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AUTOSAR应用层是AUTOSAR架构中最顶层的抽象,它包含与RTE(运行时环境)通信的应用软件组件。这些组件实现了汽车系统的具体功能,例如引擎控制、制动系统、安全功能等。应用层通过RTE与基础软件和其他应用组件进行通信,从而实现系统级别的功能和服务
二、应用层组成
在AUTOSAR应用层中,软件组件(Software Component)SWC 是核心,它们可以是原子软件组件(Atomic SWC)或组合软件组件(CompositionSWC)。其中,组合软件组件(部件)可以包含若干原子组件或软件组件。
应用层由一个一个的ASWC或者CSWC组成!
三、ASWC的类型(Atomic SWC)
四、SWC的组成
主要包含:数据类型(Data Type)、 端口接口(interfport)、端口(port)
4.1 数据类型:AUTOSAR 一共定义了三种数据类型
1)应用数据类型(Application Date Type,ADT):
是指在SWC设计阶段被抽象提出来的数据类型,是供给给底层使用的,仅为一种功能定义,并不能生成实际的代码。
可创建 bool 数值 字符 数据 结构体 字符串等类型
2)现实数据类型(Implementation Data Type,IDT)
是代码级别的数据类型,是ADT的具体实现,他需要引用基础数据类型(Base Type)
与ADT一样,可以创建非常灵活的多维数组和结构体等。
最后会在代码中生成。
3)基础数据类型(Base Type):基础数据由平台决定。
注意:
4.2端口(Port):概念连接点
端口是依附于SWC上的概念,如配置工具配置完SWC后,需要配置这个SWC的接口Port。
Port是SWC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接口,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那么既然是进行数据交互,酒席要有对应的三种端口。
对应有:供型端口(P_Port)、需型端口(R_Port)、需供接口

4.3 端口接口 (Port Interface):包含传递信息静态结构
Port主要提供了作为AUTOSAR概念的连接点的功能,而具体传递的是什么属性的信息,则由Port Interface进行细节的定义。Port Interface可以理解为一个包含传递信息静态结构,定义传递信息的细节。
端口接口的类型:
4.3.1 SR接口(Sender Receiver Interface)发送者-接收者接口
通过dataelement来定义传输数据的每个部分,定义了异步信息分发,允许通过虚拟功能总线进行更加面向数据的信息交换。
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
通过全局变量的形式,若在SWC1与SWC2之间配置了一个SR 接口,则SWC1中会有一个函数Rte_Write(),里面会对一个全局变量进行赋值,而另外一边的SWC2中也会有一个Rte_Write()函数,来读取这个全局变量,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数据交互。
4.3.2 CS接口 (Client-Server Interface,C/S)客户端-服务器接口
之间定义数据传输的dataelement。通过定义Operation集合来进行传输数据的定义,但是AUTOSAR规定,同一个Operation不能同时存在于不同的CS接口中。
Operation还包括ArgumentDataPrototype,这里可以定义参数方向,IN代表需要输入参数,OUT代表操作会有返回值。CS接口不允许一个客户端对应多个服务端。
Operation还可以定义PossibleError(Application Error),这样在RTE中会生成对应的宏定义,来作为调用CS接口中操作的返回值、信息,errorCode阈值区。
通信方式: n:1 多对一
五、设计SWC
5.1内部行为包括:
5.2 RTE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