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产品设计层出不穷,但是一个产品设计在未实际推向市场前,要如何评估其优劣好坏呢?难道仅仅只能通过BOSS的个人喜好,或者产品大牛们的“经验”来进行评估吗?
产品推出之后,必然会迎来功能调整或者是操作优化等目的的新版本迭代。我们又要如何界定,新版本中的“优化”是否有效是否恰当呢?
由于现在大多数公司对于产品设计的好坏,大都是由“BOSS”或者“专家”来进行评估,所以一个产品的设计好坏很难得到一个客观的评价。
类图(Like Graph)模型的目的,就是将产品设计通过图论的思想,转化为一个可量化评估的模型。然产品设计可以得到更加客观的评价界定,而非“个人喜好”或者“个人经验”而定。
不废话直接进入主题,接下来将描述如何构建类图模型。
首先进行三个假设
1、所有的用户操作都会降低用户体验,用户最佳的体验便是直接获得目的。
2、用户的收益与产品体验成正比,收益越高用户体验越好。
3、用户在使用某产品前,都会有一个预期收益。
由以上三项假设进行抽象获知,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将会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达到目的获得收益。将此过程转化为图论进行分析。
以“大象放入冰箱”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