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第五步:记录所有开设此专业的的院校,并进一步筛选淘汰不想去的招生人数少的,以及参考科目比较偏没有学习接触过的
第一步:确定想考的专业,以及专硕学硕的问题
1.尽早确定自己想考的专业,这样才能尽早的知道自己考试的范围科目,到底考几和课程编码——尽早准备
2.学硕难度大于专硕,但是学硕相对较好,在近几年随着国家大力提倡技术型人才,现在相差不是很大
第二步:确定想去的地方,学校层次等
1.985、211、双一流、一本、四非院校
2.到底是好学校相对冷门或者较差的专业呢,还是去一些没有名校歧视的学校,还是去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好考的名校,招生人数多的学校
3.可以去学校招生网或者研招网等网站查看考试科目,可能会有推荐看的书或者真题
第三步:查询第四次学科评估的结果
1.网上的排名有很多,比如校友会等等具体参考
第四步:去研招网根据报考的专业查询所有开设此专业的院校
1.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各个阶层选择几个学校,找几个考试范围相差不是很大的,方便复习准备
2.然后更具自己在各个阶段的测试学习情况,再选择学校
3.切记在考试前三个月必须明确自己的学校
第五步:记录所有开设此专业的的院校,并进一步筛选淘汰不想去的招生人数少的,以及参考科目比较偏没有学习接触过的
1.招生人数少的说明考上有一定难度
2.科目比较偏不大众,如果去学习找资料很少
3.资料可以去各大网站,去淘宝啊,去找学长学姐等多个渠道获得
补充
1.很少公开,甚至不公开历年录取名单的,这个学校很可能不太透明,招生人数比较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文科学校的理工类专业,或者理工类的文科专业
2.一定要弄清楚录取人数,在这其中还包含保研的人数,除开之外,还有多少名额
3.有一些学校会留录取人数一半或者更多的名额给985或211的学生,名额看似很多其实很少,一定要去了解清楚有没有很在乎看本科学校的
4.还要去了解初试笔试占比多少
5.自主命题学校的考试题目,一般是这个学院的系主任或者教授命题,多去了解他们,看他们的文献书籍等等
6.可以提前联系导师,让他记住你,说明自己很想跟他,希望能够有预留名额
7.复试时,一定要注意自己言语的情商(比如某个导师说我这里人数有限,希望你跟某某老师等,在这种情况别一口回绝)等诸如此类
8.研究生导师一定要选好,了解导师
9.报名一定要早,每个学校考试点名额是有限的,别一拖再拖,不然你连去你想去院校考试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谈考上录取
10.调剂的压力很大,可能几十个人抢一两个名额
11.有一些学校出成绩很晚,到时会影响你的心情或者调剂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