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程领域,代理模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设计模式,它的主要思想就是通过引入一个中介来控制对象的访问。而在Java的世界里,我们通常会遇到两种代理模式,也就是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静态代理。静态代理是编译期就已经确定了代理关系的,它需要为每一个被代理的类,提前编写好一个代理类。代理类与被代理类实现同样的接口,然后在代理类中维护一个对被代理对象的引用,从而可以操作被代理对象,增加额外的功能。
举个例子,假如你开了一家商店,卖各种各样的商品。为了节省自己的时间,你决定雇佣一个店员来为你售卖商品。这样你就可以专注于采购商品,其他的事情全部交给店员来处理。在这个例子中,店员就是一个代理,客户并不直接与你接触,而是通过店员完成购买。也就是说,店员控制了客户对你的访问。
这就是静态代理,然而,静态代理也有它的缺点。这种方式需要为每一个被代理的类都手动创建一个代理类,当被代理的类很多时,这无疑是一项繁琐的工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动态代理就应运而生了。动态代理并不需要为每个被代理的类单独写一个代理类,代理类是在运行期间动态生成的。Java内置了动态代理的支持,也就是java.lang.reflect.Proxy类。在创建动态代理对象时,我们需要提供一个调用处理器(InvocationHandler),在调用处理器中,我们可以定制对被代理方法的修饰逻辑。
那么,什么是AOP编程呢?
AOP是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的缩写,也就是面向切面编程。它是一种编程范式,其核心思想是把业务处理流程中的一些公共的部分抽取出来,形成一个切面(Aspect)。然后再在业务处理逻辑需要的地方自动注入这些公共部分。
AOP是Spring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Spring中提供了丰富的AOP实施方式,而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基于动态代理的AOP实现。那么,动态代理与AOP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其实,从广义上来说,动态代理就是AOP的实现方式之一,AOP的功能就是通过预编译方式和运行期间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