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复习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本文深入探讨无线传感网络(WSN)的定义、组成、特点及应用,介绍WSN节点结构,协议栈构成,发展历程,面临的挑战,以及WSN/ZigBee技术细节,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无线传感网络知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无线传感网络概述

定义:无线传感网络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成本很低、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形成的一种多跳自组织的网络系统。

目的:协作的感知、采集、处理网络覆盖范围内感知对象的信息,并且发送给观察者或者用户。

组成: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网关节点、基站

特点:

大规模且具有自适应性、无中心和组织、网络动态性强、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性

二、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

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能量供应模块

特点:传感器节点体积小,能量有限、传感器节点计算和存储能力有限、通信能力有限、可靠性

三、无线传感网络协议栈

协议栈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还包括能量管理平台、移动管理平台、任务管理平台

四、发展历史

起源于美军

我国1999年正式启动

五、挑战

基础理论、实现技术两个层面

低能耗、实时性、低成本、安全和抗干扰、协作、灵活、自适应、跨层设计

六、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领域

军事应用、智能农业与环境监测、医疗健康、紧急和临时场合

七、WSN/ZigBee技术

ZigBee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

是最低功耗和成本的技术

协议栈:应用层、应用汇聚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物理层采用直接扩频技术

ZigBee网络层三种拓扑结构:星型、网状型、簇树形。星型最常见。

网状可以很可靠,簇树形结合了两者优点

交换数据的设备:协调器、路由器、终端设备

协调器用于初始化一个网络。

特点:数据传输率低、有效范围小、工作频段灵活、省电、可靠、成本低、时延短、网络容量大、安全。

功能简化型设备、功能完备型设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