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FS文件系统
liuyun2113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ZFS文件系统(3)
文件VDEVS根据前文所述,我们也可以将一个文件创建为一个存储池,当然,这样做其实没有任何意义,仅仅只能用做测试目的,而不能用于存储生产数据。使用文件的最好方式就是在沙箱中运行,在那里你可以测试那么没有实际实施的生产数据获得压缩比,以及重复删除数据表的大小,或者其他的东西。当创建一个文件VDEVS时,你不可以使用相对路径,只能使用绝对路径,而且文件必须是预先分配好了的,不能是稀疏文件或精简置备翻译 2013-08-14 10:16:11 · 1374 阅读 · 0 评论 -
ZFS文件系统(2)
下面的例子我们将一起使用4个8GB磁盘驱动器/dev/sde. /dev/sdf. /dev/sdg. /dev/sdh, 请跟随我的步伐,战斗吧。一个简单的存储池我们一起来用上面的四个磁盘驱动器创建我们的第一个zfs存储池,名字叫做“tank“命令如下# zpool create tank sde sdf sdg sdh这样,我就已经使用了四个虚拟设备(VDEVS),注意翻译 2013-08-14 09:39:24 · 1327 阅读 · 0 评论 -
ZFS文件系统(5) -- 标准的奇偶校验RAID
标准的奇偶校验RAID要理解RAIDZ,那么就得首先理解那些基本的RAID,比如RAID-5和RAID-6,让我们来看看RAID-5的布局,你至少需要3个磁盘来实现,在其中的2个磁盘上,数据的条带化的,奇偶校验位Dp = D1 Xor D2 得到,然后将Dp校验位写入磁盘,这样,可以通过计算,恢复原来的数据。此外,并没有单独的将一个盘用来存储RAID校验,而是分布在各个系统中,因此,当之中的任翻译 2013-08-14 15:11:17 · 2949 阅读 · 0 评论 -
ZFS文件系统(6) -- 自我恢复RAID
自我恢复RAID 这个给了我一个简单而又强大的理由,让我立马为之折服,ZFS可以自动的检测发生的错误,而且,可以自我修复这些错误。假设有一个时刻,磁盘阵列中的数据是错误的,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应用程序去访问这一块数据时,ZFS会像上一篇介绍的一样通过构建每一块数据,并且通过SHA-256方式校验每一块数据的校验位,如果发现数据读条带数据不能匹配校验,那么就会认为是发生了数据损坏翻译 2013-08-14 16:49:17 · 6951 阅读 · 0 评论 -
ZFS文件系统(7) -- ZIL
术语 在我们开始之前,我们需要获取一些知识的方式大概是一些让人混乱的论坛,博客,邮件列表或者一般常规性的讨论。尽管我知道我自己要做什么,他们还是会是我感到很混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ZIL 所有需要存储的数据,都需要被记录下来,然后再通过事务组刷人到磁盘,日记日志文件系统,看起来和EXT3、EXT4很类似,通常存储在磁盘的盘片上,由一个ZIL头牵引这一个ZIL列表记录翻译 2013-08-15 14:35:59 · 3039 阅读 · 0 评论 -
ZFS文件系统(8) -- SLOG
添加一个SLOG 有些磁盘不存在以磁盘一致的方式重新启动Linux内核,因此,有时候引导磁盘可能是/dev/sda,而下一次可能就是/dev/sdb了,对于主存储池,这倒不是什么问题,因为ZFS可以基于元数据重建VDEVS,但是对于L2ARC和SLOG这些没有元数据存在的设备,难道还是要通过/dev/sdx的方式来添加?或许下一次启动,你就不能确定那一次才是需要配置为SLOG的设备,翻译 2013-08-15 15:51:34 · 5696 阅读 · 0 评论 -
ZFS 文件系统 ( 9 ) -- ARC 可调替换缓存
第四章 可调替换缓存(ARC)传统缓存 在Linux或者其他的操作系统中采用的缓存机制一般是所谓的最近最少使用的缓存算法(LRU)。LRU的工作原理就是当一个程序获取数据块时,他们也会被丢进缓存,缓存就是越积越多,这时候由于缓存采用的是先进先出的算法,那么那些老一些的数据会被踢出缓存,就算他使用非常的频繁,你可以把他想象成一条传送带,块被放进高速缓存最近使用的部分,越来越多的数翻译 2013-10-14 15:09:22 · 5303 阅读 · 0 评论