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测——普通接口阶段性加压测试

本文探讨了服务器在突发流量与持续压力下的不同表现,强调了阶段性测试的重要性。通过使用JMeter的ConcurrencyThreadGroup插件进行压力测试,及部署ServerAgent监控服务器资源,实现了对服务器持续服务能力的准确评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理论说明

为什么要阶段性测试
我理解的两方面原因

  1. 服务器解决突发流量能力和解决持续压力不是同一个问题,就像突发事件下(假设并发为100万)微博都可能挂,但是如果长期并发在100万 那微博肯定会有对应的策略,而我们要压的是服务器的一个持续服务能力
  2. 从阶段性压力测试最后的服务器资源报告中我们能有一个对比,比如刚开始是10% 后面逐步提高到20%-30% 逐步上升,如果是突然的一个流量,就很难区分是压测之前就使用了60%的CPU 还是测试后才提高到60%

实践

  1. 安装Jmeter的阶段性测试插件 Concurrency Thread Group
    1. plugins manager搜索Concurrency Thread Group 安装,重启安装
    2. 创建阶段性测试线程(以前都是创建线程组,现在改为另外一个)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参数配置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部署服务器监控软件 ServerAgent
    这个软件的下载可以到 http://www.liangchan.net/liangchan/9872.html 免积分下载
    启动startAgent.bat 或者 startAgent.
    添加结果监听器组件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服务器监控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服务器监控结果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特别注意

linux环境部署startAgent后, 本地Jmeter连不上 连telnet 都不通 报
ERROR k.a.j.p.PerfMonCollector: Perfmon plugin error: java.net.ConnectException: Connection timed out: connect
用下面的命令启动

./startAgent.sh --udp-port 0 --tcp-port 4443

为什么呢 ?找了很久才发现下面这个: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hink>嗯,用户想找关于稳定性测试测试用例或实践方案。首先,我需要回顾之前的引用内容,看看有没有相关的信息。引用1里提到了性能测试案例,其中8.3节是稳定性测试,特别是8.3.1的混合业务流程稳定性测试。这可能是一个关键点。另外,引用2中提到的测试用例设计,分为正向、负面和边界测试,还有自动化测试脚本的应用,这些都可能和稳定性相关。引用3中的测试策略实施部分提到了准备测试环境、数据,编写测试用例和执行测试,这些都是稳定性测试的步骤。 用户可能需要具体的示例,比如测试用例的模板或者步骤。根据引用1的8.3.1,混合业务流程稳定性测试需要长时间运行高负载,监系统指标。所以测试用例应该包括测试目标、场景设计、执行步骤和预期结果。同时,用户可能想知道如何设计这些场景,比如并发用户数、持续时间、业务比例等。 另外,实践方案部分需要考虑测试环境、工具选择、监控指标和风险分析。引用3提到了测试环境和数据准备,所以需要详细说明这些部分。工具方面,常用的有JMeter、LoadRunner,这些在引用2和3中都有提到。监控指标包括服务器资源、应用性能和业务成功率,这些在引用1的测试案例部分也有涉及。 可能用户还想知道如何分析结果,比如如何判断系统是否稳定,是否需要优化。根据引用1的风险分析部分,可能需要关注内存泄漏、资源竞争等问题。同时,引用2中的回归测试和自动化脚本可以帮助在稳定性测试后快速验证修复效果。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列出测试用例示例和实践方案,并引用相关的引用内容。比如在测试用例部分,可以引用引用1的8.3.1,在实践方案中引用引用3的测试策略。同时,生成的相关问题要围绕稳定性的扩展,比如设计方法、结果分析、工具对比等,这样用户能进一步深入。</think>### 稳定性测试实践方案及测试用例示例 根据引用[1]中“8.3 稳定性测试”的框架,结合引用[2][^2]和[3][^3]的测试设计方法论,稳定性需覆盖**长时间高负载下的系统行为验证**。以下是具体实施方案和用例示例: --- #### 一、测试用例示例(以电商系统为例) 1. **测试目标** - 验证系统在持续高负载(如CPU使用率≥70%)下运行24小时,响应时间波动≤20%[^1] - 监内存泄漏、线程阻塞等潜在问题 2. **测试场景设计** - **场景类型**:混合业务流(订单创建+支付+查询) - **负载参数**: - 并发用户数:500(阶梯递增至1000) - 持续时间:24小时 - 业务比例:订单创建40%、支付30%、查询30% 3. **测试执行步骤** ``` 1. 初始化测试数据(如10万级商品库存、用户账号)[^3] 2. 使用JMeter模拟混合业务流程,设置阶梯加压策略 3. 监控服务器资源(CPU/内存/磁盘IO/网络带宽) 4. 记录错误率、TPS、平均响应时间 5. 检查日志中异常堆栈及数据库连接池状态 ``` 4. **预期结果** - 业务成功率≥99.9% - 无内存泄漏(内存使用曲线平稳) - 数据库连接池无耗尽现象 --- #### 二、实践方案设计要点 1. **测试环境要求** - 与生产环境1:1复刻(硬件配置、网络拓扑、中间件版本)[^1] - 使用影子表隔离测试数据,避免污染生产库 2. **工具链选择** - 工具:JMeter/Gatling/LoadRunner - 监控工具:Prometheus+Grafana(基础设施)、APM工具(应用层) - 日志分析:ELK Stack 3. **关键监控指标** | 层级 | 监控项 | 阈值 | |------------|----------------------------|-------------------| | 服务器 | CPU使用率 | ≤85%(持续10分钟)| | 应用 | JVM Full GC频率 | ≤1次/小时 | | 数据库 | 慢查询比例 | ≤0.1% | | 业务 | 支付超时率 | ≤0.5% | 4. **风险应对策略** - **内存泄漏**:通过Heap Dump分析对象引用链[^2] - **数据库瓶颈**:优化慢查询,增加读写分离节点 - **服务雪崩**:启用熔断降级策略(如Sentinel) --- #### 三、引用关联说明 - 测试场景设计参考了引用[1]中“8.3.1 混合业务流程稳定性测试”框架[^1] -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融合了引用[2]提出的正向/负面/边界测试分类[^2] - 环境搭建要求符合引用[3]中“测试条件一致性”原则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