问题
2.1 Tangle 数据结构概述
Tangle 是一种主要用于存储 IOTA 加密货币交易的数据结构,与比特币的区块链结构有相似之处,但在 Tangle 中,一个区块仅包含一笔交易,且每个区块有两个父节点。这种分布式数据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高度依赖于选择新块父节点的算法。
2.2 现有父节点选择算法问题
目前的父节点选择算法存在不安全、不稳定或性能低下等问题。现有算法主要包括:
- 统一提示选择算法(Uniform TSA) :每个父节点是从所有提示(未确认的站点)中均匀随机选择的。
-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算法(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 :通过随机游走选择每个父节点。从给定站点(如创世站点)开始,游走者从一个站点移动到子站点,直到到达一个提示。在每个站点,使用一个依赖于站点累积权重的转移函数。在站点 v 中,移动到子站点 u 的概率为:
[p_{v,u} = \frac{\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