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设计流程中,如果需要全局调整设计稿的颜色、间距或文字样式等细节,设计师通常需要在多个组件和页面间手动修改,这不仅耗时费力,还容易出错。特别是在处理暗黑模式切换、品牌换色或多语言适配等需求时,工作量更是成倍增加。
为了解决这些重复劳动的问题,设计系统引入了“变量”。如果你还不熟悉变量系统及其与样式的区别,或者不确定如何开始使用它,本文将以主流设计协作工具Pixso为例,详细介绍从基础概念到实际操作的全过程。
一、变量系统是什么?
在设计系统中,变量是一种可被多次调用的设计属性容器,它可以将颜色、尺寸、文本内容等属性抽象成一个易于管理和复用的“设计元件”,实现灵活的样式控制和一键替换功能。
简单来说,样式就像一块固定颜色的拼图,而变量则像是可以根据不同主题自动调整颜色的智能拼图。变量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能相互嵌套组合,构建出更灵活的样式系统。通过将颜色、尺寸等基本设计元素转化为可控的变量,设计师可以在不局限于单个组件的情况下,进行全局统一调整。
在Pixso中,变量的定义和使用逻辑非常直观,设计师可以轻松地将变量绑定到图层属性上,并通过创建不同的“变量模式”来适应各种场景,如深/浅色模式切换、多端设备适配、全球化多语言适配等。
二、变量系统的作用
变量系统的加入,使得设计系统从静态样式集合升级为智能可调系统,显著提升了组件的复用率并降低了维护成本。以下是它的两大核心优势:
-
提升组件复用率 在涉及多品牌或多主题的项目中,设计师经常需要为每个主题分别建立一套完整的视觉规范。通过变量系统,设计师只需在变量面板中调整一次颜色或数值,所有引用该变量的组件都会自动同步更新,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一致性。
-
提高维护效率 对于大型UI设计系统,手动维护多个主题和样式可能导致版本错乱或样式不一致。通过变量系统,设计师只需建立一套统一的组件库,并通过变量模式区分不同主题。每次产品迭代时,只需更新变量值,整个系统即可自动同步变更,简化了维护流程,减少了错误。
三、变量应用实战案例
以APP设计中的明亮模式和暗黑模式切换为例,具体演示Pixso变量系统的应用过程:
1. 创建变量 在未选中任何元素的情况下,在右侧面板选择“本地变量”,点击创建变量并选择“颜色变量”。完成后设置变量名称和参数,并对页面中打算做暗色处理的元素依次创建相应的变量。
2. 添加变量模式 在变量页面右上角点击加号,添加新的变量模式列,分别命名为明色和暗色。将暗色模式下的参数一一对应设置为对应的色值。
3. 绑定变量 在画布中选中要变换颜色的元素,点击填充色按钮后选择变量Tab,展示所有已设置的变量,并绑定相应的变量。
4. 切换变量模式 所有变量绑定完毕后,选中整个页面,在右侧面板中展开颜色变量集,选择暗色模式,即可成功切换为暗色模式。
通过上述步骤,你可以轻松实现明暗模式的切换。当应用于整个页面时,多个元素可以同时引用同一个变量,并通过变量嵌套实现源头变量变更后的自动同步更新,使切换更加高效省力。
写在最后
从概念介绍到实际操作,变量系统的优势显而易见。它不仅是样式管理的升级,更是一种适用于大型协作项目、跨平台设计和全链路交付的高效解决方案。通过本案例的学习,相信你已经体会到变量系统在组件复用与维护效率上的巨大潜力。未来在实际使用中,你会发现更多变量系统的精彩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